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珍
摘 要 爆炸現場是爆炸犯罪行為發生的場所,它客觀地記錄了爆炸過程、爆炸前后物質的變化。因此,對爆炸案件現場進行詳盡地勘查、分析,尋找蛛絲馬跡,已成為偵查人員查明爆炸機理、搞清爆炸原因、偵破爆炸案件等工作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 爆炸案件 現場勘查 物證提取 現場分析
中圖分類號:D918.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9.070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xplosion
XIA Guizhen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CAPF Institute of Politics, Shanghai 200435)
Abstract The scene of the explosion is the place which recorded the process and the criminal behavior of the explosion, the objective material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losion. Therefore, a detailed exploration, analysis of the scene of explosion ca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of investigators to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explosion, the explosion mechanism, find out the crack of the explosion case work.
Key words case of explosion; scene investigation; the material evidence extracting; scene analysis
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爆炸案件頻發,既有恐怖分子實施的爆炸襲擊,也有仇視社會或個人的犯罪分子實施的各類爆炸案件,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危害,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目前,爆炸案件是各類刑事案件中社會影響最大、破壞后果最重的惡性案件之一。而爆炸現場是爆炸犯罪行為發生的場所,它客觀地記錄了爆炸過程、爆炸前后物質的變化。因此,對爆炸案件現場進行詳盡地勘查,尋找蛛絲馬跡,已成為偵查人員查明爆炸機理、搞清爆炸原因、偵破爆炸案件等工作的重要環節。
1 爆炸案件現場勘查的程序
對于已經發生爆炸的現場,作為現場勘查人員,該如何正確地處置呢?處置的程序又包括哪些呢?到了現場以后,一定要記住,不要急于進入現場進行勘查,而首先進行外圍的巡視。通過巡視,來檢查外圍是否還有未爆的爆炸裝置,如果有的話,要在第一時間通知排爆人員進行排爆。第二是劃定警戒范圍,設置警戒線。通常警戒范圍的大小為炸點到最遠拋出物距離的1.5倍。第三,排爆人員排除險情。爆炸案現場,可能還有一些連鎖的小爆炸產生,這時必須由排爆人員首先進行險情的排除。第四,由指揮員進行人員的分組,包括現場保護組、現場訪問組、救護組、排爆組、現場勘驗組、照錄像組等。第五,明確勘查任務,劃定重點勘查區域。最后,開辟進出通道,進入現場進行勘查。
