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劉仕成 朱立華 通訊員 劉 煜
最詳細檢修計劃打造首次“四年一修”
□ 本刊記者 劉仕成 朱立華 通訊員 劉 煜
最終編制出的大檢修計劃,細致到每一臺設備檢修的工序以及時間節點,專家稱其為“中國石化史上最詳細的檢修計劃!”
“石腦油改質裝置改質汽油連續3次采樣化驗合格,可以改入產品罐!”
8月12日,隨著對講機里這句話落定,青島煉化中控室里響起了一片掌聲!至此,青島煉化21套生產裝置已重新打通全流程,并全部順利生產出合格產品。標志著中國石化開展煉油裝置長周期運行試點以來的首次全廠性“四年一修”檢修改造任務圓滿完成,并實現一次開車成功。
青島煉化是中國石化首批開展全流程“四年一修”試點的煉油企業,裝置大型化、原油劣質化、運行周期長期化、人員精干化給此次檢修改造帶來諸多考驗。
“檢修改造工作我們重點抓好五個突出內容:準備工作突出早,組織協調突出多,方案制定突出優,過程管理突出細,安全質量突出嚴。”公司機動工程部副部長徐宏介紹。
早在2013年底,公司機動工程部就聯合各個生產裝置,開始進行大檢修計劃的編制。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反復討論研究,最終編制出的大檢修計劃,細致到每一臺設備檢修的工序以及時間節點,這讓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工程管理部前來檢查的專家都不禁豎起了大拇指,稱其為“中國石化史上最詳細的檢修計劃!”
有了詳細的檢修計劃后,提早與施工單位對接,施工方經理、技術員、施工工長、隊長早在停工前就學習了大檢修計劃與同步配套的施工方案,并在6月初就進入現場掛牌、標識,熟悉作業環境,并做好相關作業的計劃。
原油的劣質化與長周期的運行給常減壓裝置帶來了很嚴重的腐蝕,這使得常減壓裝置在停工吹掃置換以及安全隱患治理項目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可貴的是,他們并沒有在此次檢修中掉隊!
“正是由于我們早做計劃,早著手,嚴格控制施工進度,才能這么順利的開工!”常減壓單元主任郭守學難掩順利開工的喜悅之情。
合理的規劃,高效的組織架構,細致的大檢修方案與優質的施工隊伍,是保障檢修進度與質量的關鍵。同時, 檢修過程中一線員工的小智慧、小點子也加快了檢修前進的步伐。
公用工程單元的“提沙神器”,利用簡單的兩根橡膠軟管接上工業風沖洗,代替人工挖掘,清理流沙過濾器里近175立方米的沙子,將原本需要十幾個人耗時一個月的工作,成功地縮短到不足一個星期就完成。
催化單元的技術員楊磊,更是通過自己的智慧,獨創了“洗滌法”估算油漿固含量,避免了多次重復采樣,大大減少了工作量。
“等一下,未經二級安全教育的施工人員一律不得進入裝置,都把入廠證上繳!”7月10日一大早,該公司苯乙烯裝置入口所有人都被這一聲大喊震住了,一頂“紅帽子”正在阻止準備進入裝置的幾個施工工人。這頂“紅帽子”正是苯乙烯單元的安全總監祁洪勝。
“我們寧可聽罵聲,決不能聽哭聲!” 該公司安全副總監、HSE管理部部長鐘湘生說,“安全措施不過關,就是不能干!” 面對檢修項目多、作業面大、多工種作業深度交叉的情況,青島煉化始終把安全工作擺在首位。
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樹德親自對參檢的各承包商單位的主要領導、項目經理、HSE負責人和各專業管理人員進行專題HSE培訓。檢修期間,針對常減壓與煤柴油雙加氫改造等重點施工項目,王樹德每天都親自到現場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向區域負責人提出,并要求及時整改。

□ 檢驗中心操作人員在現場配合進行預硫化分析。 何繼強 攝
