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美
摘 要:數字圖書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具有傳統圖書館不可比擬的優點。圖書館是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并迅速成為信息時代圖書館的主要發展方向。該文介紹了數字圖書館的概念和特點,分析了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意義,探索了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方法,并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實踐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圖書館 數字化 探索 實踐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6(c)-0180-02
圖書館是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也是保存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飛速普及,傳統圖書館的形式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數字圖書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具有傳統圖書館不可比擬的優點,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的轉化已是大勢所趨。對于世界各國來說,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具有現實而又深遠的意義,它承載著一個國家知識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是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礎設施。與傳統圖書館相比,數字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大方向,在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影響深遠,因此,只有大力發展數字圖書館,才能提升圖書館的文化地位,推動圖書館的現代化發展,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才能提升我國的信息強國地位和文化軟實力,推動我國文化的傳承、道德的進步和民族復興的進程。
1 數字圖書館的概念與特點
1.1 數字圖書館的概念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飛速普及,傳統圖書館的形式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的轉化已是必然趨勢。一般將數字圖書館定義為:具有豐富內容的多種媒體的數字化信息,具有網絡環境下多種電子技術工具和服務手段,能為讀者提供高效、方便的數字化信息服務機構。
1.2 數字圖書館的特點
一般而言,數字圖書館具有以下特點。
1.2.1 館藏數字化
也就是說,各種媒體信息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加工和存儲成數字化信息資源,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子文獻,以便計算機進行識別和存儲,這樣知識信息載體就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
1.2.2 傳遞網絡化
也就是數字化信息可以利用網絡通訊技術進行傳遞,用戶可以調整跨庫訪問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這樣知識信息資源就得到了更大范圍地流通和利用;
1.2.3 資源共享化
如前所述,數字化信息通過網絡化手段進行傳遞,這樣便打破了地理空間的界限,使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通過網絡聯合和聚集,使信息服務進行交流融通,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對所有信息系統進行交互式訪問,信息資源就會流向需要它的用戶,而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如此便實現了信息資源的最大范圍地交流和共享。
1.3 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關系
一方面,數字圖書館是對傳統圖書館的繼承和發展,它以傳統圖書館的知識資源為前提,涵括了傳統圖書館的館藏精華,同時依賴信息技術,提高了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手段、服務質量以及服務信息的廣度和深度,因而是現代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與傳統圖書館相比,數字圖書館又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圖書借閱方便快捷;圖書借閱、讀者交流充分且隨時隨地;圖書復本量無限;數字圖書價格實惠,性價比高等等。
1.3.1 圖書借閱方便快捷
數字圖書館沒有場所的限制,只要有一臺連接互聯網的電腦,讀者在家中或辦公室就可以登錄數字圖書館查詢所需要的文獻和信息,不再需要像傳統圖書館一樣親自上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只需要坐在電腦前用鼠標點擊就可以完成一系列操作。與傳統紙質圖書相比,數字圖書的查找也更為便利,現代化的檢索技術可以讓讀者更為快速地檢索所需要的圖書。此外,與傳統圖書相比,數字化圖書不需要上架、修補等,可以方便快捷地為用戶所借閱。因此,數字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且更為人性化的服務。
1.3.2 圖書借閱、讀者交流充分且隨時隨地
讀者能夠隨時隨地地借閱圖書、共享信息資源,且可以借閱到許多以前不能被借閱的珍本、善本等珍貴圖書,讀者借閱數字化圖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以隨時充分地交流讀書心得,向他人推薦好書。
1.3.3 圖書復本量無限
與紙質文獻不同,電子文獻的載體是存儲介質,在版權允許范圍內可以無限復制,多人可以同時使用同一文獻而不存在資源不足的問題,也不存在傳統文獻“拒借”的問題。
1.3.4 電子圖書價格實惠,性價比高
與傳統紙質圖書較為昂貴的價格相比,電子圖書價格較低,有的甚至免費,可以無限重復利用且不會破損,性價比高。
2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意義
2.1 提升圖書館的文化地位
重藏輕用是傳統圖書館長期以來的一大弊端,這直接導致的后果是服務手段和服務質量差,難以滿足讀者的需求,幾乎借書還書就是圖書館的所有工作。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將給傳統圖書館帶來革命性的變革,它將一改傳統圖書館的單純紙質文獻館藏、手工操作、被動服務、簡單的服務內容和單一的服務手段,實現數字化文獻館藏、人工智能化操作、網絡式應答以及知識性、多樣性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手段,以現代化的優質而高效的服務吸引讀者,不但提高了圖書館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地位。
2.2 推動圖書館的現代化發展
