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鎏
摘 要:經過二十年的努力,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逐漸走向完成。這對我國整個國民經濟都有巨大的影響,而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小企業更是時刻關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本文重點分析利率市場化對中小企業的不利影響,并對此提出對策以幫助中小企業在利率改革的大環境下繼續發展。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中小企業;銀行;融資
一、引言
利率市場化是指國家政府放開對存貸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控,將利率決定權交給市場,由市場主體根據市場供求決定。它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2013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這是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的關鍵一步。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將對我國經濟的各個方面都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對于我國數以億計的中小企業而言,利率市場化使得銀行開始關注他們的資金需求,國家金融體系也更會加完善,這給中小企業帶來了福音,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不利因素,比如貸款融資的成本上升,利率波動變大,因此需要我們中小企業做出相應調整,在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中獲得最大收益。
二、利率市場化對中小企業的沖擊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進步,讓人們開始憧憬著中小企業將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但是實際情況卻不一定如此美好,因為利率市場化對中小企業的不利影響同樣十分重大。
1.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
利率市場化之后,作為市場主體的銀行將會獲得利率的自主定價權,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將大幅增加,面對高昂的貸款成本,中小企業也只能望而卻步。
在利率管制時期,銀行利率由央行嚴格控制,不同銀行對不同貸款企業的貸款利率相差不大。但是在利率市場化之后,擁有了利率定價權的銀行可以針對不同企業的不同風險水平去調整貸款收益。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流動資金并不充足,償債能力很弱。同時這些企業沒有足夠的貸款抵押物,沒有信用良好的擔保,也沒有優良的信用記錄,加之銀行更無法十分明確地判斷中小企業的風險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因此這類貸款,顯然屬于銀行危險等級很高的一類。銀行為了使其獲得收益與承受風險相匹配,會大幅度地提高這類貸款的利率,這也就造成了中小企業的貸款成本激增,嚴重降低了一部分中小企業貸款融資的積極性。
2.中小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利率風險
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以及利率放開初期,市場利率將面臨明顯波動,不利于中小企業對利率風險的管理。
企業利率風險是指企業在從事經營活動時,由于利率的不利變化而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在利率市場化情況下,利率隨市場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根據國外發達國家利率市場化經驗,許多利率改革的國家從利率市場化改革一直到利率市場化完成后的初期,利率在一段時期內,都有較大幅度的波動,需要經過一定的時期后才能得到穩定。
面對利率的波動,企業現階段用于降低利率風險的方法主要是匹配法(使具有共同利率的資產和負債相匹配)、遠期利率協議、現金余額集中、利率期貨、利率期權、利率互換。但是這些方法很明顯大都只合適大企業的使用。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無法積累出應對風險所需的資金。同時,中小企業受限于自身實力,很少主動進入期權、期貨市場,無法利用證券、金融市場減小自身利率風險。加之,中小企業人才短缺,其中熟悉金融市場方面的財務人才更是寥寥無幾,所以企業缺乏對利率市場的必要了解、缺乏對利率波動的預測以及缺乏對風險的防范應對措施。因此,當企業處于利率波動較大時期時,往往很難正確處理利率風險,而造成企業在貸款等方面的重大財務損失。這種損失的風險是在利率管控時期不存在的。
3.利率浮動不改變銀行的貸款決策
由于借款人與貸款人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現階段的貸款選擇更看重的是貸款企業的固定資產,如果這種選擇機制不轉變,那么資產不夠透明、不夠充分的中小企業依舊得不到利率浮動帶來的融資機會。
我國的中小企業,大多數是非上市公司,這些中小企業,沒有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也沒有充足的抵押資產,這都使得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無法很好的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同時也將造成了企業與銀行之間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銀行作為資金的提供者,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決策不得不依賴于企業家經營能力與個人品質、企業所處市場環境等難以量化的“軟”信息。而相對于這些“軟”信息,固定資產的價值評估起來卻要方便許多。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盡管能從中小企業身上得到更高的利率作為資金使用的報酬,但還是會更愿意將錢貸給固定資產充足的大企業。這樣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如果一直得不到解決,中小企業也將難以真正享受到利率市場化帶來的融資機遇。
三、中小企業的應對策略
1.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與地方商業銀行的合作
利率市場化后,銀行間的競爭加劇,銀行更渴望與中小企業開展長期穩定的合作,這給了中小企業更多與銀行合作的可能,企業要把握機會,加強與地方商業銀行的合作。
地方商業銀行的主要功能是為本地區經濟的發展融通資金,而且地方商業銀行在爭奪大項目、大企業貸款方面與國有商業銀行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優勢較小,所以為了吸收充足的資金,這些地方銀行的業務重點就放在為城市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金融服務上。隨著利率化改革的發展,地方商業銀行已經開始不斷推出自己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業務以及逐漸改革運營模式,比如寧波銀行推出了“貸易融”產品,向中小企業提供房地產抵押項下的公開授信額度,一次授信的有效期為兩年,循環授信額度可以隨借隨還;重慶銀行針對中小企業具有數量多、涉及領域廣、生產周期化突出、抵質押不足、貸款需求“小、頻、急”的特點,逐步摸索出以產品帶動模式、集群開發的業務發展管理方式,走出了一條對中小企業業務實行集群開發、集中管理、批發的新路子。
2.加強股權融資、擴大私募融資
中小企業大多屬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導入期或者成長期。企業處在導入期以及成長期階段,經營風險特別高,隨時都有經營失敗、破產倒閉的可能。面對這類型的企業,銀行以及投資人不愿意把資金借貸給企業,然后期待著與高風險完全無法匹配的利息收益。最常見的作法是,投資人將資金以股權投資的資本形式投入中小企業當中,如果被投資企業發展良好,那么投資人將得到企業發展帶來的股權收益,這部分收益將遠遠高于貸款的利息收入。中小企業在導入期和成長期時,面對極大的經營風險,因此自身也需要減少企業的財務風險,以降低企業的綜合風險水平。同時當利率市場化后,銀行會針對不同貸款的風險大小不同,調整個別貸款利率。所以面對貸款利率上升的壓力,自身的綜合風險,中小企業應該注重合法合理地使用股權融資方法籌集資金。
私募融資是一種采用非公開方式,通過私下與特定的投資人或債務人商談,以銀行貸款、風險投資等多種形式籌集資金的融資方式。經過多年的成長,中國私募投資基金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私募投資基金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中小企業正好可以利用私募基金快速發展的契機,更廣泛與私募基金合作,進行私募融資。私募融資對于企業而言,需要付出的權益收益相比得到風險投資付出的收益要低,同時也不會明顯提高企業的負債比例,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一言以概之,風險資金和私募基金可以讓企業避免高昂的貸款利率,也可以減小企業承受的利率風險,是導入期和成長期中小企業融資的首選,是現階段中國中小企業需要認識并合理利用的重要融資途徑。
四、結束語
利率市場化改革是我國市場經濟改革中的一項重大變革。在正一步步放開利率的今天,我們的經濟研究工作和企業事務也應該跟上環境的變化而發展。利率市場化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小企業必須順應利率市場化的改革,不能盲目地只看到放開利率管制的益處,同時更要關注它所帶來的威脅,并做出相應對策,這樣才能突破企業自身的發展困境。
參考文獻:
[1]王蔚松.利率市場化進程中企業利率風險管理[J].公司財務,2013(9).
[2]雅然.中國利率市場化及利率政策效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10).
[3]萬荃.進中國利率市場化研究[D].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6).
[4]應健中.利率市場化惠及人民[J].浦東開發,2014(4).
[5]張文君.利率市場化倒逼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5).
[6]Franklin Allen.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