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中央企業作為關系到經濟民生、國家命脈的支柱,在保利潤、穩增長的任務下更加離不開IT技術的支持。然而,在央企實施IT信息化的進程中,時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影響信息化的推進,這些問題包含諸如: 信息孤島問題、統一規劃問題、數據接口問題、人才隊伍培養問題、信息系統安全問題、軟硬件的投入怪圈問題、維護與改進后期投入等問題。信息系統是一個集成了企業內部管理流程、使用習慣、業務模式等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體,它凝結著企業各層人員的經驗與智慧,金錢只能堆積出代碼,卻堆不成智慧。本文總結了中央企業在信息化部署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
關鍵詞:央企;信息化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很難想象脫離IT技術的企業將如何健康的生存。中國幅員遼闊,中央企業作為關系到經濟民生、國家命脈的支柱,在保利潤、穩增長的任務下更加離不開IT技術的支持。然而,在央企實施IT信息化的進程中,時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影響信息化的推進,正因為這些大大小小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往往實施后的信息平臺問題重重。情況好一些的信息系統需要經歷長時間的磨合才能融入日常管理使用中,而情況不好的一些信息系統往往面臨著使用人員的抵觸甚至最后的荒廢。為什么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時間、精力的信息系統最后被各級操作人員所鄙棄甚至束之高閣,本文總結了一些中央企業在信息化部署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僅供參考。
一、信息孤島問題依然嚴重
信息孤島通常是指相互之間在功能上不關聯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換以及信息與業務流程和應用相互脫節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信息孤島概念在十幾年前就提出了,最近十年更是企業在實施信息化部署最為看重的問題之一。然而在廣大中央企業,截止目前,信息孤島現象依然是信息化部署中的頑疾,相比十幾年前并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改善。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統一規劃,缺少跨界人才參與項目
信息孤島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信息化的整體統一規劃。目前,各企業在信息系統的部署上依然是以單個功能項目為單位單獨進行立項、開發、推進實施,例如OA系統、財務系統、業務系統甚至檔案系統等等。而且在項目的規劃中往往只會考慮與自身相關的功能,與自己不相關的內容幾乎不會考慮,例如OA系統的項目人員幾乎不會為財務系統的開發動一點腦筋。另外最重要的問題在于在企業中,缺少大量的了解不同領域知識、擁有不同領域具體工作經驗的跨界人才參與信息系統的開發。也就是說很少有人了解兩個單獨的信息系統中有哪些有價值的數據可以共享。比如財務人員只了解財務業務及財務系統,業務人員也只了解業務操作及業務系統。而具體信息系統的立項規劃過程中,就造成很少有人去想不同信息系統間的數據共享問題。
2.準信息孤島
前些年,很多企業為了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實施的企業門戶系統,意在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個性化企業信息平臺來集成各種應用系統、數據庫、電子郵件等各種數據,從而進行更深層次的數據處理。然而,經過若干年的沉淀后,我們不難發現,企業門戶系統在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的情況下,除了將各個系統最基礎的用戶登錄信息及最簡單的一些新聞信息共享外,幾乎沒有更深層次的數據共享交換,與最初的大數據時代構想往往相差甚遠。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準信息孤島,即僅僅實現了最簡單的數據共享交換功能,各個信息系統間的重要業務數據依然相對獨立,系統間毫無數據交換。這樣的結果與我們企業最初的構想大相徑庭。
3.對于已實施系統不愿再投入精力開發數據接口
在現實工作中,由于不同上下級單位的IT規劃進程的不同,經常會出現上級單位在規劃某一信息系統時,下級單位已經早先實施完畢了同一功能的系統。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更多的原因還是前面提到的信息系統缺少統一規劃。然而在實際面臨這樣的問題時,往往我們更多的是采用消極的態度。即不做任何形式的數據對接,直接造成上下級單位間同一類型信息系統的信息孤島產生;或者強制要求下級單位更換與上級單位同一平臺的信息系統。這兩種方法其實都是對企業資源嚴重的浪費。前者會造成信息交換的嚴重瓶頸,后者則會造成人力財力的大量損失。
在了解了目前企業所面臨的信息孤島問題后,我們應當采取如下措施:
(1)培養精通IT技術,通曉各項業務的高素質跨界專家型人才隊伍,是企業未來信息系統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這類人才應具備以下特點:
①具有信息技術知識教育背景,從事過計算機等相關行業工作,了解IT最新前沿技術,具有敏銳的IT技術嗅覺;
②在除信息部門以外的一個或多個領域有實際工作經驗,通曉各項業務,了解日常業務中最需要的東西;
③勤于思考的品格,不斷深入研究如何利用IT新技術、新方法、新思路提高實際工作效率;
④具有比較良好的數學基礎,可以利用數學建模分析數據,探尋數據間潛在規律。
(2)在信息系統的規劃中,應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研究哪些數據可以在未來提供給其他系統作為數據共享,并為日后的數據共享創建統一數據接口標準,逐步實現各系統間大數據共享。
(3)對于已經實施完成的信息系統,如果有大量的數據交換需要,目前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統一的數據共享規劃下,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開發相應的數據接口,最大程度發揮現有系統的潛力,完成和其他系統的數據對接交換。
二、信息系統操作的復雜
我們的企業在新信息系統的實施過程中經常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就是用戶的抵觸。在這其中有些信息系統所面臨的用戶抵觸是短暫的,而另一些信息系統所面臨的用戶抵觸則是長期的,嚴重的甚至造成新系統的棄用。這里我們不禁有個疑問,為什么用戶會對IT信息系統有抵觸的態度呢?原因之一,就是操作的復雜。這里我們又會有個疑問,信息系統不是讓操作更便捷么?的確,信息系統實施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用戶的操作更加便捷。然而在信息系統的規劃以及實施過程中,由于缺少對實際操作用戶的足夠了解,往往結果背道而馳。這里我們為了更清晰的了解,將用戶分為五個群體,逐一對每個群體進行分析:
1.高層管理人員
高層管理人員在信息系統中往往幾乎不需要數據錄入,這一群體更多的是瀏覽數據分析結果,審批數據記錄,然而由于其管理地位的特殊性,往往也是反映意見最受系統規劃重視的群體,他們提出的哪怕是一個微小的建議也可以得到迅速而有效的回復及改進。但是這一群體卻是對信息系統最寬容的群體,因此在信息系統的實施過程中來自于這一群體的抵觸是最少的,也是最容易解決的。
2.中層管理人員
中層管理人員在信息系統中往往不需要有較多的數據錄入,這一群體更多的是審批數據記錄,查詢數據結果。這一群體更多關注的是業務數據以及審批記錄本身,他們提出的建議并不復雜也比較容易得到有效的回復及改進。在信息系統的實施過程中來自于這一群體的抵觸是并不多,但是處理起來有時存在一定難度。
3.底層一般操作人員
底層一般操作人員由于數量龐大,在信息系統中有較多的數據錄入,對信息系統的感受往往最容易反映出來。由于人數眾多,他們提出的建議數量也眾多,而且相對龐雜,對于系統的改進難度較大。在信息系統的實施過程中來自于這一群體的抵觸是關鍵性的,處理起來存在很大難度。
4.重要節點操作人員
重要節點操作人員數量很少,但是在信息系統中卻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群體在信息系統中有巨大的數據錄入量。一個不簡便的操作,對于這一群體來說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例如:某一個操作如果需要多點5下鼠標,那么幾年下來則可能需要多點幾十萬下甚至上百萬下鼠標。然而由于這一群體的工作性質(重復性體力勞動),他們的意見卻最難得到反饋,也是最不受重視、最易忽略的一個群體。在實施過程中,這一群體可能根本還沒來得及了解清楚自己可能要在未來幾年面臨的“滅頂之災”時,信息系統的實施人員已經收拾行囊結束實施過程了。所以在系統實施結束后,來自于這一群體的抵觸一般是最大的,由于他們同時也是信息系統的關鍵環節,因此最后對系統的影響也是最嚴重的。
5.系統維護人員
系統維護人員和重要節點操作人員一樣數量很少,但是在信息系統中卻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實施過程結束后,大量的后期維護操作就落到了系統維護人員身上。如果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出現比較多的問題,那么后期系統維護人員的工作量將呈爆炸式增長。所以在系統實施結束后,來自于這一群體的抵觸一般也是比較大的,由于他們同時也是信息系統正常運轉最不可缺少的環節,因此最后對系統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
在分析了上述五個群體的操作特點后,我們不難看出,往往我們花精力最多的高層和中層人員群體,他們的抵觸情緒卻是最少的。而我們往往忽略的底層關鍵人員和系統維護人員,他們的抵觸情緒卻是最高的。因此在系統規劃及實施過程中,我們應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底層一般人員、底層關鍵節點人員和系統維護人員上,認真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訴求,做到精益求精。修改每一處可能給他們未來帶來障礙的問題,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手段,更大的簡便他們的工作過程,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新系統是為了簡化他們的操作而設計的,讓他們從繁雜的數據操作中解放出來,這樣才能真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保證系統平穩健康的運行。
