賈冰磊 李寧
摘 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法律權威源自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公民自覺性對于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國家應加大依法治國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力度、完善社會誠信體系和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公民自身應該努力提高參與依法治國的自覺性,通過這些方面來提高公民參與依法治國的自覺性。
關鍵詞:公民自覺性;依法治國;地位;作用
中圖分類號:D92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26-0129-01
作者簡介:賈冰磊(1988-),男,河北邯鄲人,河北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一、公民自覺性和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
公民自覺性是指公民自覺地、自愿地參加某種社會或國家的活動,其外在表現為積極、熱情,內在表現為職責、責任等等。公民自覺性是公民對自己行為能力的評價與個人利益心理相結合并最終由責權意識所激發形成的,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能、責、權、利的統一。依法治國的公民自覺性包括維護法律尊嚴精神、主張權利的意識、對義務的自覺履行。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二、公民自覺性在依法治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這是由我國的國體和政體決定的。中國人民在依法治國中的主體地位,同中國共產黨在依法治國中的領導地位一樣,都是由我國憲法確定的,并且是內在統一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公民自覺性在依法治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實施依法治國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公民自覺性在依法治國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由于人民擁有國家主權,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根本性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決定了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承認所有的社會成員主體資格平等、社會地位平等,所有的社會成員都屬于人民的范疇,都是國家的主人。第三,法來自人民、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國家治理所依據的法,并非來自人民之外的某個機構、組織的命令、強制,而是源自人民自己的意志。以上三點就決定了人民在依法治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說明在實行依法治國中,公民自覺性的重要地位。
人民群眾是推動依法治國的力量源泉,如果沒有人民群眾,那么依法治國將無從著手,也就毫無意義。這就需要公民的自覺性,如果公民自覺參加依法治國的活動和履行依法治國的相關義務,那么勢必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依法治國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利于我們社會主義的法治進程,有利于實現我們中國人夢寐以求的中國夢。如果公民不自覺,不履行依法治國的義務,那么依法治國只是徒勞,這樣會對依法治國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不利于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三、如何提高公民自覺性來推進依法治國?
(一)國家應加大依法治國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力度
政府有關宣傳部門應該大力宣傳公民積極參與依法治國的重要性,通過網絡、貼海報等形式講述積極參與依法治國的好處,使公民積極參與依法治國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以此來提高公民參與依法治國的自覺性。政府還應經常組織一些依法治國方面的活動,比如依法治國方面的講座,讓公民親身參與到其中,為公民解決依法治國方面的疑惑,讓公民明白積極參與依法治國是自己的一種責任。學校也應該加大對學生依法治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它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不隨便吐痰、不隨便扔垃圾這些禮儀,還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有什么法律上的權力和義務,讓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通過這些途徑增加公民的自覺性,讓我們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更好的實施。
(二)完善社會誠信體系和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通過社會信用信息系統,不斷完善公民守法的記錄,進而形成完整的、可查的信用檔案,并基于此構建守法誠信獎勵機制和不守法懲罰機制,使尊法、守法成為全民的一種自覺,在全社會形成守法光榮、不守法可恥的氛圍。與之相適應,還要逐步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規制度,注重信用信息的記錄、發布和應用,加快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為構建守法誠信獎勵機制和違法失信懲罰機制提供制度保障、信息資源和物質條件,真正使公民從聽得懂的良法和看得見的公正中獲得對守法的內心遵從,從而為法治中國建設奠定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依法治國的社會輿論是眾人對依法治國這一問題公開表達的一致意見。大眾傳播是形成社會輿論的一種重要方式,它在反應、形成和引導社會輿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大眾傳媒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在依法治國的社會輿論中的形成和引導作用,形成良好的依法治國的社會輿論,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
(三)公民自身應該努力提高參與依法治國的自覺性
公民要做依法治國的積極推動者;要做法律權威的堅定維護者;要做法治精神的踐行者。公民應該通過多種渠道,比如電視、書籍、網絡等途徑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識和意識,認識到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提高公民自身參與依法治國的自覺性,使自己成為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用自己的切身行動來參與到依法治國的過程中,以此來影響我們整個社會的公民自覺性。
[ 參 考 文 獻 ]
[1]劉海燕.淺論公民意識與依法治國[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