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曼霞+毛志+張紅剛+謝果珍 劉向前
摘要 為了使中醫藥高等教育與中醫藥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相適應,中藥學、藥物制劑、制藥工程和中藥資源等中藥類專業必須在“中藥質量控管理”課程體系的教學方面做出相應改革。針對中藥類的四個本科專業,在構建“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方面改革研究。為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 中藥類專業 質量控制管理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8.029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Reflection 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urse System
LU Manxia[1], MAO Zhi[2], ZHANG Honggang[1], XIE Guozhen[1], LIU Xiangqian[1]
([1]School of Pharmacy,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083;
[2]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3)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studied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w, the actual state and social need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l moderniza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reflection 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urse system was discussed. Then the human resour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ll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course system
近年來我國中藥產業不斷發展,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項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戰略性產業。但是,我國中藥的質量標準體系不夠完善,中藥質量控制管理方面的人力資源匱乏,缺乏國際競爭力。因此,中藥現代化的根本任務是制訂和完善現代中藥質量標準和管理規范。建立和完善中藥種植(養殖)、生產、銷售的標準和規范,即落實GAP,GEP,GMP和GSP保證中藥產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①并且我國目前需要一大批熟悉中藥從種植選材到銷售各環節都按國際質量標準執行的中藥類應用型通才,才能保證生產出從源頭到售后都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中藥產品,才能參與國際競爭。因此,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藥領域的各行各業迫切需要引進各類復合型新型中藥人才。然而,目前中醫藥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相協調,中藥學、藥物制劑、制藥工程和中藥資源等中藥類專業在“中藥質量控管理課程體系”模塊的教學方面相對薄弱。現在醫藥院校中,不少中醫藥院校中藥類專業多偏重于中醫特色人才的培養,對于中藥現代化建設,尤其是在“中藥質量控制管理”的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呈現一定的空白。而西醫藥院校如中南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雖設有藥學專業,又往往側重于化學藥物的教學,直接影響了中藥人才能力的培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七條:國家按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高等學校的實際,推進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資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效益。中醫藥類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也應按照中藥現代化建設需要而做出相應的改革,這就要求中醫藥院校加強中藥類本科專業“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教學模塊的建設。根據中醫藥類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應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按以下方案構建高等院校中藥類專業本科生“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的教學模塊。
1 修訂教學計劃,強化專業溝通
整合優勢學科的師資資源,修訂中藥類本科專業培養計劃,修訂構建課題研究所涉及的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選定或編寫合適的教材。
打破四個專業由各自的專業教研室相對獨立承擔課程的教學模式壁壘,整合優勢學科的師資資源;同時修訂中藥類本科專業培養計劃,修訂構建“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模塊所涉及的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選定或編寫適合的教材。克服傳統學科教學相對孤立的教學模式弊端,做到學科內容與現代中藥控制管理技術相關聯。充分調動學生對中藥質量控制管理學習的積極性。解決本科培養中中藥質量控制管理模塊建設中涉及的系列課程包括培養要求、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教材選用或編寫等一系列問題。
