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婧雅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生祠鎮中心衛生院 江蘇 靖江 214500)
護理工作自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尤其是產科護理比較特殊,任務繁雜、病情復雜、患者期望值高,因此存在較多護理風險[1]。妊娠分娩期不僅關系到產婦自身的健康,同時也對新生兒的安全具有密切的影響[2]。為了進一步探究產科病房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產科患者100例進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產科患者100例,患者年齡在22-41歲之間,平均年齡33.5±2.4歲;初產婦76例,經產婦24例。
1.2 方法對100例產科患者進行臨床病例的分析,統計出護理工組中的風險出現原因,分別計算相關因素的發病人數和所占比例。針對風險因素制定優質的護理措施,具體如下:第一,組織護理人員學習法律知識,改正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能夠通過法律手段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第二,對產科病房護理中容易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調查和總結,科學評價產生的后果,從而讓護理人員引以為戒。第三,定期開展培訓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水平,使其在工作中既能夠掌握基礎知識和助產技能,又可以學會和患者的溝通技巧,從而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第四,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遵守崗位職責,工作要遵守操作規程,產前產后做好相關的記錄。
1.3 觀察項目(1)統計分析產科病房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因素。(2)對比實施風險的優質護理前后的效果,包括差錯率、投訴率、風險發生率、患者護理滿意率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單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產科病房護理風險因素對100例患者進行分析可知,護理人員因素是病房護理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占比85.0%;其次是醫患雙方因素,占比13.0%。結果見表1。

表1 產科病房護理風險因素(n,%)
2.2 實施針對風險的優質護理前后的效果比較通過對100例患者進行針對風險的優質護理后,差錯率、投訴率、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實施風險管理護理前后的效果比較(n,%)
在產科病房護理風險因素中,護理人員因素大概分為以下幾點:第一,責任心不足,對患者缺少人文關懷,服務意識不足,當產婦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時,不能通過講解來緩解緊張感,而是責怪患者,從而引發醫患糾紛。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有情緒,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第二,護理經驗不足,主要針對年資低的護士,對生理病理的認識不夠,往往不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作出處理,或者在操作時違反規程,為產婦或新生兒帶來傷害。第三,溝通能力欠缺,在對患者進行操作時沒有顧忌患者及家屬的感受,對她們提出的問題敷衍回答,致使患者不滿意護理服務的質量。第四,工作記錄不到位,沒有遵循完整、真實的原則,導致護理記錄的法律效力下降。醫患雙方因素則主要指的是,兩者在醫學知識方面不對等,患者會產生較高的期望值,如果護理工作中存在異常,患者就會有不理解或不接受的情況,會把它當做醫療事故看待,從而產生糾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實施優質護理措施后,差錯率從8%降至1%,投訴率從13%降至2%,風險發生率從6%降至0%,患者護理滿意率從87%提升到98%。
綜上,產科病房護理風險因素較多,以護理人員自身因素為主。通過采取針對風險的優質護理措施后,能夠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從而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程度,促使醫患雙方更加和諧。
[1]田麗.分析產科病房護理中的危險因素及應對策略[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04(10):153 -154.
[2]陳應輝,成沛玉.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分析與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2,05(09):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