2 爆炸案件現場勘查的重點
2.1 炸點的發現、確定和勘查測量
炸點是接觸或鄰近炸藥的介質或物體,被高溫高壓的爆炸氣體壓縮粉碎,并拋出形成較為集中且破壞嚴重的痕跡點,是爆炸的中心地點,也是現場勘查的重點,勘查時通常都以炸點為中心展開。
爆炸裝置若放置在地面上,可形成球缺形的炸坑,通常坑口半徑要大于炸坑深度;若埋在地下爆炸,則形成圓錐形的炸坑,坑口半徑要小于炸坑深度。若將爆炸裝置放置在鐵軌、柱子、樹干等處,則爆炸后形成截斷炸點,截斷炸點的特點是放置爆炸裝置一側的斷裂開口小,而對側開口大。而如果將爆炸裝置放置在墻壁、鋼板等平面的物體上,則會形成洞形炸點。①如果犯罪分子將爆炸裝置綁在身上實施爆炸,則會在身上相應部位形成炸碎傷。懸空爆炸雖然炸點不明顯,但可根據爆炸產物作用方向形成的爆炸痕跡,采用整體復原法、對角連線交叉法、穿孔軸線交會法及由人體損傷中心與皮膚翻卷特征來確定懸空炸點位置。
在明確爆炸作用介質的性質、種類和當時環境的基礎上,不但要對炸點的形狀、尺寸進行準確地物理測量,還要注意收集炸點周圍的其他痕跡物證,然后綜合分析,為迅速查明案情提供科學依據。
2.2 爆炸拋出物的尋找和發現
在勘查爆炸現場時,通常把爆炸拋出物分為介質拋出物、爆炸遺留物和爆炸殘留物。介質拋出物是指爆炸物周圍的介質、物體被擊碎后拋出;爆炸遺留物是指構成爆炸裝置的盛裝物、捆綁物、支撐物及填充物等;爆炸殘留物是指現場上肉眼看不見的炸藥原形物和分解產物,通過提取檢測,可以確認殘留物存在與否及它們是何種物質的原形物和分解物,從而斷定作案人使用的炸藥種類。
另外,可以通過找到的爆炸遺留物、殘留物來復原爆炸裝置、分析炸藥種類、起爆方式、爆炸裝置制作的精良程度等;通過碎片的大小、拋出遠近,分布情況等,分析炸藥的猛烈程度、炸藥量等。比較有效的尋找方法是排成橫隊,同步向前搜索或分片重點尋找。以炸點為中心分塊,坐標式分割,逐塊搜索并記錄。這樣做的好處是快速處置后可以把整個現場整體移走,然后到合適的地方再還原現場。這種方法尤其適合在公路,道路等人流比較密集的地方發生的爆炸案。
同時,爆炸時爆炸遺留物的拋出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尋找的時候可以根據拋出的規律特點來尋找和發現。爆炸遺留物的拋出規律:(1)炸點處的物體,爆炸后以炸點為中心,呈球狀輻射拋出;(2)炸點附近的物體,爆炸后現場位置與原始位置在炸點的同側;(3)相同質量的物體,離炸點越近,拋出得越遠;(4)與炸點同等距離的物體,中等質量的物體拋得最遠,較輕的和較重的則拋得比較近。
2.3 爆炸殘留物的提取
炸藥爆炸后,殘留物分布在炸坑及周圍一定距離上,殘留物以極細微的顆粒狀混雜在現場的泥土或粘附在現場的其他物品上,易受風吹雨淋,改變原始分布狀態,應迅速提取。通過提取送檢,可以檢測炸藥的種類、炸藥量的多少等。
爆炸塵土系列檢材的提取,應根據風向和現場環境情況,從炸點開始,按一定間隔,向某一方向等面積采集表面浮土。提取距離的間隔和遠近,則應視炸藥量的多少而定。炸點處檢材的提取,應先將回填土取出包裝,再刮取坑壁上的土包裝送檢。同時,還應提取空白塵土檢材,也就是在距爆炸現場較遠、未受爆炸殘留物污染、且與現場塵土性質相似的塵土作為空白樣品,以此與現場采集的試樣作空白對照,來排除自然界中存在著的與爆炸現場待測物質相同的微量成分。提取時,將提取的檢材分別裝入塑料袋,標明序號及取樣的地點(距離炸點)、面積等。采集每處檢材的工具必須干凈,也就是已用工具必須經過清理后才可取另一處的檢材。同時,提取時不要破壞現場其他痕跡。另外,還應特別注意采集煙熏痕檢材、炸藥包裝物檢材及死傷者的衣物,因為爆炸瞬間,由于炸藥包裝物緊貼炸藥,在它上面往往附著一些未反應的炸藥原形物,而距離炸點比較近的死傷者,在爆炸瞬間殘留物也會附著在他們的衣物上,所以在勘查中要注意提取。
3 爆炸案件現場的分析判斷
3.1 炸藥種類的分析判斷
