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凌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 貴州 畢節 551700)
急腹癥是一種臨床中的多發病與常見病,其牽涉著血管、消化與泌尿等多個系統,此疾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急性腹痛。臨床中常見的急腹癥主要為泌尿系結石、急性胰腺炎、急性膽道感染、急性胃腸穿孔、腹部外傷、膽石癥、急性腸梗阻與急性闌尾炎,其具備著較高的發病率,又由于婦科急腹癥具有著發病急、進展快、病因多與病情重等特征,所以一定要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診斷與治療[1]。其中,超聲是一種臨床中提供檢查依據的快捷與無創的關鍵方法,而B超診斷則可以準確及時的為臨床診斷與臨床鑒別診斷提供一定的幫助,因此,相關醫務人員應該對此引起更加高度的關注。本研究中選擇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治療的114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探討分析應用B超檢查對急腹癥患者進行診斷的臨床效果以及相關價值,現總結如下:
選擇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治療的114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都是女性,其年齡為19~56歲,平均為(36.9±2.9)歲。全部急腹癥患者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痛,且疼痛時間為2-15小時,平均為(7.2±1.1)小時。全部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均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具備可比性(P>0.05)。
就經腹超聲檢查的患者來說,患者應該時刻保持平臥位,其探頭頻率是3.5兆赫,適度的對膀胱實施充盈處理,將探頭放置在患者下腹部恥骨連接上方的位置,且實施多方位的檢查;就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患者來說,應該選擇膀胱截石位,其探頭頻率是6.5兆赫,把膀胱排空,將探頭放置在患者陰道內,且對患者子宮實施橫、斜與縱多切面檢查,嚴密的對患者包塊情況、附件區是否存在積液、子宮形態、盆腔區是否存在積液、子宮大小、宮腔形態以及內膜形態等實施觀察,由此對包塊大小、包塊積液深度以及積液范圍等進行明確。比較B超檢查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及時的對患者B超診斷結果具有的準確性實施判斷。
本研究采用統計學SPSS17.0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臨床數據進行了分析、統計與處理,采取卡方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若P<0.05則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114例急腹癥患者中,超聲診斷結果與手術病例診斷結果實施分析比較,其中有103例患者符合B超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其診斷符合率是90.3%,而發生誤診情況的患者為11例,其誤診率是9.7%。詳情見下表1:

表1 114例婦科急腹癥患者的超聲診斷結果
急腹癥具備著起病迅速以及死亡率高等臨床特征,其牽涉著血管、消化與泌尿等多個系統,臨床中常見的急腹癥主要為泌尿系結石、急性胰腺炎、急性膽道感染、急性胃腸穿孔、腹部外傷、膽石癥、急性腸梗阻與急性闌尾炎等。在臨床中,如果可以及時有效的對其進行診斷具備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生命安全進行保證,有效的使患者的病死率得到降低,并減少發生并發癥的概率[2]。現階段,臨床中往往選擇X線透視、超聲與螺旋CT等對急腹癥進行診斷,而如果合理有效的對檢查方法進行選擇具備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B超檢查具備著檢查速度快與檢查時間短等優勢,其可以最大密度的對各角度圖像進行重建,以此更加明顯的使病變征象與病變部位得到呈現[3]。除此之外,超聲檢查既操作簡便快捷,且具備較高的準確率,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急腹癥檢查方法,但在實際檢查的過程中應該嚴密的對聲像圖變化特點進行觀察,以此降低誤診率。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在114例急腹癥患者中,超聲診斷結果與手術病例診斷結果實施分析比較,其中有103例患者符合B超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其診斷符合率是90.35%,而發生誤診情況的患者為11例,其誤診率是9.65%。
綜上所述,對于急腹癥患者來說,超聲檢查既操作簡便快捷,且具備較高的準確率,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急腹癥檢查方法,但在實際檢查的過程中應該嚴密的對聲像圖變化特點進行觀察,以此降低誤診率,在臨床中值得廣泛的推廣應用。
[1]祝莉,夏雋,蘇光明,高軍,李茂云.123例婦產科急腹癥聲像圖表現及其誤診分析[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10,15(11)∶66-69.
[2]王虹,王洪波,侯秀娟,王曉蕾,周顯禮.超聲對腹腔占位性病變伴急腹癥的診斷價值探討[A].慶祝中國超聲診斷50年暨第十屆全國超聲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17(26):83-86.
[3]王虹,王洪波,侯秀娟,王曉蕾,周顯禮.超聲對腹腔占位性病變伴急腹癥的診斷價值探討[A].中華醫學會第十次全國超聲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25(16):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