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選龍
摘 要:網絡消費改變了大學生的傳統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但有些學生沉迷于盲目消費,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進而迷失自己,影響學業。另外,網絡欺騙等不法行為屢禁不止,大學生是網絡欺詐的重災區,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網絡消費問題也是學生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部分,重視學生網絡消費的思想教育,幫助大學生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消費;消費觀;安全意識
本文通過在西安高校中進行隨機抽樣問卷調查,隨機抽出10所大學搜集200份關于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問卷,采取5%的比例進行分層抽樣。本次問卷回收率為98.5%,有效問卷197份,無效問卷3份。通過運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大學生網絡消費特征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找出影響大學生網絡消費的主要因素。
一、網絡消費環境存在的問題
1.消費環境仍不完善
對于網絡消費的產品質量來說,最重要的是實物與描述存在明顯的差異。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也是這種虛假信息泛濫的主要原因,97%認為網購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在于產品質量,94.4%認為不能試用試穿。其次售后服務也是網絡消費的問題之一。
2.網絡消費安全意識有待提高
41.6%的大學生在遇到網絡消費被騙時選擇不予置理,這表明雖然大學生在網絡購物后與商家產生過的糾紛,但大多數人都選擇遷就商戶,因為考慮到退換貨的運費要由買方承擔或者操作流程麻煩等因素。另外網上隱藏的“霸王條款”,等消費者退換貨時商家就以此來解釋,所以大部分學生只能自認倒霉,而這卻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霸王條款”的發展壯大,成為網絡消費潛在的威脅。而對于安全意識方面,大部分大學生則保持“有必要加強”的觀點態度。還有10.2%的學生認為加強網絡消費安全意識是沒有必要的。所以需要學校應當關注學生網絡消費情況,防止因網絡消費造成經濟緊張而帶來的不穩定因素。
二、大學生網絡消費實證分析
1.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頻數統計
根據問卷數據,男女比例分別為47.7%和52.3%,說明受調查男女人數差別不大。所調查的197位大學生中僅有3.05%的學生沒有網上消費的經歷,說明大學生作為科技潮流的先鋒軍,在網絡消費上做出的貢獻是不可小覷的。但大學生本身的消費觀念還沒有成熟,經受不住網絡營銷的吸引,容易造成生活費用透支,引起思想波動。所以關注和引導大學生網絡消費觀念是學生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部分。
2.網絡營銷手段的統計分析
在調查中有67.51%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會被超高的折扣所打動,而大學生自身沒有較高的判斷能力和自制力,致使容易過度消費。同等條件下免費送貨也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原因,27.41%的大學生認為免費送貨更能引起他們消費的欲望。然而僅有2.03%認為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務會更加吸引他們,這說明大部分學生不注重售后服務,導致網絡商家利用超低的成本來換取更高的利潤,而不擔心售后服務,從而造成大學生因網絡消費受損而影響在校生活。
3.大學生網絡消費與生活費消費比例相關性分析
大學生沖動購買的現象較多,消費欲望十分強,而且群體性攀比行為也比較普遍,有高達72%的學生沒有做出合理的消費安排,導致超出消費預算甚至超出支付能力的消費情況發生,使大學生陷入難以維持正常生活學習的困境當中。對于大學生網絡消費所花費的金額占生活費的比例和單次消費建立相關模型T檢驗,相關系數為0.769,在0.01水平(雙側)下顯著相關。表明單次消費與消費比例兩變量之間存在高度相關關系,說明大學生網絡消費占生活費的比例會影響他單次消費的金額大小。這意味著如果大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日常消費和網絡消費做出合理的規劃,就可以控制其單次消費的金額數量,從而達到控制預算的目的。
4.生活費與網絡消費的回歸分析
建立以生活費為因變量y,消費比例為自變量x的線性回歸模型,設y=a+bx,a為常數項,b為待定系數。運用SPSS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在95%置信區間下T檢驗系數小于0.05,則認為數據顯著有效,表明自變量消費比例可以有效預測因變量生活費的變異。則根據系數表可以推出回歸方程y=974.486+2190.582x。表明每增加一單位的消費比例,生活費需支出2190.582個單位。
三、樹立大學生網絡消費觀的建議與對策
1.關注學生消費習慣
調查問卷中有72.3%的大學生沒有為自己的消費做出過安排規劃,網絡消費正成為許多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生活消費以及網絡消費觀念方面還不成熟,需要正確引導學生的消費行為,防止學生因經濟問題而產生思想的波動,影響正常的校園生活。
2.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
學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網絡消費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增強大學生在網絡平臺消費中的安全意識以及維權意識。加強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設立專項部門或老師專門關注學生網絡消費行為現狀及其動態,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自省,并且制定合理健康的網絡消費規劃安排。
3.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措施
加大對網絡詐騙等行為的監督和懲治力度,切實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在校大學生。要建立以網民為中心,網站、政府互相配合,三位一體建設強大的社會輿論氛圍和監督體系,還可以微博、微信、貼吧等宣傳交流讓網絡騙子無從遁形,讓大學生網絡消費健康穩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湯喻曉.網絡廣告與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
[2]夏海燕.大學生網購現狀調查分析與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2.
[3]趙炳新,周彥莉.消費者決策網絡:概念與相關問題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