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苑 袁炎林
摘 要:在高校校園文化受到不同程度沖擊的今天,高校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科學、系統地建設校園文化,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從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校園文化品牌之間的內在聯系出發,論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為研究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建設思路。
關鍵詞:社會主義;引領作用;載體;三觀
在知識經濟快速發展、文化多元交織、信息傳播迅速等多種因素影響的今天,高校校園文化正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大學生的價值觀、思維模式、行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受到影響。因此,高校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科學、系統地建設校園文化,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筆者認為,高校應該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培育有特色、高品質的大學校園文化品牌為依托,進一步創造良好的高校文化環境,這對提升高校內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途徑。
一、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校園文化品牌理論釋義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價值體系是指主體以其需求系統為基礎,對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進行整合而形成的觀念形態,集中體現了主體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國整體社會價值體系中發揮著核心主導作用,其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它從指導思想、理想信念、價值取向、道德規范以及行為方式等方面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
2.高校校園文化與高校校園文化品牌
高校校園文化是高等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過程中全體師生共同積累和創造并逐步形成一定特性的集教育理念、教學科研、管理機制、辦學質量、課外活動、校園環境等多種因素于一體的群體文化,它反映了高校和師生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高校校園文化包括校園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
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是指由高校通過多年的培育、創建,具有較好的社會影響,能突出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精髓。校園文化品牌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面旗幟,它不僅對學校的文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全社會文化建設也具有導向、引領作用。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校園文化品牌的內在關系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我們的價值體系必須以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系為核心,因此,當代高校所要建設的校園文化,應是反映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服務的社會主義性質的文化。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核心
在高校校園里,高校通過傳授專業知識來武裝學生的頭腦,但浸潤學生心靈或是影響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則是高校先進、優秀的校園文化。因此,面對多元化社會文化影響而呈現的誠信缺失、價值扭曲等現象,就要求在高校校園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建設中,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放在核心地位,以大學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為載體,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磨煉和培育學生的意志和品質,引導大學生把共同理想與個人理想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養學生愛黨愛國、勤勞勇敢、敢于創新的精神,并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落實到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中,引導大學生真正領會社會主義道德價值標準和道德價值取向。
2.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載體
高校的校園文化始終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教育的形式、途徑、方法是多樣的,但卻離不開校園文化這個載體。首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大學生的自覺追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通過校園文化的載體來表現。其次,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自身的自覺和環境的陶冶。發揮主體能動性和充分利用情境暗示性是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方式,而校園文化正是這兩種方式的最佳結合。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傳播載體,校園文化包含課內和課外兩種形式。課內主要是通過“兩課”以及形勢與政策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論課向學生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課外主要通過開展精神文化活動與物質文化建設來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例如“青馬班”、文化素質講座等,以及通過宣傳欄、人文景觀等物質文化載體的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內容通過不同的形式和途徑表現出來。由此可見,校園文化是高校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
3.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內在要求。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籌和囊括了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內容和目標;其次,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均融合在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本質、任務、內容、目標等當中,并在其中得到集中的體現和反映。在一定意義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是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內容,也是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目標。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在具體實踐中,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一方面,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全過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和深化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內涵;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創新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載體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廣大學生的自覺追求。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必要性
“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汲取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指明了發展的方向,具有很強的文化主導功能。在新的歷史時期,只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才能更好地培育和建設展現學校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最終實現人才的培養目標。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是高校維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根本
我國社會正在經歷著深刻的社會轉型和變革,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對高校師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等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使大學生在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上日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在這樣紛繁復雜的社會文化條件下,作為校內外具有較好社會影響,能突出學校辦學特色與文化內涵的校園文化精髓,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更應該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校園文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形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格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指導,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激勵廣大師生在實際學習工作中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奮發向上,使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通過潛移默化的思想影響和文化陶冶,逐漸成為廣大師生的主導意識和精神支柱,從而穩固了高校社會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文化品牌建設,是推動高校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
堅持用校園文化品牌所蘊涵的理想信念、大學精神、道德規范等文化因素引導廣大師生自覺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當中,是高校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學校從辦學理念、發展規劃、管理機制等各方面統籌考慮高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形成先進的辦學理念、科學的管理機制、良好的育人環境,從而幫助高校有效地解決規模與質量、結構與效益之間存在的矛盾,促進自身的協調發展;幫助高校發現并解決廣大師生生活、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幫助高校從大局出發,科學統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飛.文化的力量[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2]宮志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陳云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01):36-38.
[4]黃進.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引領[J].江蘇高教,2011(04):122-124.
[5]盧景輝,高云堅.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高教探索,2007(06):92-93.
[6]榮建平.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科學之友:中,2010(08):111-112.
[7]袁應柏.高校校園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27(12):95-97.
[8]樂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39):154-15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