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燃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點的復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礙、避免文化沖突,是國際商務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加強商務文化意識的培養已被提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論述了,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導致文化差異的因素;西方文化對商務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西方文化與商務英語學習的關系;為什么要了解西方文化。
關鍵詞:商務英語;西方文化;差異
1 引言
商務英語是以適應職場生活的語言要求為目的,內容涉及到商務活動的方方面面。商務英語課程不只是簡單地對學員的英文水平、能力的提高,它更多地是向學員傳授一種西方的企業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國人打交道,如何和他們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們的生活習慣等,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
商務英語應當是在深厚的英語基礎上,再強調商務。戴爾把中國人的英語學習分為“背誦階段”和“習慣階段”,目前絕大多數學習者處在背誦階段,還沒有達到習慣階段,無法實現“習慣性而非背誦性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這里所說的“習慣”,并不是說,你掌握了多少的詞匯量,而是你能否做到脫口而出。在具備了這樣的“習慣”以后,就可以通過商務英語的學習,就可以用專業的商務語言進行商務工作了。
商務英語的教學還是以語言為主。因為來這里學習的學員?本身就具有商務背景。教授給學員是如何在商務領域中運用英語是教學目的,教給學員在商務活動中必備的英語詞匯、在合同、談判、信函等商務環節的英語運用技巧等。
“商務英語”是商務和英語的結合,在“英語”和“商務”兩個內容上權重是這樣的。英語占大約40%。在這里,英語的語言水平是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解決的是學員的語言水平問題。幫助學員切實地提高英語水平。
商務英語的課程在提高學員水平的基礎上,進行商務方面的培訓。其中包括今后工作中即將遇到的不同場景,如何和外國人合作、外國人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們的生活習慣等。商務英語翻譯是在持不同語言的人們之間進行商業交流的交際過程和交際工具。忠實性是所有英語翻譯中最基本的指導原則,特別是對于商務英語來說,準確地理解和翻譯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商務英語詞句,對不同文化的商務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文化在翻譯中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文化傳統,因此,從事國際商務的翻譯人員必須了解掌握本國與異國的民族文化差異,并設法使這些差異在傳譯過程中消失,同時在譯入語中找到準確的詞語,使異國文化在譯入語中再現。
2 西方文化對商務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商務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懂國際商務規則、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點的復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礙、避免文化沖突,是國際商務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加強商務文化意識的培養已被提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商務活動中常見的商務文化沖突及分析當前我國的商務英語教學基本都依照“英語+商務”的模式進行。這種單一教學模式使學生誤以為會說英語,懂得商務知識就能順利進行商
務活動,造成跨文化交際意識缺乏,更談不上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了。不少成績優秀的學生畢業踏入工作深感交流的困難,事實上, 主要是文化能力欠缺。因為在具體的交際實踐中,他們會不自覺地借助母語的語言規則,交際習慣,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來表達思想,與不同的文化因素發生交叉與碰撞,于是產生誤解和沖突,一位學者國外友人舉辦的招待會上交際失敗的例子。宴會上,中國學者(C)見到一位美國教授(A)從自己皮包里面取出餐巾紙給他用,便有了下面一番對話。C:they are so beautiful,arent they?A:They really are.I bought them in New York.C:Well,well.We dont have to use them.You may save them foryour important guests.A:What do you mean?Dont you think you are my important guest?在中國人心目中,一旦對方為自己所接納,友誼的方式往往是視對方為“自己人”,在交往中,無須過于客氣。對話中的C本來想表達接受款待時的謙虛,言外之意是“既然我們是很好的朋友,您也就無須用如此好的餐巾紙來給我用,不如留作它用”。C所說的important guest指關系疏遠而需要講究禮節的客人。C間接的客套出發點是為了加強友誼,而結果卻截然相反。在美國友人眼里,C好像不是important guest。結果,雙方的臉面都受到不應有的傷害,這是C萬萬沒有料到的。
3 導致文化差異的因素
3.1.中西方文化意象的不同對翻譯的影響
文化意象是凝聚在各個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中的結晶。在中國文化中“龍”備受推崇,與龜、鳳、麒麟合稱四錄,龍代表帝王,象征吉利的動物,如:“龍眼識珠,鳳眼識宅”、“龍投大海,虎奔高山”。西方人卻認為dragon(龍)是邪惡的象征,認為龍是兇殘肆虐人的動物,應予消滅。龍被稱為怪物,惡龍。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語國家人中所引起的聯想與中國人的“龍”完全不同,所以,翻譯時就要特別小心。東亞韓國、中國臺灣 、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四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被西方人稱為“亞洲四小龍”,將其翻譯成英語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當。有人建議翻譯成Four Asian Tigers,這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文化信息的對等,因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種強悍的動物,至少不會讓人聯想到某種可怕的動物。
3.2.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對翻譯的影響
英語中出現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圣經》在整個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與之相應的是在我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佛教文化。兩種文化在思維習慣上、語言表達形式上,詞匯意象和含義上,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故翻譯時特別要引起注意。例如Hawkes把《紅樓夢》中的“阿彌陀佛”竟然譯成”God bless my soul”,把上帝拿來代替佛教的無量壽佛,這很可能讓西方人以為中國人也信奉上帝。這樣的譯文大大地削減了中國文化內涵。
