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玉章 王叢秀 朱祖根
聚是一團火 散是滿天星
□ 付玉章 王叢秀 朱祖根
青工輪訓譜寫了青春之歌,激發了青春夢想,必將凝聚起青春的力量,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

□ 培訓的氣氛熱烈,大家都很投入。陳鳴啟 攝
7天的輪訓是一座熔爐,一些學員從一開始“內心抵觸”的狀態轉變為全情投入,從一開始的“復雜、擔心、緊張、好奇”“想親身體會輪訓帶來的改變”到真正“深深被觸動、大大被激發”,大家那顆激情飛揚的追夢心在青工輪訓這七天漸漸被點燃。
“100名學員、80名非黨員中,就有58人在培訓期間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另有2名入黨積極分子提交了思想匯報”,這是高橋石化第十期青工政治輪訓期間發生的事。經過7天的集中輪訓,學員的思想認識得到了明顯轉變,埋藏在心底的愿望得到了極大激發,學員的政治熱情空前高漲,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人數在火熱的青工政治輪訓集中培訓期間再創新高。
高橋石化公司黨委書記侯勇給輪訓班學員講課時說:“加入黨組織有利于青年成長進步、有利于青年實現自我價值。”這讓許多學員對端正入黨動機有了更深的認知與體會。

□ 青工輪訓學員放飛五彩夢想。陳鳴啟 攝
學員凌永辰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看到黨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的先鋒榜樣作用,我將從思想和行動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立志堅定信念、堅守本職崗位,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自我價值,服務于企業和國家。”
學員常杰在輪訓體會中談道,他進公司已有五年時間,在身邊有很多黨員,他們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急難險重任務沖在前。來自身邊的榜樣讓他感動,他希望自己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是青工輪訓給了他奮筆寫下入黨申請書的勇氣。
對提交入黨申請書的大部分學員來說,加入黨組織的愿望由來已久,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執著的信念,青工政治輪訓是他們放飛夢想的契機。
10期青工政治輪訓班,1000名青年員工參加培訓,843名非黨員中有198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0名學員遞交了入團申請書,其中一線技能操作人員接近90%。學員回到崗位后,主動接受黨組織的考驗。截止目前,34人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6人被列入2015年發展計劃,3人加入了黨組織。
“卓越圈”是青工輪訓拓展訓練中的一個項目,在比賽中失利的小組,組長要接受懲罰做俯臥撐。通過這個項目,學員對責任擔當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家普遍認識到,責任心是支撐企業大廈的基石,而責任心則具體體現在執行力上,體現在腳踏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中。
學員周峰在學習感悟中提道:“我們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我們好比高橋石化的一個個零件,任何一個零件出現問題,這部機器都會有土崩瓦解的危機”。
煉油五部的姚毅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擔當。2015年春節期間,作為外操的他及時發現裝置險情。在班長指揮下,他沉著地佩戴好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奮不顧身沖向泄漏點,關閉安全閥上游手閥。短短的六分鐘,姚毅剛果斷、冷靜的處理,避免了一起可能引起氫氣爆炸的惡性事故,他也因此被公司授予“高橋石化安全功臣”榮譽稱號。
學員沈龍海是水務管理中心的一名技術員,他是煉油大檢修公用工程分指揮部第一個完成第一階段檢修工作的技術員。在提高摻渣比改造配套240噸/小時除鹽水改造項目試運行階段,為了保證裝置平穩安全和收集第一手數據,他24小時守在裝置,老師傅們看不下去,心疼地讓他睡一會再過來。他總是靦腆一笑說:“再等等,新裝置平穩過夜了才能安心睡。”他的責任和擔當使除鹽水裝置實現了再生過程更加科學、更加節能,近期他又被評為公司先進科技工作者。
許多學員從原來僅把自己當作高橋石化大船上的一名“乘客”轉變為推動大船乘風破浪奮勇向前的一名“船員”,堅定信念勇擔當,立足崗位做貢獻,積極把所學、所悟、能用的技能充分運用到生產裝置上,為確保裝置安全生產、清潔生產、安穩長滿優生產盡心盡責。