三、信息系統的安全困惑
信息系統的本質目的是簡化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規范管理流程,追求的目標是更加便捷。然而便捷與安全永遠是一對矛盾,如何在信息系統的規劃與實施中找到便捷與安全的平衡點,是信息系統規劃和實施的關鍵。
在信息系統的實施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系統規劃時考慮到了安全性因素,做了很多安全性方面的工作,但是實施后卻發現依然存在安全性方面的問題,以至于系統在運轉后承擔大量的不可控風險。究其原因,還是在于當初規劃時安全性方面的工作沒做到位。之所以安全性方面工作沒做到位,很大原因在于部署系統安全時,往往都是業務人員和信息開發人員在做安全性部署,并不是安全專家在做安全性部署。而業務人員和信息開發人員本身追求的目標是系統的便捷,這與安全工作背道而馳。另外,業務人員和信息開發人員往往將安全性寄托于外部咨詢公司和咨詢顧問,而外部咨詢公司及咨詢顧問雖然有著比較全面的系統安全設計經驗,但是他們在并不了解本公司系統安全性特性,因此,往往造成實施后系統依然存在大量安全性方面的問題。
考慮到上述問題,我們應當采取如下措施:
1.在信息系統規劃時,得到本單位保密及密碼部門的支持。在信息系統成立規劃及實施小組時,要求保密及密碼部門全程參與,提供安全性方面的建議與措施,確認各個實施步驟,利用保密及密碼部門的安全防范經驗,保證信息系統設計的安全性部署。
2.在信息系統規劃時,聘請專業的信息安全咨詢顧問或信息安全咨詢公司,對系統安全性做出全面評估。
3.培養本企業的信息安全專家,對所實施的信息系統進行安全性評估。安全專家應具備以下特點:
(1)具有信息技術知識,從事過計算機等相關行業工作,了解IT最新前沿技術及最新安全技術;
(2)在本單位保密及密碼部門工作,或有保密及密碼部門工作背景,熟悉國家保密及密碼要求,熟悉本單位保密及密碼要求;
(3)擁有IT安全性方面的認證資質,如CISSP等。
四、軟硬件的投入怪圈
在中國,近年來人們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保護知識產權。但是長期盜版軟件的泛濫,人們對于軟件與硬件的投入似乎總逃不出一個怪圈,認為硬件投入比軟件投入更加值得。這里我們打個比喻:花錢買橙汁。在總投入一定的前提下,有時我們寧愿花大價錢買一個很貴的杯子也不愿意花更多的錢買最好的橙汁。究其原因,我們總認為如果橙汁不好喝我們至少還得到一個好杯子。然而我們卻總忽略真正給你帶來愉悅感的鮮美橙汁。杯子再好也無法提高給你帶來的味覺的體驗。雖然我們得到了名貴杯子這個實際的有形資產,然而卻沒有得到一流橙汁這個無形的價值。軟件和硬件就好比橙汁和杯子的關系。
在軟硬件的投入中,我們應當更加科學的進行分析,確定最佳的軟硬件投入比例,從而發揮軟硬件的最大效能,有效提高實施效果。
五、維護與改進后期投入的吝嗇
在我們的慣性思維中,信息系統前期的高投入理所應當,而系統上線后的高投入不可想象。然而我們的很多信息系統之所以運轉起來困難重重,往往就是源于后期投入的吝嗇。一個完美的信息系統應該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改進的有機體。為什么我們對諸如淘寶、京東等網站系統存在的不滿遠遠小于對企業內部運轉系統的不滿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些網站系統在不斷的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改善。“我們每天都在進步”是開心網給用戶的最真切的承諾,而企業中的信息系統為什么不能做到每天在進步呢。
企業內部的業務平臺要想做好,需要一個常設團隊,他們的任務就是不斷采集各層人員對系統的新問題、新需求、新建議,及時做出研究、改進。任何項目都應該是長期的,加大項目后期維護及改進投入比例,才能最大程度保障系統更加適應企業要求。信息系統不斷進步的過程所帶來的無形價值回報將遠遠大于支出成本。
以上從五個方面分析了一些我們企業在建設信息系統時所經常遇到的問題和顧慮,其中很多問題都是一目了然的問題,然而多年來這些問題依然存在。只有正視這些問題,我們才能做出符合企業要求的系統,才能為中央企業保利潤、穩增長保駕護航。
信息系統是一個集成了企業內部管理流程、使用習慣、業務模式等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體,它凝結著企業各層人員的經驗與智慧,金錢只能堆積出代碼,卻堆不成智慧。一個企業各層人員離不開,主動參與獻計獻策的系統才是一個好系統。這個系統不是開發者的系統,也不是管理者的系統,而是全員的系統。
參考文獻:
[1]馬巍.談企業信息孤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04S).doi:10.3969/j.issn.1672-190X.2007.07.032.
[2]隨進科.信息孤島問題的成因分析及消除對策[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3).doi:10.3969/j.issn.1008-5793.2009.03.011.
作者簡介:劉磊(1980- ),男,漢族,北京人,本科,經濟師,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研究方向:企業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