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
【摘 要】信息化時代在公路主路上設置不停車檢測和監控設施,通過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統和車輛動態監控系統,使超限檢測站實時掌握超限車輛載重數據、實時畫面和車輛行至時間位置,以此實現非現場化超限執法,并可實現信息共享,綜合執法。闡述了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的內涵和主要危害及其產生原因,分析了公路超限超載監測站的工作,在此基礎上給出了加強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管理;措施
1 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的內涵
公路的超限超載運輸管理主要指超過了公路以及公路上的橋梁、 隧道等限載、限高、限寬、限長等相關標準的行駛行為。主要指公路上進行行駛的各類機動車輛在貨物裝載時,沒有嚴格按照路政管理部門規定進行裝載而超出的情況。當運輸車輛進行超限超載運輸時,會給造成路面嚴重受損,縮減公路使用壽命,擾亂運輸市場秩序,引發道路交通事故,導致公路規費流失,嚴重威脅公路安全等,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生命安全都會帶來嚴重影響。因此,要想保證公路的暢通無阻,加強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管理是勢在必行的重要的行政執 法內容。可以說,公路的路政管理作為公路外部行政管理的重要事項,可以通過建立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現代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優勢,組建基礎數據庫,開展數據基礎信息的統計分析,從而更好地為各級部門數據交流提供服務,保證數據報表的精準性,真正讓路政管理與決策踏上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2 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的主要危害
2.1 造成路面嚴重受損
通常而言,超限超載運輸會給公路的路面造成嚴重受損,從而使路面使用周期縮短,增大公路的修護成本費用,使公路的基本效能無法有效發揮,公路的舒適性較差。
2.2 縮減公路使用壽命
超限超載的運輸相當于掠奪性地在使用公路,會快速加劇公路的破壞程度,使公路達不到預期使用壽命在公路路面使用壽命的影響因素當中,車輛軸載質量最為關鍵,并且因超限超載而造成的路面損壞是成幾何級數倍增的,所以對使用壽命的影響極重。
2.3 擾亂運輸市場秩序
由于超限超載運輸,嚴重破壞了運輸市場正常經濟秩序。其一方面嚴重損害運輸經營業主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也打亂了正常的運輸經營秩序,從而給社會正常經濟秩序也帶來影響。
2.4 引發道路交通事故
由于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眾多,且進行長期的超負荷運轉,因此運輸車輛的制動系統、操作系統等都會受到損害,其安全性能降低,容易引發各類交通安全事故,給人員和財產安全帶來損害。
2.5 導致公路規費流失
通常情況下養路費和通行費都是根據貨車噸位數大小進行收取的。如果養路費和通行費不進行改變的情況下,超限超載能夠有效降低車輛的運輸成本,而規費的大量流失就會影響到國家對于公路建設的投入力度。
2.6 嚴重威脅公路安全
許多超限超載車輛都會通過加裝鋼板彈簧等措施,來增大軸載量從而增加車輛的運貨總量,這就嚴重超出公路的設計荷載標準規定,造成公路路面陷入、橋梁涵洞拱圈開裂現象和橋墩變形問題等問題。
3 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的產生原因
3.1 經濟利益驅使
部分汽車修配廠或者改裝廠,甚至部分汽車制造企業,出于迎合市場需求的目的,無論自身行為合法與否,唯利是圖,長期大量從事車輛非法改裝工作,從而為眾多車輛的超限超載“服務”。
3.2 部門管理混亂
因運輸管理部門較多,造成“治超”工作相對混亂,很多時候都有協調不順暢、相互推誘扯皮等問題,給治理超限越載工作帶來難度。而一些車輛的車主或者貨主則利用這一機會非法進行超限超載運輸。
3.3 投機取巧心理
部分社會人員喜歡和執法人員打時間差,錯過治超的時間使超限超載運輸車輛順利通過一些檢查,甚至出現有“車托”、“探子”等職業性的引導人員,由他們帶領車輛通過,并派出專門的人員跟蹤治超行動以及指揮超限的情況。