對所有參加青工政治輪訓班的學員來說還有一個關鍵詞:“第一次”。他們經歷了許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在臺上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第一次當領袖,第一次寫稿子,第一次登臺表演,第一次當主持……
青工輪訓有一個環節叫“揪心一刻”。在每次課程結束后,由電腦抽獎軟件隨機從學員中抽出一位,上臺分享聽課感想。“所以想不好好聽課都不行。”學員張曉燕笑稱。
文藝匯演、紅歌賽等環節也給學員提供了展現自我、展示能力、展露風采的平臺,讓許多學員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潛能,感到“原來我能行”,心態發生了從“配角”到“主角”的轉變,努力超越自我,自信心顯著增強。在公司各項工作和活動中,都能看到青工輪訓學員積極活躍的身影。
在公司職工迎新春匯報演出的舞臺上、在煉油裝置檢修改造慰問演出的現場都能看到閆瑾、趙雪、黃佳雯、奚胤佳、陳詩、沈丹、王仕雯、朱偉等學員熟悉的身影。在公司2014年職工“唱響石化之歌”歌詠比賽中,奪得金獎的是學員鄒昕翔。在公司團委舉行的演講比賽上,12名參賽選手中有7名是青工政治輪訓的學員。集團公司青年辯論賽、集團公司青年職工外語風采大賽,青工輪訓學員也成為高橋石化代表隊的主力。
許多學員回到崗位后,通過不斷學習、苦練內功,在崗位上踐行了“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據統計,共有學員121人次取得了多崗證書。一些學員更是憑借過硬的操作技能在公司技能操作競賽中脫穎而出。學員楊新晨、周曉蕓在上海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系統(煉化專業)青年技能大賽分別取得第二名、第五名的好成績。
來自水務管理中心的學員張奇俊剛剛獲得了上海市青年崗位能手稱號。他總結自己的經驗說:“只有不努力的自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要珍惜每一次培訓學習機會,拓展了自己的業務能力。”為了使自己能夠在業務上駕輕就熟,他積極學習,力求多崗知識的融會貫通。平日,做到不懂就問,常與有經驗的老師傅一起探討工作中遇見的問題,還主動進修大學環境專業課程,提高自己專業理論素養。他所下的苦功終于讓他從剛進入公司一竅不通的門外漢成為裝置中“一騎絕塵”的多面手。
據不完全統計,輪訓學員中有89人次榮獲公司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先進科技工作者、“十佳”青年知識分子、安全衛士、巡檢標兵、檢修明星、優秀團干部、優秀網宣員等各類先進榮譽稱號。
學員張醒羽在回到部門后的交流座談中做了這樣一個貼切的比喻,“高橋石化這個大家庭就像一個加熱爐,每個員工則是爐子里的火嘴,每個青工輪訓畢業后的員工回到自己的崗位,堅守著心中那盞被點燃的長明燈,扮演著一個個‘火嘴’,在大爐子里的不同位置不同角落,努力燃燒著自己的青春熱血,為企業的偉大目標發光發熱。”他們與企業共成長同進步的強烈意愿不僅體現在“說”上,更體現在“做”上。
青工政治輪訓只給了學員一個短短7天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他們所挖掘出的自身潛力、所感受到的真我自信、所體會到的價值實現將伴隨他們,激勵他們在自己的人生舞臺綻放出最絢麗的青春。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當學員輪訓后返回工作崗位,這支隊伍素質已然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這些青年員工成為了所在團隊的 “種子選手”,發揮了青工政治輪訓工作的“增值”作用,得到了部門、單位領導和身邊職工的贊許。
公司領導說,通過培訓,學員與企業同成長共進步意愿明顯增強,立足崗位積極投身于建設“三個高橋”的意愿更為強烈。
第四期青工輪訓學員俞靜嘉的父親也是高橋石化的員工。談到孩子參加完培訓的變化,老俞欣喜地說:“孩子回家和我們溝通多了,也學會關心人了。”
供應銷售部的黨總支書記張克進說,培訓后學員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升,社會責任感和歸屬感也明顯增強。
許多班組長也明顯感受到了,“去沒去青工輪訓就是不一樣!”參加過輪訓的員工,全局觀念、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合作意識都有了明顯的增強。“我們嘗到了青工輪訓的甜頭。”水務管理中心一名裝置長徐新龍說。
通過輪訓,許多學員學會了與班組人員和管理人員溝通,能主動融入班組的各項工作和活動中去。有很多青工被列為后備班長培養的對象。
青工輪訓譜寫了青春之歌,激發了青春夢想,必將凝聚起青春的力量,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真正為建設“三個高橋”的美好愿景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