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燕 周杰 陸偉
摘 要 高校輔導員承擔著育人成才的重任,對高校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影響深遠。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輔導員工作經歷,以職業規劃教育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完成學業,真正實現有的放矢的學習模式,采用以實證調查為基礎,通過實驗法觀察在職業規劃教育下進行實驗組和對照組對比調查,探究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和學風建設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
關鍵詞 職業規劃教育 學風建設 大學生 實證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8.090
Wuhan H University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and Learning
Style Constructio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HU Xiaoyan, ZHOU Jie, LU Wei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Abstract: College counselors assume the important task of educating people taugh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and society and far-r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own work experience counselor, career-planning educ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there are plans to guide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ir studies, truly targeted learning model, using evidence-based survey, it was observed by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in the Career Educatio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mparative survey, explor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career planning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tmospher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words: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style construction; college student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1職業規劃教育的內涵和意義
1.1 關于職業規劃的界定
職業規劃(Career Planning),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簡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過程,它包括職業定位、目標設定、人生選擇、決策反饋、通道設計等內容。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主要由內外部雙重原因決定:在內部原因上,大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起主導作用;在外部原因上,社會發展特別是社會職業需要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1.2 職業規劃教育的意義
(1)發掘自我潛力,增強個人實力。大學是職業規劃的探索和準備階段,通過相關規劃,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身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以及發展潛力,完成規劃設計,將有助于提升其個人比較優勢和就業競爭力。(2)提高人生發展的預見性和自覺性。通過職業生涯教育的引導,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積極把握機會,凝聚合力,才能積聚能量努力奮斗。(3)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經過認識自我探索、認識外部工作世界、規劃設計、目標設立、具體實施、總結反饋等步驟,最終實現人職匹配,也利于增強大學生在校階段學習的內驅力,進而推動整體環境的良性運行。
2武漢H大學職業規劃教育與學風建設調研數據與結果分析
2.1 調研方法
本次調查對象涉及H大學全日制本科生,按照發放108份問卷調查為計劃參數進行普查,調查準備階段,已對班級學生人數和男女比例進行初步統計并認真核查,按照分層抽樣的方法進行跟蹤調查訪談分發,考慮到有同學中途退學或出國深造以及抽樣樣本覆蓋設計不同成績梯隊等具體情況,按照一定比例推算,我們將調查問卷最終數量確定為普查問卷105份,問卷調查分兩次進行,一次是2014年3月,另一次是2015年3月。
2.2 調研數據與結果分析
根據調查數據可知,H高校調查專業絕大多數學生對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有自己的想法,但僅有少數同學能夠真正將其確定為自身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發現有68.2%的大學生對自身職業生涯規劃有想法,但未形成系統,而這一部分學生在主觀上是需要也會配合參與完成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倘若加之一定的積極引導,明確目標和方向,一定會有更強的學習能量和動力。
由圖1和圖2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閱歷的深化,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越來越趨向明晰。在職業生發規劃現狀分析中,“完全沒有想法”和“可有可無”的同學所占比例已分別由一年前的15.1%下降到8.4%和10.1%。其中,有初步想法但未形成規劃的同學所占比例分別由78.2%下降至35.3%和54.4%,而這部分同學大部分都在過去的一年中逐漸明晰了自身發展方向,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圖1 實驗組職業生涯規劃現狀(2015.3)
圖2 參照組職業生涯規劃現狀(2015.3)
圖3 實驗組同學對班級學風較之一年前變化的看法
圖4 參照組同學對班級學風較之一年前變化的看法
由圖3和圖4可知,經過一年時間,該專業2個班級的同學對班級學風的認同成都較之一年前都有很大增強,分別有85.00%和79.18%的同學認為班級學風較之一年前有進步,這說明,高校大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長,距離畢業、擇業、就業的時間越來越短,社會危機感的加強,對知識的渴望和學習態度呈現較好方向的發展趨勢,該結論符合社會對大學生的評價和客觀常理。
3 新形勢下職業規劃教育與學風建設的互動關系分析
(1)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優良學風的形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優良學風的形成有一定的內部驅動作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旨在明確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未來發展方向,通過SWOT分析了解自身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熟悉工作世界和大學生所學專業的未來前景,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地人生定位,大學生可以增強學習的內部動力和奮斗合力,才能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引發“蝴蝶效應”,最終推動班級學風建設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
(2)優良學風的形成反作用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一旦確立,不是一成不變,更不是一勞永逸的靜態過程,它一定需要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優良學風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敦促其進一步努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對比探究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實現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愈加“合身”設計。
4 新形勢下以職業規劃為切入點促進優良學風形成的對策分析
4.1 大一:培養學生職業生涯設計意識
相關調查顯示,高考志愿階段,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開啟和關鍵階段,對生涯設計和選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高考志愿選擇盲目跟風熱門專業、一味追求就業、功利主義色彩濃厚等問題造成大學生難以從內外部世界全面規劃自身職業生涯。選擇以職業規劃為切入點促進學風建設正是基于此目的。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就開始引入職業生涯設計的基本概念和思維方式,引導學生明確自己興趣、特長、性格、能力、優缺點所在,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有初步的設想,自身專業的發展趨向,以其增強他們學習專業的自覺性。
4.2 大二: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
此階段職業規劃教育重心應趨向于引導學生明確自身需要和自身適合兩方面問題,即興趣和能力范疇,以此為基點,樹立符合自身條件的科學合理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等,并開始著手準備自身職業生涯設計。
(1)自我探索。通過科學的理論方式,學會分析認知自身的得失和優缺點,了解個人性格特征和興趣偏好,揚長避短,樹立長期職業奮斗目標。
(2)認識外部工作世界。深入了解專業就業方向和未來發展趨勢,親身實踐并認知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以及什么樣的人才適合社會發展,從中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調整今后的努力方向。
(3)培養良好職業意識。通過參加各項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鍛煉自身綜合能力和素質,在課余時間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競賽、培訓和學習等工作。同時增強英語口語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等公共社會能力,并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而“充電”。
4.3 三年級:對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調整性的引導
大三通常被看做是大學生涯的分水嶺。學生中有人開始為考研準備,有人開始為就業做準備,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時,應指出其本身的不確定性,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或環境的變化作出及時的有效的調整。同時,通過實施諸如夢想行動計劃等項目工程,以就業講座、校友講壇、企業HR座談、專業技能競賽等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增強學生就業信心和職業規劃明確性。
4.4 四年級: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人性化就業指導
大四,應通過“一對一”個性化服務對畢業生側重擇業技巧和就業指導的補救性輔導和人性化心理幫扶,讓學生了解本年度就業形勢和政策,合理調整期望值,樹立科學務實的就業觀念、自主創業觀念等,從而促使學生順利就業。
5 結語
高校學風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其內部環節復雜、關系密切,通過筆者一年時間的跟蹤調查,已發現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學風建設有一定促進作用,相關管理人員可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全過程、多層次、多角度的就業教育和職業規劃,使學生明析自我定位,全身心投入大學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 翟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高校學風建設促進作用研究.時代報告,2011(9).
[2] 馬曉英.試析以生涯規劃為著力點構建學風建設的新機制.教育與職業,2011(21).
[3] 陳洪.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作用[J].黑河教育,201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