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
摘 要:當下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迅猛,公司間的商業活動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而在對外公司的商業合同中屢屢出現的英語錯誤,既導致了合同條款內容的模棱兩可,又在一些細節層面上,更給中外公司之間正常的商業運作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本文就如何應對公司商業合同中英語翻譯的錯誤而展開論述。
關鍵詞:英文;英語翻譯;商業合同
一、前言
世界經濟的一體化發展速度正在逐漸加快,在對外貿易的連接上,我國正努力扮演一個重要的崛起者,逐年增強與國際間的聯系,與此同時,中國與國家間的商業運作也更加頻繁化和多樣化。在公司的商業合同中,有關于貿易、投資、運輸等項目的用語被統稱為商務性英語。隨著公司之間的國際性聯絡愈加緊密,商業合同中出現英語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這就使得正確地翻譯公司商業合同中的英語顯得尤其重要。但是,在這個對外貿易簽訂商業合同的必經之路上,仍然有很多公司沒有能夠很好地對其商業合同中的英語進行正確的翻譯,從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風險和損失。
二、公司商業合同中英語翻譯的重要性以及存在價值
在如今這個世界經濟全面發展的大背景下,處處都蘊藏著商業契機,同時也對人才有了更新的定義,對知識的融會貫通也被提到了一個更高的臺階上,單純的科目性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社會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的時代下只有加快適應生存環境的速度才是唯一的辦法。
在國際貿易工作崗位上工作的人,隨著時代的需要正變得越來越緊俏,或者說是越來越吃香,因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被這群人牢牢盯緊著,他們不放過一絲一毫賺錢的機會,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往這項職業,對賺取外匯時刻充滿動力和熱情。可是,就算是一切準備事項就緒,雙方在簽訂商業合同的時候還是會發現信息上的不對稱而導致的交流障礙,這種阻礙合同簽約的客觀因素。
一個恰到好處的英語合同翻譯工作者可以為公司作出很大的貢獻,這種貢獻不是那種能夠立即表露在外的經濟層面上的價值意義,而是自身公司與合作公司之間的信用默契程度。因為對于外國公司而言,尤其是那些發展完善的國際性大公司,他們的發展對象中除了要考察對方公司的硬性指標,還要關注對方公司在歷屆合作中的成功率,以至于自身親自嘗試合作后,會得出直觀全面的公司評價,這種評價的背后就是由公司的軟件做后盾,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合同簽訂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而這絕對少不了一個合格的英語翻譯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這樣無形中的貢獻能夠造就公司與另一合作公司之間的默契,更加能夠提升一個公司的內在軟件實力。在如今這些擁有英語專業背景的人士看來,公司商業合同中英語翻譯對于詞匯的精準性和語氣基調的延展性都要求甚高,雖然他們自身的英語功底不淺,但是一些常見的翻譯錯誤依舊是時常困擾他們的“心病”。擁有靈活的英語翻譯技巧和扎實的翻譯能力是每個對外貿易公司熱切追求的不二選擇。
三、商業合同產生的英語錯誤原因探索
1.翻譯者的專業知識結構不同
有很多商業合同的英語翻譯工作者,對合同的英語翻譯出現過或大或小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幾乎都由于缺乏先天的知識基礎,繼而導致了在對商業合同進行英語翻譯的時候顯得捉襟見肘。因為商業合同中的英語翻譯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它需要翻譯工作者擁有厚實的英語基礎做鋪墊,能夠對詞匯意思和句段排列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和理解,甚至是對英語詞匯的多種搭配方案都弄得清清楚楚。如果從事公司商業合同英語翻譯的工作者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做后盾,在處理英語翻譯過程中的細枝末節時就難免出錯誤。