“管業務必須管安全”,公司副總經理宋立群在檢修前帶領公司機動工程部、HSE管理部、區域管理項目部同各承包商對接了大修改造HSE工作。檢修施工階段,宋立群更是盯在現場。檢修后期為了保障探傷前現場不留無關人員,他帶人在全廠進行巡視,每天深夜十一點鐘,最后一個離開現場。
公司首次聘請了第三方監管進行監督,制定了“部門—生產單元—第三方監管—承包商”的四級監管體系,并建立了由專業工程師、安工院專家、安全經理、安全員等400余人組成的監管隊伍。
“對于重點的施工項目,比如常減壓單元的改造升級項目現場,最多的時候吊車達到十多臺,兩千多人同時作業,交叉作業多、作業面廣,為了保障安全,我們采取人盯人的辦法,每一層平臺都有安工院的安全監督員,每個作業點都有我們專職的安全員和承包商的安全員,公司領導與區域負責的領導時刻盯在現場。”該公司HSE部副部長袁志祥說道。
來自南京金陵建設安裝公司的楊洋師傅,第一次踏進青島煉化。他難以想象這是一座正在經歷大檢修的千萬噸級大煉廠。在他的印象里,如此大面積的停工檢修,伴隨的應該是污水橫流和刺鼻的氣味!然而,映入他眼簾的是郁郁蔥蔥的林蔭與爭相斗艷的鮮花,迎著他吹來的卻是略帶咸腥味的海風!
“氣不上天,油不落地”是該公司確定的停開工目標。為了這一目標,加氫單元群策群力,甚至不惜接上百米臨時退油線,盡一切可能將油氣排入火炬,將污油進行回收。對于停工退油與吹掃置換后,管線末端、盲端的少量存油,單元領導親自上陣,與崗位員工一起通過接臨時管線,排入事先準備好的油桶。
“停工前,我們就做好多種停工退油的預案,停工檢修過程中時刻以‘氣不上天,油不落地’作為要求,整個停工檢修期間沒有出現環境污染事故!”加氫單元主任穆海濤對記者說道。
公司化驗室專門成立了環境監測小組,每天對廠區及周邊的空氣進行化驗分析,對于外排廢水更是監控到位。污水處理裝置,全員到崗群策群力,保障檢修期間的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同時及時的反饋各個單元裝置的污水排放情況,從生產裝置上制定方案,盡量減少污水的排放。大檢修期間,全廠沒有出現環境污染事件。
楊洋師傅,經過一天勞累之后,坐在蠟油加氫的反應器平臺上,吹著咸咸的海風,看著不遠處在海面上撒網捕魚的小漁船,不無羨慕地說道:“在這里工作,真是一種享受!”
本次檢修壓力容器檢驗1217臺,壓力管道檢驗23.5萬米,加熱爐爐管檢驗27臺。面對如此繁重的檢修任務,全廠不到700名員工的青島煉化與各參檢單位一道,充分發揚了一家人擰成一股繩的精神,科學統籌、團結奮進,比預期工期60天提前5天完成檢修任務!
為了保障檢修的安全、質量和進度,加班加點成了每個青島煉化人的家常便飯。管線、設備探傷檢測階段,為了保障現場的安全,HSE管理部的領導與現場主管們時刻都守在公司。“他快連家都不要了,為了工作最長一連8天都沒有回來!” HSE管理部主管王丹青的家人略顯委屈地說道。
重整單元的喻波更是用他的行動感動著我們。喻波是青島煉化重整單元的一名老班長,早在今年五月初,他就帶領班組成員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然而就在這個階段他感覺頸部越來越疼痛,并出現了一個結狀東西。在家人的催促下,他去醫院做了檢查,檢查的結果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惡性腫瘤,更令醫生感到意外的是,在這個腫瘤的下方,還發現了一個不易察覺的小腫瘤,也是惡性的。
天生樂觀的喻波,并沒有因此倒下。通過手術,很快將這個不速之客清除。原本被醫生要求休息三個月的喻波,出院后一個星期就回到了崗位。
領導與同事紛紛勸他回家休息,面對大家的關心,喻波露著他一貫的笑臉說:”大檢修就在眼前了,正是缺人手的時候,班里弟兄們都在現場忙活,我的手術已經做完了,到了班上,心就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