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節
摘 要 企業法務管理對于企業的法律風險控制以及健康運營越來越重要。本文首先分析國內外法務管理的定義,明確其內涵。其次梳理我國企業法務發展的歷史脈絡,指出各個階段法務管理的特點。再者分析企業法務管理的環境現狀,指出存在的現實問題。最后展望我國的企業法務管理發展趨勢。
關鍵詞 企業法務管理 發展歷史 環境現狀 未來展望
中圖分類號:D9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9.067
Enterprise Legal Managem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HUANG Chengjie
(Wujiang Industry, Chongqing 400010)
Abstract Enterprise legal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corporate legal risk control and health oper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to clarify its meaning. Secondly combing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legal affairs, pointing out the various stages of legal management features. Furthermore, current analysis of enterprise legal management, points out real problems. Finally Prospect of corporate legal management trends.
Key words enterprise leg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history; environmental status; future prospects
0 引言
在西方,企業法務管理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匯,而是像研發和市場一樣被公司董事會、股東會認可的必不可少的企業管理活動,優秀的法務管理為企業的良治提供保障,同時也是判斷企業競爭力的標志之一。為了減少運營成本以及降低法律風險,國內企業對法務管理也越來越重視。對于國內大中型企業來說,或者說對于那些力求長期發展,尋求國際市場的企業來說,面對全新的外部環境,行業整合、并購重組、對外投資等活動更趨頻繁,企業法務工作是保證其發展一路暢途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還要清楚地認識到其中的困難與阻力,看清轉變的趨勢,堅定發展的步伐。
1 企業法務管理的內涵
認識企業法務管理,明確其內涵是必須的。國外學者通過對企業總法律顧問及法務部門人員的角色和職能的描述對企業法務管理進行界定。比如,美國學者Sarah Helene Duggin對企業法務的界定是:企業法務的角色是企業經營業務的法律顧問、政策制定者和審查者、公司制度監督者、法律糾紛解決者、新法規信息提供者、公司形象維護者。加拿大學者John H Jackson(1997)將總法律顧問的角色分為風險防范者以及決策參與者。也有學者對法務部門的職責進行了分類:降低企業運行中的法律風險,及時發現并解決企業管理中的法律問題,為企業創造價值。由此可見,國外對企業法務管理的定義主要是:企業法務部門以總法律顧問為主導,法務人員針對企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進行管理,并參與以及支持企業決策的制定。國內對企業法務管理概念的定義注重的是從法務部門出發,從企業法務部門的職責劃分來進行界定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央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報告》中的定義:企業法務部門是在企業內部設置的、對企業法律事務進行管理、對企業各種經營行為進行法律審查、預防法律風險、處理法律糾紛、并由受雇于企業人員構成職業群體組成的職能部門。
國內外在界定法務管理時偏重點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是針對企業法律風險處理或者法律專職人員責任進行界定,并且都明確企業法務管理的主體。借鑒中外的不同定義,企業法務管理可以界定為:為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以及加強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以具有法律專業素養以及商務管理經驗的法務人員組成法務部門,該部門以總法律顧問為主導,負責公司法律問題的解決、人員的管理、法律風險的管理,并建立健全法律風險管控體系,對企業內外部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進行管理。
2 我國企業法務管理的環境現狀以及存在的具體問題
西方的成功經驗證明,科學的法務管理不僅是企業軟實力的具體表現,也可大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風險管控能力,是企業做大做強不可缺少的環節。但是,法務管理與其所存在的經營環境關系密切,所以有必要對我國企業法務管理的環境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存在的問題。
2.1 我國企業法務管理的環境現狀
(1)不同性質的企業之間法務工作開展以及需求程度不盡相同。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對法務工作的開展更具主動性。因為民營企業自身資本比不上國企,在政策偏向上也不具優勢,需要面對更多的法律風險,所以對法務工作的剛性需求大,開展也更具緊迫性。對國有企業而言,對法務的需求就不是那么大。截至2014年9月底連續實施的法制工作三個三年目標,有2584家中央企業系統建立了總法律顧問制度,中央企業全系統法律顧問隊伍超過2萬人。數量雖然有所提升,但法務工作現狀依然嚴峻,國資委的相關調研數據顯示,中央企業重要子企業總法律顧問專職率和法律顧問持證上崗率仍然不高,隊伍專業化水平偏低;一些企業只注重考評指標,應付了事,并不重實際效果;還有一些企業虛構法律事務機構,組織體系建立也不完善,許多人員配備不到位。