(1)從爆炸現象初步判斷炸藥種類。在爆炸現場,迅速地確定炸藥的種類對于偵查工作的展開十分重要。炸藥的種類很多,但每一種炸藥爆炸形成的爆炸現象、特征均不一樣,通過現場訪問和初步地觀察,了解爆炸時現場出現的一些現象和特征,如煙霧的顏色、聞到的氣味,聽到的響聲、現場遺留物的情況來初步地判斷可能的炸藥種類。②如常用TNT炸藥爆炸時,產生棕紅色火光,冒黑煙,煙痕為碳黑色,有苦味;由于能量比較大,不燃燒,直接產生爆轟,爆溫非常高,有金屬熔融現象,且拋出物碎片很小。硝銨類炸藥爆炸時產生白色火光,炸點附近有灰白色煙塵,響聲沉悶不刺耳,氣味為澀味,因為爆溫不是特別高,因而金屬熔融現象不明顯,拋出物的碎片相對較小。黑火藥爆炸時,響聲小于TNT和硝銨類炸藥,發出白色火光,產生紅色火焰,有臭雞蛋氣味,即硫化氫的味道,有炸點但不明顯。氯酸鉀炸藥爆炸時,產生紫色光,冒白煙,發出的聲響類似于黑火藥。
(2)通過檢測爆炸殘留物確認炸藥種類。通過送檢現場提取的系列塵土、空白塵土、炸藥包裝物、死傷者衣物等處吸附的爆炸殘留物,經理化檢驗進一步確認。可通過化學分析、薄層分析、氣相色譜分析等方法,確認殘留物存在與否,及它們是何種物質的原形物和分解物,從而斷定作案人使用的炸藥種類。
3.2 炸藥量的分析判斷
炸藥量的分析判斷,可根據以下幾種方法進行:一是根據炸藥盛裝物的體積來估算,質量等于體積乘以密度。二是根據沖擊波的超壓,通過測量離炸點一定距離的房子玻璃的破碎情況,來推算炸藥量。三是根據炸坑痕跡的幾何尺寸來計算。四是根據人體炸碎傷半徑來估算,這個適用于炸藥綁在身上的情況。其中后三種方法計算過程和參數確定較復雜,都是通過爆炸實驗得出來的。在實際運用時,特別是案情較為緊急的情況下,可采用現場爆炸實驗或經驗對比判斷法來估算炸藥量。在運用時應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注意分析對比炸藥安放位置;二是注意分析對比物體被破壞程度及自身結構;三是注意分析對比人員傷亡情況。多對比幾個案例,通過多分析,可達到既快又準確地判斷炸藥量的目的。
3.3 引爆方式的分析判斷
引爆方式通常包括直接點火式、機械撞擊式、化學腐蝕式、電引爆式等。如果在現場勘查的時候,發現導火索或引火線,可以推測是點火式引爆。如果發現雷管腳線,很可能就是電引爆式,就應該有電路,電引爆有可能是定時的,也可能是遙控的,如果找到鬧鐘的殘片,包括旋鈕、發條、金屬外殼等殘片,可以推測是定時起爆;如果找到電路板、電池、電瓶等碎片,很可能是遙控起爆。根據現場勘查得到的這些東西來判斷引爆的方式,對于分析爆炸發生時作案人所處的位置很關鍵。因為如果是定時的話,可以預先設置,所以爆炸的時候,犯罪分子很可能不在現場;而點火的話,犯罪分子肯定就在現場,而且死者或傷者中很可能就有作案者;遙控引爆的話,由于受遙控距離的限制,通常犯罪分子離現場也一定不遠。
3.4 嫌疑人的刻畫和排查
最后,我們可以通過現場訪問、監控錄像、現場勘查的情況,綜合地來刻畫和排查犯罪嫌疑人。一是通過炸藥的來源途徑來排查;二是通過爆炸裝置的制作情況來刻畫嫌疑人;三是通過引爆方式的不同來排查;四是從與被炸目標的關系上來排查。
總之,爆炸案件的現場勘查和分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不同于傳統的盜竊兇殺案現場。由于爆炸的破壞作用,一些傳統的手印足跡等痕跡物證在現場很難找到,但卻遺留了大量的與爆炸有關的痕跡物證,我們在勘查現場的時候,一定要抓住爆炸案件的特點規律,有針對性地去尋找和發現有價值的痕跡物證,為偵查破案提供線索和方向。
注釋
① 孫光.爆炸現場分析要點及其判定依據[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1(1).
② 瞿誼等.爆炸案的現場勘查及法醫學鑒定[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