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視節目的形式創新—及—人以央文視價《值開講重啦建》為例
徐恒儒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摘要:在當前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浪潮中,眾多節目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傾向。所以,重建電視節目的人文價值、加強節目的自主創新能力,便成為了中國電視亟待解決的問題。《開講啦》的成功制作與播出,無疑為目前的電視節目注入了一泓文化清泉,它不僅迎合了國家政策的要求,同時也把握住了受眾需求的脈搏,無論從節目的形式或節目內容上,都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重建了中國電視節目的人文價值!
關鍵詞:人文價值;自主創新;重建
《開講啦》作為中國首檔大型青年電視公開課欄目,自2012 年8月27日開播第一季以來,便受到了廣大電視受眾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好評,尤其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睞和追捧,并被譽為“中國心靈好聲音”! 它更是創下了央視夜間收視率奇高的神話!《開講啦》每期節目都邀請不同的、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中國青年心中的榜樣作為演講嘉賓,通過嘉賓真誠講述、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和對生活及生命的感悟來給予青年人心靈的滋養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截至到目前,《開講啦》依然廣受青年學生和家長們的歡迎,持續地為青年朋友提供思想和心靈上的盛宴!作為電視人文講壇類節目的新起之星,這檔由唯眾傳媒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播出的《開講啦》榮獲了諸多殊榮。可以說,《開講啦》實現了電視講壇、談話類節目在形式上的突破與創新,成功的借助了電視媒介來傳播人文思想和精神,并以嶄新的人文節目理念與創新思維成功地拓展了電視人文講壇類節目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前景。
在目前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浪潮中,很多電視節目出現了同質化的傾向,但《開講啦》并沒有被眾多的選秀、真人秀等娛樂節目的固有模式所同化、吞噬,而是另辟蹊徑,換一種姿態來傳遞正能量、傳遞經久不衰的人文文化。可以說,它為電視人文類節目又開創了一條“新大陸”!《開講啦》將目標受眾鎖定在大學生和剛剛步入職場的青年人身上,對于處于此階段的青年人來說,他們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交匯處,需要面臨許多重大的抉擇,對于未來,還存在著很多的困惑和迷茫,甚至是恐懼,所以,他們迫切的需要過來人的指引和在心靈上的體恤,更需要從榜樣的身上汲取力量、經驗教訓,并獲得人生的啟迪和思考。而《開講啦》正滿足了青年受眾的心理需求,并且把握住了社會需求的律動!它不僅僅是對受眾需求的一種迎合,更是在精神上和文化價值觀上的一種引領!同時,《開講啦》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開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欄目,這無疑是節目定位的創新與突破,同時也為節目本身贏得了立足之地!隨著消費文化的盛行,各電視臺以娛樂節目為“賣點”的趨勢愈加明顯,同類娛樂節目之間競爭激烈,但節目形態、模式又相對趨同、老化,造成了觀眾對同質類娛樂節目的審美疲勞,電視選秀、真人秀等諸多娛樂性質節目的收視率也難掩其下滑的趨勢,而與此同時,具有人文價值、文化內涵和正能量節目正在悄然的孕育和覺醒之中!
可以說,《開講啦》不僅把握住了此次政策“東風”,更加掌握了社會需求轉變的脈搏!節目對主流價值觀的堅守與傳播,使其在眾多娛樂節目中脫穎而出,如一股新鮮空氣般注入觀眾的體內,它不僅擺脫了節目同質化的危機,更為電視講壇、談話類節目的形式創新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和模式!
唯眾傳媒一直樂于秉承原創性的節目理念,所謂的TV2.0時代,其主旨就是如何實現交互、體驗、對等的互動式傳播模式。《開講啦》一改傳統電視講座類節目的固有模式,并在TV2.0這種傳受雙方互動的新思維理念的帶動下,實現了節目在傳播形式上的諸多創新。無論在節目內容的時間劃分上,還是在節目風格上,均不默守陳規,一改以往電視講壇、談話類節目的嘉賓中心化模式,成功打造了一個青年觀眾與嘉賓近距離平等交流的平臺。這檔在深夜播出的節目遠離了社會的浮華與躁動,在安靜的氛圍下帶給心靈帶來一絲的凈土與慰藉!在嘉賓選擇與演講主題上,《開講啦》節目組也堅持了以受眾中心為導向,并利用央視豐富的資源和品牌優勢,提出了“你想聽誰講,我們就請誰來”的霸氣口號!而作為現場觀眾的青年學生們,不僅思維活躍,而且想法新穎獨特,向演講嘉賓提出的問題自然也較為犀利和難以預料,不斷與現場嘉賓形成思想上的交鋒與碰撞。例如:曾有青年觀眾現場向王力宏提出在唱歌方面是否有實力的疑問;也有人曾質疑鋼琴演奏家朗朗的商業行為等。演員陳坤也曾坦言當自己站在舞臺中央時所感受到的緊張感!
《開講啦》作為一檔人文類的青年公開課欄目,在節目的內容上,集中提煉、塑造并傳播三種符號,即青年公開課、個人敘事和正能量。雖然節目邀請的嘉賓都在其各自領域比較成功和出色,但節目并不宣揚成功學,節目選擇著名演講嘉賓的目的并不是想用其輝煌的成就來喚起青年人對成功的追捧和渴望,而是還原所謂的成功人士作為一個平凡人所走過的心路歷程和由此產發的人生思考,從而來傳遞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正能量,它是一種真誠、平等的交流與溝通,它只是提供一種人生參考,一種由他人的閱歷所帶來的營養和思考,關于人生,陳坤曾講《人生路,莫慌張》;關于理想,著名企業家馮侖曾談《理想豐滿》;關于選擇,王石曾講《堅持與放下》;關于奮斗,成龍曾說《沒人能替你奮斗》;關于苦難與挫折,黃怒波說《苦難是一種財富》;關于生命,李蘭妮說要《好好活著》!嘉賓的每一句言語都是那樣的中肯,充滿力量,這些有溫度的演講讓我們看到了在名人的光環背后那不為人知的考驗與艱辛!
《開講啦》作為一檔人文類電視節目在精英文化大眾化傳播的道路上做了一次成功的探索。它不浮夸,意在說明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正能量,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也是成功的人生,并以此種方式,實現了在最大程度上與目標受眾群尋找到交集,令節目擺脫了變成簡單的“成功人士回憶錄”的漩渦,并且使節目蘊含的正能量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同時它還開創了電視講壇類節目在傳播形式上的自主創新,在堅持核心人文價值觀的基礎上,以電視青年公開課的形式傳播正能量,并巧妙融入TV2.0時代的互動傳播方式,為中國電視節目在形式創新和人文化走向上提供了參考與借鑒!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107-01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G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