(2)不同規模、行業的企業之間對法務工作的需求不同,法務人員的工作量也不一樣,導致企業對法務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同。通常情況下,在大型企業、民營企業、競爭激烈的新興行業、行業風險比較高的企業中法務工作的重視程度較高,工作開展的相對全面與深入,例如建筑施工企業由于自身行業特點加之管理認識不到位訴訟糾紛較多,造成經濟效益流失的現象比較嚴重,大多數施工企業已經認識到了防范企業法律風險就是創效的含義,對法務工作越來越重視;而國企、中小型企業、行業風險小的企業中,法務工作沒有體現重要性的機會,無法與企業財富增長掛鉤,故往往被企業分散、弱化,進而忽視。
(3)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法務工作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停留于表面,企業法務團隊仍被排擠在企業核心成分之外,職責范圍被弱化。一些國有企業總部雖有專門法律機構,但人微言輕、作用有限;二級分支機構法律人數量有限,常常陷入單兵作戰的困境;三級公司沒有單獨的法律機構,法務人員受非法務主管的領導。在法律風險防范與企業發展發生沖突時,企業領導者與業務部門往往會以獲取利潤為重,對法務意見并不理會。
(4)中國企業法務管理的外部環境比起西方發達國家還是存在一定差距,法務管理的發展環境整體而言較為惡劣。比如,我們的市場經濟建設還不完善,政府不當干預經濟的行為較多;國企是經濟的主導力量,享受較多優惠以及壟斷大部分行業,民營企業在夾縫中生存;融入國際化進程太慢,許多企業沒有國際化的視野;高端技術創新乏善可陳等等。
2.2 我國企業法務管理存在的具體問題
(1)企業法務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存在問題。企業法務工作需要的不是一個單純的知識型、文憑型、司法職業型或者社會律師型的企業法務人員,而是需要一個熟悉本企業與行業的,商務型、業務型、能力型、管理型、復合型的法務人員。而一般企業中存在著三種不同類型的法務,一種是從本企業自身培養成長起來的法務人員,缺少司法實踐經驗以及在司法系統的人際關系,工作起來會感覺不專業,遇到專業法律問題需要請教外聘的專業律師。另一種是大學教師、公檢法還有社會律師出身的法律人士,缺乏對企業了解以及商務管理思維習慣,工作中的專家思維模式相對刻板,時常與企業經濟利益產生沖突。第三種則是剛剛法學畢業的學生,沒有經驗。不管哪一類型都還不能很好解讀法務工作的要領,我國企業法務市場急需既有專業法律知識又有企業商務經驗的復合型人才。
(2)企業法務部門不能很好地與其他部門進行互動,不能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無法對各部門工作的隱藏風險進行防范。企業法律風險往往是隱藏在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的,例如投資風險、財務支付風險、人事風險、安全事故風險等。但現實中許多企業法務部門往往與風險存在的部門溝通不夠,沒有較好的介入點以及切入時機,難以及時發現和反饋各類風險,往往只能做事后補救處理。這樣一來,法務部門不能在根源上預防法律風險,難以發揮法務部門真正的作用。
(3)企業法務工作團隊缺乏穩定性,人員隊伍流動性普遍較高,難以形成具有穩定性與傳承性的法律工作團隊。企業法務在中國仍舊屬于剛剛起步的職業,但由于沒有國內經驗可以借鑒,職業發展方向以及具體發展道路難以預測。而且在發展初期,企業法務存在不規范、不重視、不理解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也許還會在不同類型的企業中存在一段時間,導致許多企業法務的從業人員對自己的職業選擇充滿懷疑,對自己的職業前景極其不自信。這是導致難以建設穩定的企業法務團隊的重要原因。
3 對企業法務管理未來的展望
雖然中國的企業法務管理起步較晚,發展較緩慢,普遍存在認識不到位、主管部門不明確等問題,但隨著內外部環境變化,中國的企業法務管理將會呈現法務管理日益重要、法律顧問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法律顧問地位逐漸上升的發展趨勢。
第一,企業法務管理在社會環境以及企業發展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推進,在黨的十八大中提出了“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以及市場經濟的建設,可見我國對企業在當前法律制度規范下經營以及自由競爭越來越重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法務管理的重要性在越來越復雜的全球經濟環境下也逐漸突出。
第二,企業法務團隊需要更高的素質。要保證法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需要高素質的法務工作者,法務部門提升其地位也需要尖端法務人才做基礎。一批高素質的企業法律顧問入駐法務部門才能充分滿足企業對法務管理的需要。未來企業法務人才不僅需要過硬的法律素質,還要對商業思維模式、行業特點、商務習慣等比較熟悉。法務人才隊伍綜合素質過硬,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進行有效的運營管理,預防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而且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
第三,企業法務管理負責人的地位上升,成為公司管理人員之一。總法律顧問是企業法務管理制度的核心,其在企業組織中的位置直接影響企業法務的地位和功能。隨著法務部門在企業地位的提高,企業總法律顧問在企業的影響力也逐漸上升。主要表現為直接向公司CEO匯報工作、管理職責增加、成為企業的4R 官(首席規則官、首席責任官、首席權利官、首席風險官)。企業法務管理負責人地位的上升,才有能力和其他部門進行有效的聯動,尋找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合適的介入點和切入時機,發現并且預防法律風險。而且企業總法律顧問地位的提升,也給企業法務工作人員提供了可預見的職業道路和前景,有利于團隊的穩定。
參考文獻
[1] Sarah Helene Duggin. The pivotal role of the general counsel in promoting corporate Integrityand professionalresponsibility[J]. Saint Louis University Law Journal,2006(43).
[2] John H Jackson. The trading system law and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2nd edit)[M].1997.
[3] 沈中軍.企業法律顧問制度與公司律師制度的統一[J].法制與社會,2009(3).
[4] 黃圣忠,余鳳.企業法務管理的內涵、發展歷程及趨勢展望[J].商業時代,2014(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