3.4 運輸總量不足
通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運輸車輛越來越多,然而貨運總量卻明顯不足,要達到搶占市場的目的,各運輸業主不得不通過不正當競爭想辦法降低運輸成本,另外運輸收費項目也較多,導致運輸業主壓力較大。
3.5 現有政策不嚴
目前的養路費和通行費仍然執行根據車輛核載噸位進行征收的標準,而超限越載卻可以名正言順地漏繳規費,從而使運輸成本降低,經濟利益增加,這也導致了車輛車主喜歡超限超載。
3.6 惡性競爭激烈
從我國當前情況來看,運輸市場的惡性競爭非常激烈,運輸體系運轉不正常,如果不超限超載運輸,就無法與同行業者競爭,造成許多車輛只能通過這種方法加強與同行業者的競爭。
4 加強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管理的策略
4.1 落實責任目標
作為行政執法部門應該落實責任目標,加強責任管理考核工作,規范執法行為,防止“三亂”現象,杜絕“以罰代卸,只罰不卸”問題的發生。
4.2 強化長效管理
將治理超限超載運輸作為一項長效管理工作來抓,上下聯動,認真查處。構建現代化的路政管理網絡,利用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等,加強沿線重要道口特殊路段的監管工作,堵截非法超限超載車輛,真正讓其無機可乘嚴格管理。
4.3 加強綜合治理
治理超限超載要聯合統一行動,確保治理工作取得實效。如此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治超成本,整合執法資源。
4.4 建立治超網絡
應利用現代化高科技手段,通過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等開展治理工作。通過治超網絡可以實現社會執法資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好執法資源,避免資源的浪費,達到信息共享,確保治理工作形成長效機制。
4.5 注重源頭管理
根據檢查站查獲的超限超載情況分析,大都為長途運輸車輛,大部分執行罰款為主,卸載分載為輔的方法,所以相關部門應加大運輸源頭管理的力度。
4.6 完善制度措施
相關部門應加強運輸市場的宏觀調控,做好規范管理,控制生產環節,完善相關制度。
5 信息化下公路超限超載檢測站的工作
(1)高速預檢功能:動態稱重系統能在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情況下,自動檢測所有通過車輛的軸重、總重、車型、軸數、速度等各種信息,并根據國家規定的標準,自動判斷車輛是否超載,并通過車牌識別功能自動識別車輛牌照,用于幫助執法員識別、指揮超載車輛。還可用于對倒査超載車輛的取證。對合格的車輛直接放行,有超載嫌疑的車輛通過車輛引導顯示屏導車輛進行低速復檢。
(2)低速復檢功能:低速復檢是對高速預檢出有超載嫌疑的車輛進行復檢,系統通過稱臺、車輛分離器、車牌識別設備,自動采集車輛的總重、車型、軸數等各種信息,并對車牌拍照取證。根據國家規定的標準,系統自動判斷車輛是否超載,對于合格的車輛直接放行,對超載的車輛進行處罰。
(3)超限檢測:用于測量車輛的長寬高。根據國家規定的標準,系統自動判斷車輛是否超限,對于合格的車輛直接放行,對超限的車輛進行處罰。
(4)音視頻監控:在公路超限超載檢測站的執法室、檢測道、卸貨場地、道路出入口等位置安裝攝像機,實現本地存儲,提供市級機構遠程調閱,同時提供語音通道,可以與市局指揮中心進行語音對講。
(5)道路智能監測:利用高速預檢車道安裝的抓拍攝像機和車牌識別系統對道路運行車輛的構成、流量分布,進行常年不斷的自動記錄,比較精確地掌握需進站檢測貨車信息。
6 結論
總之,公路的超限超載運輸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果不加強治理,會給全社會帶來嚴重的損害,因此要將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長期任務落實抓好,通過各種措施,保證公路的安全暢通運行。
【參考文獻】
[1]趙衛平.超載超限運輸車輛對公路的損壞及防治對策[J].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04.
[2]蔣在文.道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的機理與對策[D].長安大學,2010,4.
[責任編輯: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