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豐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地道正確的語言知識,而且應結合所教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融思想教育于文化科學知識之中,做到既教書又育人。英語教學由于受到課程特性影響更加適合德育滲透,德育滲透不僅不會降低英語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而且對教學與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作為英語教師,應加強對德育滲透的認知度,明確德育的重要性與作用,因此我認為,在英語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德育滲透:
一、利用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
英語教材的課文內容滲透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能否充分利用教材進行德育滲透,主要靠教師深入鉆研教材,認真挖掘教材潛在的德育因素,通過融合滲透,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寓德于教之中,做到既遵循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則,又符合英語教學規律。新版英語教材所涉及的題材比較廣泛,如:自然災害、人際關系等,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具有時代感、思想性、知識性和真實性,便于把德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閃光點”,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八年級下冊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是通過談論未來理想中的職業引出 be going to 結構表示將來的用法。為此,在掌握了本單元的詞匯,句型結構操練完后,可讓學生互問互答,講述各自將來想從事的職業,興趣相投者更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隨后我分別叫了幾位學生說說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學生大多選擇了電腦編程人員、科學家、鋼琴家等職業,這時有人說出了廚師、公交車司機這樣的職業,同學中有人發出了偷笑聲,似乎這些工作是不體面的,而說出從事這些職業的學生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針對這一現象,我感到了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我們愛國敬業,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都要尊重和熱愛,這樣才能在本職工作中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才是真正愛國的體現。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如果都不愿意從事這些默默無聞但是樸實而重要的工作,愛國又從何談起呢?在進行了干一行、學一行、愛一行的思想教育的同時,我還列舉了在普通工作崗位做出不平凡事跡的事例,使他們端正了認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第二課堂進行德育滲透
除了課文內容的德育滲透,課外活動也是英語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是培養和發揮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中所認知的道理、激發的情趣最終應轉化為道德行為。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決定了要在語境中、在活動中、在模擬交際中學習英語,感受語言。為此,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式,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斷擴大德育滲透范圍。如,日記薦評、辦英語小報能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個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成功意識;介紹西方文化常識和背景知識,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對外開放意識;根據課文內容編排的小品,學生能積極投入熱情,展示自我,增強集體榮譽感;新年或者節假日鼓勵他們自己制作卡片并配上簡潔的英文祝福,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結同學、尊敬老師的美德,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珍惜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的美好情操。隨著硬件設施的完善,我校每個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我經常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水平,播放一些淺顯易懂的視頻或者動畫片,這樣使學生既能充分認識和了解英語文化,又能學習地道的英語發音,陶冶情操。
三、通過師德、師風滲透德育
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不僅在于教材,還在于教者思想行為的影響和感化。教師是課堂德育的實施者,他們的世界觀、情感、品行及教態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應具備正確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在課堂管理和與學生的日常接觸中,應針對學生表現進行隨機教育,以自己的儀表態度、言談舉止和處世待人發揮表率作用。教師的師德、情操教學素質、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隱形教育的影響,是保證德育功能發揮的重要前提。我們要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貫穿整個教育過程,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樂于交往,平等對待,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建立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用師愛包圍,使學生能積極接受、尊師信道、愛教師、愛學科。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事業心、責任感、極大的熱情、廣博的知識、高超的藝術以及過硬的教學本領和基本功,才能使教書育人達到最佳的統一,使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滲透只是手段,教育和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才是目的,只有找到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的最佳方案,使英語教學既傳授教材知識,又成功滲透德育內容,達到英語教學與思想品德水乳交融的雙重收獲,才能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適應日益發展的社會需要。
參考文獻:
吳小網.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下,2011(0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