要順利進行商業合同英語翻譯工作,一方面是翻譯工作者要有英語的專業背景,而另一方面是需要翻譯工作者接受過一定的專業基礎培訓,強化英語翻譯工作者在經濟以及法律理論的知識,這一點往往被很多翻譯工作者無意識地忽略了,自認為商業合同的英語翻譯也就不過是英語翻譯的一種形式而已,事實上,商業合同中的法律條文和基礎經濟知識在一般性的英語專業知識中很少涉及,就算有所涉獵,也不過是片面而粗淺的點到為止,舉一個常見的英語翻譯錯誤,翻譯“出口退稅政策”時,有些人會。要兼顧英語背景和經濟法律知識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顧此失彼的后果則是在無形中增加公司的對外貿易運作風險。
2.翻譯者的自身經歷影響
每個翻譯者作為人的獨立個體,都有著與眾不同的自身成長經歷,有自幼長大的學習經歷,也有出身社會的就業經歷,但無論是什么樣子的經歷都會對其今后的人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從這個方面看起來好像是對商業合同中的英語翻譯工作沒有什么影響,但是客觀來說,這種經歷帶來的輻射效應會延續到人的很多個方面,如果一個翻譯工作者從小生活在一個相對閉塞的內陸地區,受到的傳統觀念就會比較濃厚深遠,以至于在英語翻譯過程中,會情不自禁地對一些詞匯的理解和運用相對保守。在西方社會和美國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相對開放和熱烈,社會對人民也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對自由的渴望導致了國家和人民都不拘一格,倡導人性的徹底釋放,所以,對于翻譯的理解和詞匯的運用就很靈活和多樣。
3.因詞義多樣化而混淆意義
公司的商業合同,一般而言,都具有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顯著特點。合同中的任何條款細節和文字修飾都是按照公司的需求嚴格部署的,沒有任何累贅。很多的翻譯都沒有基于原文,這就造成了一個最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曲解文義,這可以直接導致公司的商業合同破綻重重,對公司的經濟利益造成了不小的威脅。曲解原文不是因為翻譯者沒有正確運用詞匯導致的,而是翻譯者對于詞匯的意義層次感拿捏不到位,造成了翻譯出來的結果不能完整準確,有誤導閱讀的嫌疑,尤其是對于公司的商業合同而言,詞義的模棱兩可可能會成為制約兩家公司合作的絆腳石。在英語的詞匯意義中,很多詞匯都不單單是純粹的既定意義,比如green這個單詞,就不是單單的綠色那么簡單,在完整的詞語解釋中,它還有幼稚的意思在里面,這不是一個常用的概念,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混淆,或者讓人產生歧義,對于公司商業合同的制定來說,無疑是一種顯而易見的漏洞。
四、公司商業合同中英文翻譯錯誤的應對策略
1.盡量還原合同原文的真實性
在一個商業合同英語翻譯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于直觀全面地將合同中的內容用英語呈現在另一張紙上,“不夸大、不捏造、不篡改原文”可以說是英語翻譯的核心思想了。對于翻譯這個過程而言,要做到忠于原文就必須對現有文字進行充分地閱讀和徹頭徹尾地理解吸收,只有對已有的內容有了一個全方位地掌握,才有可能在接下來的翻譯過程中,對原文的思想感情以及語氣基調,乃至于細節條款的陳述方式做到有理可依。
2.適當增加白話文的使用范圍
在商業合同的英語翻譯中,有一些條款或許很難只用單純的英語詞匯去拼湊和組合來表達,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中國特有的文化詞句時,而合同中的英語翻譯在面臨這種問題是,往往會習慣性地將學校模板或者好詞好句型的作文模板拿來拼湊,以顯得才華洋溢,可事實上,這和商業合同所需要的已經有所出入了,商業合同要求的是實用的文字敘述和清楚明了的邏輯順序,而不是用花哨的英語句段和生僻歧義的英語詞匯。詞義固定的單詞和詞組可以詮釋意義相對穩定的句子,而平鋪直敘的翻譯風格雖然老套,但是可以和原文如出一轍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將商業合同中英語翻譯成白話文不僅僅能夠擴寬讀者的理解范圍,而且可以增加雙方的意見溝通流暢程度。而據有關調查的信息反饋,最理想的狀態是,白話文的翻譯所占比例大概接近翻譯全文的一半,這樣的翻譯比例結構被認為是最方便閱讀和理解的。
3.加強對法律專業術語的使用規范性