3.3.語言表達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不同的語言有自己的表達習慣和各自的詞匯體系,相互之間并非一一對應關系。如漢語中的“三角債”,若商務英語翻譯成“Triangle debt”,外方會不知所云,因為英語中經常用“chain debt”來表達此意。再如商務英語翻譯“文物保護單位”這個詞組,如把它譯成“a cultural unit”,英語國家的人會把其理解成“一個文化單位”,這就是由于把漢、英詞語一一對應造成的語用失誤,正確譯法應當是“a historicrelic”。
3.4.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中國文化以人文為中心,是一種人本文化,即以人為中心來觀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思維方式。西方文化則以物本為主體,以自然為本位。比較偏重于對客體的研究和觀察,習慣于本體思維的中國人,在描述或記錄動作或事件發生或演變的過程時,觀察或敘述的視點往往落在動作的發出者,并以動作的發出者作為句子的主語,因此,漢語中主動語態使用頻繁,而習慣于客體思維的西方人卻常把觀察或敘述的視點放在行為,動作的結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為句子的主語,因此英語中被動語態使用廣泛,翻譯時,應該根據語義邏輯改換或增添句子的主語,相應調整句子語態,以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如: (他們) 結婚六年沒有兒子,然而妻子卻出人意料地給丈夫生了一對雙胞胎。
4 西方文化與商務英語學習的關系
4.1 西方文化與商務英語學習的關系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和封閉的,而總是要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這種交流對各國的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我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接觸也日趨頻繁。我們對于世界各國文化的了解,將有助于各國人民之間達到真正的溝通。對于跨文化能力的掌握,可幫助人們預見和解決交際中出現的問題。因此,了解西方的文化及其風土人情對于英語專業尤其是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提高跨文化間的交際能力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由此我們不難知道文化與商務英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商務英語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跨文化交際,就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通過對西方文化的了解,能夠了解商務交流中的禮節和技巧,建立有效的溝通;掌握在處理跨文化交際中一些微妙問題時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技巧。
一般而言,一名講外語的人,他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并不一定完全等值的。一個人的外語掌握得越好,對方對其文化知識的期望也就越高,對方往往會以為他一定也掌握了有關文化的背景知識,并有能力相應地調節自己的交際行為。然而,兩者之間并不一定存在著直接的關聯。有的人盡管擁有豐富的有關他方文化的知識,對他方文化的語言卻知之甚少。更常見的則是,有的人雖然很好地掌握了一門外語,但對他方的國家、風俗和文化卻只有模糊的了解。此外,文化因素導致的誤解對人際關系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往往比純粹由語言造成的誤解大得多。
學習西方文化與商務英語的應用密不可分。這是因為英語不僅是一種語言工具,更是一種交際能力,尤其是商務英語。如何應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就顯得尤為重要。從這個意義出發,將西方文化的學習同商務英語的學習融為一體,更適合于交際能力的培養。
4.2 為什么要了解西方文化
4.2.1要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和風土人情才能使交際有效。
下面我們舉一個例子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 (杰克做這種工作沒有經驗)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沒有經驗",而不是"綠色的手"之意。England是個島國,船是重要交通工具,為保養船只,常用與海水一樣的綠色油漆來漆船。一個不熟練的油漆工,工作時常會雙手粘滿油漆。了解了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喻自明。 又如:Smith can do nothing in the company because he is just a small potato there. (史密斯在這家公司起不了什么作用,因為他在那里是個小人物)"a small potato"是"小人物"之意,而非"小土豆"的意思。只有了解西方文化,才會理解這種修辭的意義。
4.2.2 學習西方文化,用英語思維模式取代漢語思維模式
我們往往會逐字理解、對釋,這種一一對應的錯誤模式違反了英語表達規律。如:(錯)Today is very close.(今天天氣很悶)英語語法中表示天氣時間和距離,常用it做主語。(正)It is very close today.又如:(錯)Sorry: I forget my dictionary at home. (對不起,我把字典忘在家里了)這是按照漢語的字面意思來表達,動詞“forget“在表示"忘記帶某物"時,不與地點狀語連用。該句正確表達是“I left my dictionary at home”
4.2.3了解西方文化判斷哪些語言形式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
語言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用詞。要注意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使用適合上下文的詞,使思想連貫、內容完整。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國際間的商務交際日益頻繁, 越來越顯示出對多元文化理解的必要性和跨文化有效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和實施國際人才的培養戰略。全球化不斷加快的腳步向人們發出的挑戰是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如何進行有效的交際。有效交際能力意味著不僅要知道語言符號本身, 還要知道說什么、對誰說以及在各種場合怎樣說才合適。交際能力涉及到說話者所應有的、用來使用和理解語言形式的社會文化知識。要進行有效交際就必須具有較強的跨文化意識及敏感性。
5 結束語
真正英語學得好的人,都是對西方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和本質的認同的人。為了更好的學習商務英語,就需要我們多了解西方文化,增加我們的文化底蘊,對于商務英語的應用具有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文化即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4
[2]紀曉光.從中澳 文化差異看 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A].第七屆全國國際 商務英語研討會論文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