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沈 珂
(1.甘肅省中醫學校,甘肅 蘭州 730050;2.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 730050)
衛生職業院校課堂有效教學及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調查與分析
李建民1,沈 珂2
(1.甘肅省中醫學校,甘肅 蘭州 730050;2.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 730050)
通過對甘肅省中醫學校、甘肅衛生職業學院、酒泉衛生學校和天水市衛生學校的部分學生和部分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目前衛生職業院校課堂有效教學現狀、學生自主學習行為情況。結果顯示,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學生無有效學習方法,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教師忽略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故在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進一步發揮主導作用,在精心設計教學的同時向學生提供學法指導,提高“教”的效果;學生要充分體現主體作用,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的效果,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衛生職業院校;有效教學;自主學習行為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教學效果受到“教”與“學”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醫學課程內容抽象繁多,知識結構復雜,僅僅依賴課堂教學無法保證教學效果。首先,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能將所有的課本知識點逐一展開;其次,衛生職業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水平、理解和接受知識能力等不適宜大容量的課堂教學;再次,醫學知識更新頻繁、新技術發展迅速,這些都要依靠學生在課外自行獲取。由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故對相關情況進行調查并分析,目的是了解目前衛生職業院校課堂有效教學情況、學生學習效果、自主學習行為現狀,從而提出有效對策,為改善教學效果提供依據,現介紹如下。
1.1 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隨機抽取甘肅省中醫學校學生1 000名,教師50名;甘肅衛生職業學院學生500名,教師30名;酒泉衛生學校學生500名,教師30名;天水市衛生學校學生500名,教師40名。共發放學生問卷2 500份,回收有效問卷2 42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6.8%。參加調查的學生中,高中畢業起點的學生191人,初中畢業起點的學生2 229人;一年級學生1 108人,二年級學生1 312人;學生平均年齡16.5歲。發放教師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6.7%。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包括學生卷和教師卷,均由兩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衛生職業院校教師結合此次研究目的、學情和自身教學經驗,經過反復討論設計確定。其中學生卷共設計30個問題,包含了學生基本信息、自主學習行為、學習效果與感受及教師學習方法指導4個方面的內容;教師卷共設計33個問題,包含了教師基本信息、學校基本情況和教師教學實施情況3個方面的內容。在發放問卷前,4所參與調查的學校各由同一名教師向被調查者說明本次調查活動的目的,采用不記名方式填寫問卷,打消教師、學生的顧慮,保證此次問卷采集的數據真實有效,問卷現場回收。
2.1 教師教學實施情況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教師教學實施情況調查結果
2.2 學生學習效果與感受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學生學習效果與感受調查結果
2.3 學生自主學習行為調查結果(見表3)

表3 學生自主學習行為調查結果
2.4 教師學習方法指導情況調查結果(見表4)

表4 教師學習方法指導情況調查結果
3.1 教師教學實施情況較好
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從此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衛生職業院校的教師總體教學實施情況較好,全部教師均能夠完全或基本明確教學目標,并能針對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84.1%的教師在課后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從而進一步完善教學過程。但調查結果也反映出衛生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過程存在不足:37.2%的教師的教學設計過于簡單,15.9%的教師只是偶爾進行教學反思,40.0%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仍以傳統測試為主,這些均需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改善。
3.2 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
由表2可見:(1)目前衛生職業院校學生起點較低,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初中畢業起點的學生占92.1%,中考(高考)成績68.2%的學生集中在251~400分的中低分區段,大部分學生在初中畢業后或高中畢業后沒有順利考入高中或大學,選擇職業院校只是一種無奈之舉。這些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對于抽象、繁雜的醫學知識的理解存在較大困難。(2)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求知的內在動力和愉快學習的根本原因,在這種狀態下的教學效果最佳;興趣是牢固掌握知識和提升學習成績的保障,對智力發展作用巨大;興趣可以推動自我終身學習,對成功成才也具有特殊意義[1]。但是目前只有17.4%的衛生職業院校學生對所學的專業知識感興趣,而8.1%的學生甚至有厭煩情緒。所以學生對醫學課程缺乏興趣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3)成績是教學成果的重要呈現形式。參加調查的學生中,74.9%的學生期末平均成績在60~80分之間,17.9%的學生有不及格的課程,其中7.5%的學生有2門及以上科目不及格,這反映出衛生職業院校學生學習成績普遍不佳,教學成果不理想。
3.3 學生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順利完成自主學習任務的各種能力的總和,具體包括自我定向能力、應用學習策略能力、自我監控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2]。通俗來講,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愛學習、會學習,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3]。根據表3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目前59.1%的學生只能部分獨立完成作業或不做作業,90.5%的學生從不閱讀課外專業書刊,51.2%的學生偶爾或基本不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86.9%的學生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這些數據說明,大部分衛生職業院校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差、無有效學習方法,甚至不能堅持常規的預習、復習。
3.4 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習方法指導簡稱學法指導,是指教育者通過一定的途徑對學習者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指導、診斷,使學習者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并靈活運用于學習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4]。衛生職業院校教師所教的內容主要是專業知識,而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極少,本次調查也反映了這一點。絕大多數教師沒有向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專業書刊,也沒有向學生講授網絡信息檢索的知識,只有少數教師經常給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在新知識、新技術快速更新的時代,學習方法的指導比所教授知識本身更重要。教師在進行課程改革和教法改進的同時,應該重視學法指導,將“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之中。
有效教學是符合教學規律的,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學,有效教學關注目標的達成度,即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和諧發展[5]。通過本次調查可知,教師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效果的匹配度極低。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和學生共同影響著教學效果,其中學生的學習行為是重要影響因素,好的學習方法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學生學習方法的獲得一方面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摸索總結,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學科特點、授課內容、學情和教學經驗總結出普適性的學習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或進行個體化指導。
綜上所述,通過此次調查發現,在衛生職業院校的教學活動中,多個環節都存在不足之處,作為衛生職業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自省,積極采取對策,爭取盡早使衛生職業教育事業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1]郭戈.關于興趣教學原則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2(3):119-124.
[2]何基生.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構成及培養[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33(5):75-78.
[3]郭秀珍,邢朝云,朱平,等.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在病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4):247-248.
[4]陳偉,王濤,謝鐵麗.強化學習法的學習方法指導——基于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學習方法指導[J].新課程研究,2012(6):13-14.
[5]蔡寶來,車偉艷.課堂有效教學:內涵、特征及構成要素[J].教育科學研究,2013(1):12-17.
G526.5
B
1671-1246(2015)10-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