在一些常見的商業合同中,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任何條款都有相應的國家法律做支撐,沒有憑空臆想或是值得修改的余地,一旦在合同翻譯過程中對原有的法律意義有所撬動,就有可能會造成公司間因信息互通障礙所導致的法律糾紛。要避免這樣的錯誤發生,就要求在對商業合同翻譯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針對其中的法律條款進行專業詞匯的對換,即將法律條款的翻譯做到一詞不漏,用英語中常用的、適用性強的、既定意義的專業詞匯,可以減少在翻譯過程中不必要的錯誤發生。
4.注意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商業翻譯歧義
在公司的對外貿易活動中,有很多外國公司都是與中國的文化風俗迥然不同的,從他們的說話語氣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有些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一時之間無法適應,但面對這樣的有著文化差異的商業合作伙伴公司,在充分尊重雙方的生活習慣和風俗的基礎上開展互利雙贏才是最佳的方案。而在這樣的商業合作背景中,翻譯者應該尤其注意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詞匯歧義影響,比如在中國人慣有的傳統觀念里,數字4諧音“死”字,寓意不吉利和霉運,連選樓層都盡量避開4樓的標示,而在西方人的眼中,4這個數字只不過是千百個尋常數字代號中的一個而已,真正令他們感到恐懼和不詳的是數字13,這是因為大部分的西方人都有自己的基督宗教信仰,討厭數字13是因為基督教中耶穌和其十二個門下弟子吃最后的晚餐的時候一共有13個人。像數字4和數字13這樣的文化差異所導致的感受差異,使得中外人在信息的交流和互通上產生了一定的先天障礙,這種障礙讓翻譯者在進行商業合同翻譯時必須將雙方的文化背景都有一個充分透徹的了解和對比,注意翻譯結果中可能出現的理解歧義。另外,不得不說的是,風土人情和傳統文化也是制衡雙方理解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比如,“龍”這個概念,在中國的傳統風俗中,龍的出現似乎永遠都是伴隨著不可一世的懾人氣勢,象征著無上的榮耀和吉祥如意。在西方人所接受的文化觀念里,龍是一種十惡不赦的邪惡怪獸,稱得上是十足的罪惡之物,相對于龍而言,西方人認為老虎是象征威猛和霸氣的動物,更是健康與活力的代名詞,在對一些帶有褒獎色彩的事物進行比擬的時候,通常會使用tiger,比如在對“亞洲四小龍”這個當年經濟發展迅速而猛烈的群體進行比喻的時候,就會是“Four Asian Tigers”,但是依據中國人習慣性的依樣畫葫蘆式的翻譯就會變成“Four Asian Dragons”。類似于這樣的文化差異如果只是出現在一般性的交談和玩笑中其實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出現在公司之間的商業合同中的英語翻譯的話,就有可能導致意義錯亂、張冠李戴。
五、結語
在對公司商業合同中英語翻譯問題進行的一番討論中,我們不能看出:公司商業合同中英語翻譯所需要的是商務英語級別的翻譯水平,并非普通的或者另辟蹊徑式的翻譯風格。不能夠僅僅依靠合同中固有的字句和意思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也不是翻譯工作者本人由著自己的即興發揮天馬行空地揮灑英語文采,需要的是翻譯者在掌握牢固的英語基礎知識的原則上,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以及個別英語特定詞匯在具體情況中運用方法。
翻譯公司商業合同中的英語作為一項專業技能,需要的諸如知識背景等的外在要求固然很高,但更重的是,翻譯工作者對翻譯工作的熱愛和專一,對自身的翻譯能力不斷提升的渴求。只有一個翻譯者能夠做到全心全意為適應對外貿易運作而作出適時的調整和改變,他才有可能將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投入進來,把商業合同的英語翻譯看作是自己的身體,不斷地去完善和改進,以臻完美。
參考文獻:
[1]黎孝先.國際貿易實務[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4(8).
[2]馮克江.目的論關照下的商務翻譯[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3]馮克江.語言的模糊性與商務翻譯[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