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芳
(內蒙古滿洲里市第一醫院,內蒙古 滿洲里 021400)
3 485例術前梅毒檢驗分析
王桂芳
(內蒙古滿洲里市第一醫院,內蒙古 滿洲里 021400)
目的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一些疾病的流行狀態發生了改變,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在術前傳染病檢測中,梅毒檢驗一直是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對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進行術前梅毒檢驗的3 485例患者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觀察術前常規檢驗中梅毒陽性患者所占比例和年齡分布。方法 采用甲苯胺紅顆粒凝集實驗(TRUST)及梅毒螺旋體血凝實驗(TPPA)進行檢測,所有被檢標本均設陰性、陽性、空白對照各兩份。陽性標本做兩次復查。結果 梅毒抗體(TP)陽性率為6.43%。結論 輸血及手術前患者梅毒抗體檢測陽性率較高,進行術前梅毒檢測對患者、醫務人員及控制院內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術前傳染病檢測;梅毒螺旋體;陽性率
近年來,我院開展了術前傳染病相關項目檢測,目的是降低醫源性感染率,減少醫療糾紛,同時提高醫務人員自我防護意識。現對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術前患者梅毒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1.1 標本來源
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臨床各科行手術前傳染病檢測患者3 485例,其中男性1 465例,女性2 020例。年齡最小2天,最大79歲。采集無抗凝靜脈血1~3 ml。
1.2 檢測方法
進行梅毒血清檢測,具體為:(1)梅毒初篩實驗:采用甲苯胺紅顆粒凝集實驗(TRUST)方法,試劑由上海實業科華生物有限公司提供;(2)梅毒特異性實驗:采用梅毒螺旋體血凝實驗(TPPA)法,試劑盒為日本富士公司生產。
1.3 儀器
采用芬蘭進口的MK3酶標儀。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患者梅毒抗體(TP)陽性檢出情況
3485例患者中TP陽性224例,陽性率為6.43%。
2.2 不同性別患者術前TP檢出情況
女性TP陽性率高于男性,兩者之間差異無顯著性(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患者TP陽性情況[n(%)]
2.3 不同年齡患者術前TP檢出情況
在224例TP陽性患者中,<10歲組患者占4.31%;10~25歲組患者占26.35%;26~40歲組患者占42.86%;41~60歲組患者占19.94%;60歲以上組患者占6.54%。
由此可見,TP陽性率以26~40歲組最高,10~25歲組次之。<10歲組患者TP陽性率4.31%,多為母嬰垂直傳播,可見梅毒有低齡化感染趨勢,這主要和26~40歲組女性處于生育期有關。60歲組TP陽性率較往年略高,多在白內障手術前檢查中發現。
由于歷史及地域因素,我市在20世紀90年代初面向沿邊城市開放,境內外人口流動頻繁,在經濟繁榮的同時也為各種疾病的傳播埋下了隱患,其結果在近幾年得以顯現。隨著吸毒、嫖娼等不良現象的出現,梅毒傳播與感染機會增加,本次術前或輸血前檢查結果有一定的偶然性,且在案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匿名復查現象,有可能造成陽性率偏高。但是,本調查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梅毒發展的嚴重勢頭以及人們防范意識的薄弱。醫務工作者要加強自我防護,避免醫源性傳染,同時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呼吁公民潔身自好,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R759.1
A
1671-1246(2015)09-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