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群
摘 要:隨著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沖突不斷,在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之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局部戰爭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世界仍然很不安寧。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學校,必然要為新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輸送人才的準備。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國防意識,從小樹立青少年報效祖國的意識,培養保衛祖國的強大后備軍,是中小學義不容不辭的責任。
關鍵詞:中學生,素質教育,國防教育
現階段,各中學都提倡素質教育,如何把素質教育與國防教育融為一體,在教育傳授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的開展國防教育,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1 目前在中學實行國防教育存在的缺陷
中學生國防教育對中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國中學生國防教育的實行存有不少問題,制約了國防教育之于素質教育所具有的功能的發揮。當前我國中學生國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對國防教育的目的認識不全面、不準確。在中學生國防教育的目的方面,有的將中學生國防教育的目的誤解為培養中學生遵章守紀的意識和堅忍不拔的意志,不重視其對國防事業的重要價值。有的將中學生國防教育僅僅看作一門入學教育課,認為這僅僅是一項程序,但不關心這門課要實現的目的。有的將中學生國防教育看成他們的附加工作,增加他們的工作量,成為他們負擔。更有甚者將中學生國防教育當作產生經濟效益的工具,以學生參加軍事訓練為借口,收取學生費用,牟取經濟利潤。
(二)開展國防教育的組織機構和體制不健全。從國家行政機構來看,目前僅在教育部設有國防教育辦公室,還未建立全國學校國防教育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雖然都建立了國防教育委員會或國防教育領導小組,設立了國防教育辦公室,配備了國防教育專職干部,但還沒有一個省級地方設置專管學校國防教育的機構。另一方面,學校對國防教育缺乏統籌安排,沒有專人負責,一般都是由學校的某個或某幾個領導兼管中學生國防教育。
2 中學生國防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中學生國防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之間會形成相互影響的關系,從而構成一個復雜難解的問題系統,這些系統性的問題影響了國防教育對于提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功能的發揮。
(一)重視經濟建設而忽略國防建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建設力度的加大,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但毋庸諱言,也有許多公民對國防教育的認識存在許許多多的誤區與偏差,究其根源,主要有三點:一是沒有認清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辯證關系。有的認為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經濟,搞活經濟,才能出效益出政績。二是對國防教育意義沒有足夠的認識。有的認為國防教育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不能帶來 “經濟效益”,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三是對開展國防教育缺乏經驗。處在和平年代,國防意識熏陶不夠,造成國防觀念淡化,因而在行動上表現出對國防教育的麻痹思想,參與意識弱化。
(二)應試教育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目前中學生教育的考核形式仍然是各種針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的考試,尤其是大多數學生要通過中考或高考才能接受更高等級的教育。時至今日,我國中學生教育仍是應試教育為主導,在應試教育的慣性下運行;雖然素質教育也在發展,但我國中學生教育處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渡時期,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并行與并舉的局面。現實中難以避免的應試升學現象,這既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社會壓力。不僅迫使學生努力學習拿高分,而且也迫使學校、老師為辦學競爭而千方百計地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提高升學率,贏得競爭。
3 在中學階段貫徹國防教育的重要作用
國防教育作為國防領域里的教育現象,它包括國防思想和觀念的教育、國防知識的教育、軍事技能的教育和行為養成的教育。在國家高度弘揚素質教育理念下,加強中學生國防教育對于其綜合素質的提供和國家素質教育方略的實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或增強中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平年代,中學生未曾經歷戰爭,對戰爭的概念及戰爭的殘酷性模糊且陌生。對他們進行國防教育,有利于培養他們的憂患意識、國防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現階段,各中學開展國防教育主要形式是以學生參加軍事訓練為主,通過參加隊列會演、拉歌比賽、內務評比等活動,讓學生可以切身體會到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以集體為重,個人只有服從集體或在集體的支持下才能發揮作用的集體主義內涵,深刻體會到集體的重要性,認識到思想統一和步調一致的深刻含義,只有個人利益融入集體利益,行動協調,團結一致,才能取得勝利。
(二)有利于增強中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從家庭進入到學校,如何溶入到這個大集體來,對許多學生來說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學生進入一個新環境往往帶來了隨意散漫的習性。但通過開展軍事訓練,教官通過言傳身教,把軍隊鐵的紀律、過硬的素質和英勇頑強的作風融入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紀律觀念、堅定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再加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校紀校規教育,同學們意識到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逐漸實現由他律到自律的轉變;實現由個人主義、強調自我到集體化顧及整體的轉變;實現生活作風自由散漫到有組織有紀律的轉變。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造強健的體魄。在國防教育的實踐中,沒有良好的身體狀態,軍事技能無法實施,軍事體育無法開展。學生們在教官和指導員的帶領下,在“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精神鼓舞下,通過隊列、體能訓練、射擊等科目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基本的軍事技能,而且還極大地鍛煉和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及堅強的毅力。
4 解決中學生國防教育問題的對策建議
我國中學生國防教育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其應有功能的發揮,問題的解決還要從原因分析中尋找靈感,特別是近幾年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糾紛紛紛引爆,更要加強國防建設,重視國防教育,同時也要堅持素質教育的價值理念和行動方略,使中學生應試教育的局面能根本改觀。具體而言,有以下對策建議可供參考:
(一)改革中學生國防教育的組織領導體制。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學生國防教育工作,深刻認識到組織中學生軍訓是全國國防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自覺將學生軍訓工作與教學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生國防教育工作作為提升素質教育的有效環節。
(二)加強對學校國防教育的資源投入。“保障有力”是軍隊建設“五句話”總要求中的重要內容。同樣,抓好中學生國防教育工作,也離不開強有力的資源保障做支撐。一是搞好經費保障。各級地方政府財政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足額撥付學生國防教育經費,確保國防教育工作順利進行。二是搞好訓練器材保障。駐地各軍事部門要大力支持中學生國防教育工作,提供器材上的便利。
(三)豐富中學生國防教育內容。從整體上講,中學生國防教育的內容可分為三大模塊:軍事技能訓練、軍事理論學習、國防思想灌輸。首先,軍事技能訓練仍然是中學生國防教育的基本內容,不僅要拓寬軍事技能訓練的寬度,還要加強訓練的深度、難度。在進行軍事技能訓練時,不僅要結合學生自身的身體和心理特點,還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增加訓練科目和體能訓練,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其次,將一些基本的軍事知識融入中學生國防教育中,信息化戰爭和信息化軍隊建設等相關知識要穿插在國防教育當中去。
總之,通過國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克服極端個人主義;國防教育可以強化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克服自由散漫習氣,培養團結互助觀念,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通過國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還能提高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形成健全的人格,通過國防教育,把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緊密結合,對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增長知識才干、提高智力素質等,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