(1)中藥學與中藥資源與開發本科專業修訂生藥學、藥用植物學和中藥資源化學的教學大綱及課件,選定或者編制中藥資源化學課程教材,在教學內容中增加中藥材栽培標準GAP管理的內容,培養能推廣中藥材的規范化種植,發展標準化、區域化、規模化藥材種植的中藥資源開發人才。②
(2)藥物制劑本科專業修訂中藥藥劑學、藥物制劑車間與設備設計課程的教學大綱及課件,以為培養精通藥物制劑、生產工藝質量控制人才作為評價標準。
(3)制藥工程本科專業修訂中藥制藥工程原理課程的教學大綱及課件,在中藥提取、濃縮、層析、萃取、結晶、過濾、干燥等過程單元操作教學內容中增加GEP標準制定和培訓內容。并且修訂制藥工藝學、制藥設備與車間設計課程教學大綱及課件,加強GMP課程與制藥工藝學、制藥設備與車間設計課程的銜接。
(4)中藥類本科專業修訂藥品營銷課程的教學大綱及課件,在教學內容中增加GSP管理規范實踐內容。
2 加強“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教學模塊的平臺建設
搭建依托于技能實驗中心、藥用植物園、模擬藥廠和模擬藥房的校內教學模塊平臺;同時建立校企合作平臺,③在中藥企業作GMP管理設計的實戰訓練。解決在實踐學習中藥栽培標準、中藥材質量標準、中藥飲片質量標準、生產過程的在線控制、中間品的質量控制標準和成品的質量標準時一系列關于校企平臺建設的關鍵問題。
(1)校內資源優化利用,教學模塊的校內平臺建設。④搭建依托于技能實驗中心、藥用植物園、模擬藥廠和模擬藥房的校內教學模塊平臺。修訂這三大平臺的管理和運行機制,使藥用植物園與GAP標準訓練課程、模擬藥廠與GMP標準訓練課程、模擬藥房與GSP標準訓練課程有機結合。
(2)加強對外交流,拓寬企業平臺。開展校企聯合,在中藥材種植園基地開展GAP實訓,在中藥飲片廠、中藥提取車間、中藥制劑車間有效地開展GEP、GMP標準建立和管理的實際應用型訓練。⑤
3 課程體系與平臺有機結合,并及時修訂,同時建立相應的評價系統
經多方配合教學模塊整體運行,并及時應對運行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提出相應的修正案。使該課題研究成果更適應本科教學的培養模式,并建立該模塊的運行評價系統。
(1)藥用植物園與GAP標準訓練課程、模擬藥廠與GMP標準訓練課程、模擬藥房與GSP標準訓練課程有機的結合。將已修訂教學計劃的課程在教學模塊的平臺上試運行。如生藥學、藥用植物學和中藥資源化學的中藥材栽培標準GAP管理的內容在藥用植物園中實踐,同時開設中藥栽培基地GAP實訓;中藥制藥工程原理、中藥藥劑學、藥物制劑車間與設備設計、制藥工藝學和制藥設備與車間設計等課程在模擬藥廠的制劑車間開展GMP管理實踐,GSP藥品銷售管理標準在模擬藥房中培訓。同時可以在企業平臺的中藥制劑車間開展GMP實訓。
(2)針對“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教學模塊在校內外平臺上運行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及時提出,并經課題研究專家組反復討論和調研后及時作出修正案。從而保證基于“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教學模塊的順利運行。
(3)在教學模塊順利運行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教學成果評價指標系統。在中藥現代化建設對于中藥質量控制管理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緊扣中醫藥行業需求,建立多維的中藥質量管理模塊課程體系平臺運作機制,提高學生適應企業的應用創新能力。同時有效利用學校現有資源,使藥用植物園與GAP標準訓練課程、模擬藥廠與GMP標準訓練課程、模擬藥房與GSP標準訓練課程有機結合。增強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通過校企合作平臺的建設和運作,增加學生與企業的溝通和了解,增加學生的就業渠道和提高學生就業率,同時幫助企業選擇人才、培養企業需求的人才。在健全的高等院校中藥類專業本科生“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下,培養出一批中藥質量控管理技術帶頭人、高級生產管理和經營人才、國際貿易人才、實用技術人才及復合型人才。從而補充中藥質量控制管理方面的人力資源的市場需求。
4 結語
綜上所述,以“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為核心,基于校企合作平臺以及實驗中心、藥用植物園、模擬藥廠和模擬藥房等校內實踐教學平臺,使各中藥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為適應醫藥工業發展的培養模式。構建中藥類本科專業“中藥質量控制管理”課程體系是中藥類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由此帶動專業建設引導課程改革。在國家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大背景下中醫藥院校必須堅持以醫藥事業發展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強化實踐意識和特色創新提升教育質量和服務能力要緊密圍繞中醫藥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為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通訊作者:劉向前
基金項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 13-205)
注釋
① 魯曼霞,劉向前.中藥專業大學生應如何為職業生涯做準備[J].藥學教育,2010.26(5):37-39.
② 王紅霞,鄭巖,陳隨清.中藥鑒定學和藥用植物學課程評價機制探討[J].藥學教育,2014.30(6):49-51.
③ 代國忠,劉愛華,蔣曉曙等.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產學研合作教育研究與實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3):117-118.
④ 劉李,繆明星,劉曉東等.基于創新能力提升的藥學開放性實驗教學平臺研究[J].藥學教育,2014.30(6):62-65.
⑤ 王澤,王志祥.GMP生產車間實訓中的互動式教學[J].藥學教育,2005.21(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