傳統圖書館要實現數字化轉變,就要走現代化發展道路,引進現代化的設備和技術手段,為讀者提供包括網上檢索、瀏覽、咨詢、館際互借、專題研討等在內的現代化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因此,傳統圖書館走數字化的新型圖書館發展道路,可以推動圖書館的現代化發展。
2.3 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
永久保存人類文化遺產是傳統圖書館的重要使命,因而傳統圖書館具有自己的資源優勢,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它的落后性與局限性也日益顯現,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信息知識的需求。而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數字圖書館可以憑借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的優勢,向人們提供信息資源的傳遞和共享,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
3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探索
3.1 立足現有資源,優化館藏布局
圖書館管理人員要摒棄以往“重藏輕用”的陳舊觀念,重視“虛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虛擬資源與實體資源的并重。電子書、電子雜志、音像制品等虛擬資源,與書籍和報刊雜志等實體資源相比具有占地小、存量大、不易損壞和交互性強等優點,應當受到圖書館建設者的重視、吸納和推廣。事實上,實體資源與虛擬資源并不是“有我無你”的關系,相反,它們之間是相互促進和配合的。比如欣賞完一本原著后與再欣賞根據它改編的電影,就會有更為深刻的感受和體驗。因而圖書館建設者要努力提高實體資源與虛擬資源的關聯性和交互性。融入數字化技術之后,圖書館的館藏布局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3.2 改善硬件設施,整合數字資源
將圖書館大量異構系統的資源進行數字化的重組和整合,是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國內外的實踐表明,要實現數字資源整合,就要不斷擴充整合對象,豐富整合方法,還要在支持用戶利用信息提煉知識,解決問題,構建符合用戶需要的服務機制上下功夫。數字資源整合的問題不同,所采用的技術手段也不同。一般而言,數字資源的整合包括數據整合和功能整合。數據整合就是要通過統一的界面和集成的模式對異構的外部數據源整合,從而實現數據管理系統的統一;功能整合就是要用同構功能來處理不同應用系統所封裝的數據。當然,數字資源的整合是復雜而多樣的,因而需要采取包括數據描述、知識組織、計算機技術在內的綜合性的整合手段。
3.3 改進技術手段,優化數據服務
圖書館要加大投入,改進技術手段,優化數據服務,尤其是數據搜索服務,建立起精準、高效的館內搜索引擎,不斷對其性能進行優化,并配備充足的查詢機器,方便讀者準確而便捷地查詢到館藏資源的位置和儲備狀況,減少讀者在搜索資源上所花費的時間。除此之外,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圖書館可以立足讀者需求,結合實際情況,建立與讀者的雙向互動關系,聘請導讀員引導讀者進行有意識、有方向、有重點的閱讀,滿足讀者所需。只有明確讀者需求,才能對癥下藥,不斷優化數據服務。
3.4 引進專業人才,強化人力建設
專業人才的引進和人力資源的建設關系到圖書館的長遠發展。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需要計算機技術人才、檔案專業人才以及具備知識產權知識的人才,只有讓他們各司其職才能共同構筑起信息化的管理格局。從圖書的采購到知識資源的錄入、整理、共享等環節,都離不開數字化技術和專業人才的支持。以圖書采購為例,了解讀者的知識需求很重要,如果只是一味地以流行度、專業度等為標準去采購圖書的話,有可能使采購來的圖書被束之高閣而使投資效益嚴重降低,因此,采購人員的專業性很重要,專業的采購人員會讓讀者參與到采購中來,他們會通過網絡問卷調查、意見征集單等形式,再結合自己的專業判斷來采購圖書,這樣才會方向清晰,任務明確。因而,圖書館建設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數字化技術以及駕馭這些技術的專業人才,只有把強化人才建設作為根本,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才能不斷騰飛。
4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實踐分析
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是一項耗資巨大的項目,不同的圖書館可能因為不同的目的而進行數字化建設,但數字化建設的目標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尋求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和數字產品應用的范圍最廣泛化、時間最持久化。因此,這就要求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實踐中,對數字產品和生產機制進行規范化和標準化,確保數字化生產、數字資源管理和傳播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圖書館數字化建設要求規范化和標準化,其作用在于一下幾方面。
(1)互操作。用戶對數字資源的訪問不因數字化項目的不同而受到限制,用戶可以通過統一的標準實現對數字資源的跨項目無縫訪問;
(2)開放存取。通用的格式和開放的標準可以讓更多的人訪問數字資源,不同語言的用戶和殘障人士也可以較為方便地使用;
(3)保存。這樣可以保證數字資源能夠長期利用,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4)安全。有利于保護數字資源的知識產權和個人信息,保證數字資源的完整和準確。
5 結語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不僅會為圖書館帶來新的變革,也會為文化傳播打開新的大門。數字圖書館不但能夠提升圖書館的文化地位,還能夠推動圖書館的現代化發展,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地探索,包括立足現有資源,優化館藏布局;改善硬件設施,整合數字資源;改進技術手段,優化數據服務;還要立足實踐,對數字產品和生產機制進行規范化和標準化,確保數字化生產、數字資源管理和傳播的一致性和兼容性,以尋求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和數字產品應用范圍的最廣泛化、時間最持久化。有理由相信,數字圖書館不僅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也必將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引領文化大發展的先鋒。
參考文獻
[1] 黎菊.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創新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7):115-116.
[2] 呼群.論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人才培養[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22-124.
[3] 宋荻.公共圖書館數字化信息服務規范問題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