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芳,許秀軍,郭東霜
(衡水衛生學校,河北 衡水 053000)
中職衛校學生醫學生物學創新思維能力水平調查與分析
李玉芳,許秀軍,郭東霜
(衡水衛生學校,河北 衡水 053000)
中職學生;醫學生物學;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指人類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中,運用各種可能的思維形式和方法,發現新問題、找出新的解決辦法,從而產生新事物的思維活動[1]。創新思維是人類大腦所特有的產物,是思維的高級形態,也是創新教育中最重要的核心內容[2]。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正處于教育思想、觀念轉變的過程中,在中職衛校醫學生物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思維訓練,可使學生掌握必需的生物學和醫學知識,學會符合未來醫學發展趨勢的思維方式,促使學生成為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新型醫療技術人才,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特殊需要。通過針對中職衛校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可以摸清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特點和現狀,從而為中職學校教學改革提供第一手資料。
我們參考威廉斯的創造力測驗分析法[3]和北京師范大學鄭日昌、肖蓓玲編制的“創造性思維測驗問卷”,結合醫學生物學學科特點,自制了衡水衛生學校醫學生物學創新思維能力調查問卷,具體見表1。
自制調查問卷從態度和認知兩個方面對中職衛校學生進行醫學生物學創新思維能力水平的量化標準確定。其中創新思維態度主要包括冒險性(1~5題)、好奇性(6~10題)、想像力(11~15題)、挑戰性(16~20題)4個項目。創新思維認知主要包括變通性(21~25題)、獨創性(26~30題)、嚴密性(31~35題)、流暢性(36~38題)4個項目。
1 ~35題為客觀性問題,每題均包含3個選項,除16、21、26 和31題為反面題目外,其余31個題目均為正面題目。計分標準:正面題目選A完全符合計3分,選B部分符合計2分,選C完全不符計1分;反面題目選C完全不符計3分,選B部分符合計2分,選A完全符合計1分。除流暢性外,每個項目均包括5道題目,滿分均計15分。
36~38題為主觀性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主要測試被調查者的創新思維流暢性,每答出1個答案計0.5分,每題滿分計5分。流暢性項目滿分計15分。
計算被調查者各個項目的得分,得分高說明被調查者的創新思維能力強,得分低說明創新思維能力有待提高。
3.1 調查對象及結果
隨機抽取衡水衛生學校一年級護理、農村醫學、檢驗和中醫4個專業6個自然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79份,回收有效問卷27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49%。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衡水衛生學校學生醫學生物學創新思維能力調查結果(±s,分)

表2 衡水衛生學校學生醫學生物學創新思維能力調查結果(±s,分)
項目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嚴密性冒險性好奇性想像力挑戰性得分9.342 8±2.635 1 8.551 1±3.063 3 7.645 2±2.507 7 6.951 6±3.157 2 9.939 8±2.694 7 10.311 8±2.557 4 8.500 0±2.697 4 9.521 5±1.686 6

表1 衡水衛生學校醫學生物學創新思維能力調查問卷
3.2 調查結果分析
3.2.1 創新思維認知水平現狀分析 就創新思維的特征而言,流暢性標志著思維的速度,變通性標志著思維的廣度,獨創性標志著思維的新穎程度,嚴密性標志著思維的深度。
調查結果表明,流暢性得分最高,說明被調查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醫學生物學知識,同時對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與醫學生物學有關的現象較為關注,能較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為醫學生物學的教學和改革提供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變通性,說明被調查學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散思維,沿著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擴散,表現出多樣性和多面性。但同時由于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也存在著固化趨勢,他們常常會不自覺地用某種習慣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已經變化的問題。
被調查學生思維獨創性整體水平較差,說明學生已經習慣于書本知識灌輸和教師指導的教學方法,會不假思索地盲從眾人的認知與行為,人云亦云,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當一個人陷入盲從他人的心理狀態,必然與創新絕緣,獨創性缺乏是創新思維培養的一大障礙[4]。
思維嚴密性得分最低,說明被調查學生雖然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但不善于從錯綜復雜的聯系中認清事物本質,缺乏細致縝密的分析能力。
3.2.2 創新思維態度水平現狀分析 就創新思維的特征而言,一般認為創新思維態度主要包括冒險性、好奇性、想像力和挑戰性。
調查結果表明,被調查學生的好奇性、冒險性和挑戰性得分均較高,這與中職學校學生年齡小、思維活躍的特點有關。他們對周圍世界常抱有極強的好奇心,渴望探索自身和生命的奧秘;當有問題產生時渴望去調查、詢問、追問,雖然感到困惑,但仍能繼續思索,以求明白事情的真相;有著探求未知領域的要求以及猜測、嘗試、實驗或面對批判的勇氣。
想像力得分相對較低,這并不是說這些學生缺乏想像力,而是因為多年程序化的課堂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想像空間。傳統教學中往往把學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視為離經叛道和不合時宜,從而弱化了學生的想像力,這也是教師在教學策略改革中必須加以重視和亟須改善的一個方面。
綜上所述,中職學生醫學生物學創新思維現狀及特點主要為:態度水平高于認知水平;好奇性、冒險性和挑戰性得分較高,位居前三位,符合該年齡段青年學生思維特點;嚴密性、獨創性和想像力得分較低,亟待改善。
[1]王萬朝.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途徑[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22):45.
[2]張曉蕾.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大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1.
[3]張曉芒.創新思維方法概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4]陳若松.論創新能力的整合培養[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7(4):125-128.
G526.5
B
1671-1246(2015)10-0107-02
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2013—2014年度立項課題“中職衛校醫學生物學創新思維教學策略的實驗與研究”(ZJY1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