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萍
摘 要:美術教育在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但是這種重要地位僅僅在理論上有所體現,在實際的教學中,尤其是高中學生的課堂之上,美術教育被徹底忽視。在該文所談的高中美術教育并不是指培養專業美術人才的美術教育方法和理念,而是輔助其他科目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多種能力的教育。這種美術教育要求教師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除了注重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育 現狀 素質教育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7(a)-0143-02
當前美術教育于高中課堂缺失的現象已經成為了我國教育界一種普遍現象,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將關注的重點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更甚者有些學校甚至取消了高中美術課。美術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情商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如今,高中美術教育的教育形式單一、枯燥,也使得其教學地位岌岌可危。面對這種現象,國際第三次藝術教育大會的執行主席才特利芝在開幕詞中指出:“我們要達到學校教育的目的,必須努力引導造型美術教育到學校教育中去。然而這不是要變化歷來學校教育的基礎,也不是要改變歷來建設在一般教學理論基礎上的國民教育,而是要創建在藝術或美的基礎上的全新教育”。
1 高中美術教育的現狀
高中美術教育屬于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的本質是讓學生在學習美術文化的同時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但是在當前我國高中課堂中,美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層出不窮,例如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新穎,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高中美術教育未得到足夠的認識,在年級教學中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藝考熱”逐年興盛對高中美術教育造成較大的沖擊等等。我國十二五規劃的精神以及新課改的目標都將高中美術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高中美術課堂的現狀研究成為焦點。
1.1 高中美術課時設置不足,教學內容無法細致開展
高中新課程改革中明確規定高一的美術課應當有多種模板可供選擇,美術鑒賞課更是應當受到高中教育的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情況中,美術課設置寥寥無幾,甚至大多數的學校根本沒有美術課,更不要提設置美術課的詳細分類。一般來說,在高一階段,學生一周應當有兩節美術課。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一周最多可以上一節美術課,遇到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時候,美術課還要為文化課讓路。課程設置的嚴重不足使得美術課教學內容無法細致的開展,學生的美術學習只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無法體會高中美術的教學精髓。
1.2 高中美術教師身兼數職,難以開展細致備課
由于美術課堂所學知識和學生高考成績沒有聯系,因此在高中課堂授課中,美術課的重要性遭到忽視,被視為帶著學生“放松”的課堂,跟甚者有學校認為美術課堂是在耽誤學生的學習成績。由于美術課堂的重要性未能展現,因此美術教師便被學校加諸其他行政工作。例如美術教師擔任著教育處工作、教務處工作、圖書館行政工作等等,不管哪個部門有事情、缺人,都讓美術教師前去協助,美術教師成為了學校里尷尬的“萬金油”,同時在大多數的高中里,美術教師人數都偏少,往往一個教師便帶著一個年級的美術課,一旦其他部門有工作,美術課便成為了自習課,這樣的課程設置也就使得美術教師有很少的工作時間來進行美術課堂的備課,美術課也就越上越無趣,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逐漸形成惡性循環。美術教師湊合應付課堂教學,忙碌于學校日常的行政工作,學生對美術學習不感興趣,美術課教學效果越變越差,到最后更得不到學校的重視。
1.3 高中美術課堂偏執于鑒賞化作,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高中美術課程的設置中,高中美術鑒賞課是其課程的主要形式。該課程通過讓學生對古今中外的雕塑、繪畫、建筑、工藝品等進行賞析和學習,在此基礎之上培養學生的立體空間思維、逆向思維和聯想性思維。但是,在當前高中美術的課堂上,學生僅僅停留在對藝術品的鑒賞階段,遠沒有進入鑒賞和實踐相結合的階段。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高中美術課堂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高中階段,由于學生面臨著其人生的重大關卡——高考,因此學生們終日被繁重的課業所包圍,主要的精力都用來做試卷、做練習等等,這樣就使得學生沒有多余的精力來對美術課進行了解,更談不上對美術進行實踐了,其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生對美術理論可以達到夸夸其談的程度,但是在審美能力的提升上仍舊在原地打轉。我們經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說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實際操作,只有這樣才能對美術的魅力進行釋讀,而不是將美術變成了偷閑時光。
2 如何應對當前高中美術教育現狀
在當前,高考如何取得高成績是學校、家長、教師和學生普遍關系的問題,當前的教育模式就是要將學生培養成為拿高分的機器,美術由于不在高考成績中占據位置,因此遭到嚴重忽視。這種教育觀念的橫行,就使得高中美術教育課堂的開展步履維艱,如何教會學生審美、如何教會學生發現美就成了紙上談兵。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如果學生沒有形成一定程度的審美能力,那么我國未來國民素質如何才能提高。
2.1 學校應該按照新課標規定設置美術課程
學校應擔按照新課標的規定設足美術課,不得將美術課挪用給其他學科使用,應當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和德育思想的培養。只有學校領導重視起來,美術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展現出來。假如說,學校對美術教育不重視,那么即使學校教學條件再好,教師的教學水平再高都無濟于事,美術教育依然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種現象就像一把快刀毫無用處,只能被束之高閣的感覺一樣。只有學校領導對美術教育重視起來,能夠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去關懷教師、鼓舞教師,充分調動起教師的教學熱情,教師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能力,更好的為高中美術教育事業服務。
2.2 教師要勇于創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古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學習的真實情景,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喜歡上課堂,才能喜歡這門課,肯深入研究課堂的真諦。對于美術課來說,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在美術課的學習樂在其中,只有對美術課所學知識感興趣,學生的思維才能真正的融入到對美的感知中,才能進入美的藝術境界,而高中美術課堂的教學也才能達到目標。在美術課堂的創新上,教師應該立足現實和生活經驗,使美術課堂活躍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3 美術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是實現成功的主要途徑,因此實踐也是培養學生美學思維的主要途徑。傳統的理論教育往往會被認為是說教,本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卻被從理論到理論的“神秘化”和“枯燥化”了。其實,理論是來自于實踐,并將最終指導實踐的。在榮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參加一些畫展、游覽一些建筑遺跡等等,使學生親自感受美的藝術。或者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參加公益性畫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自我創作,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
3 結語
隨著當前對高中美術教育的研究逐漸深入,一些存在于美術課堂的暗疾必將昭然于天下,必然將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中美術教育的審美教育肯定可以落實到實處,并將對學生的審美觀念、審美思維造成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曉榮.普通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D].煙臺:魯東大學,2012.
[2] 杜萬山.高中美術教育方法[J].科技信息,2009(32):300-301.
[3] 王倩.淺談當前我國中小學的美術教育[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106-107.
[4] 蘇燕艷.新課標形式下中學美術教學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8.
[5] 李莉.高中美術教育課堂教學淺探[J].成功:教育,2008(4):93.
[6] 張倩倩.電腦在高中美術新課堂使用之我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9(10):77.
[7] 陳有航.美術教育要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N].經濟信息時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