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瓊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淺談語文教學中比較閱讀的應用
胡 瓊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學習中,學生聽說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一般都以閱讀為基礎。語文教材一般采用以閱讀為主軸來編寫的,學生也以閱讀為訓練的主要內容。然而,教師和學生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幾乎把語文課全都用在了閱讀教學上,而學生的閱讀能力仍然沒有得到提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局面呢?毋庸諱言,在閱讀教學方面,有我們有好多語文教師沒有好好思考過這個問題,沒有從實際教學中探索出切全學生實際、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好的方法和有效途徑。
閱讀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職責便是尋求最好的閱讀方法,并且其法要有很強的操作性,讓學生易于學習和把握。
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比較是一切理想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較是人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基本思維形式,是人們認識、鑒別事物的一種方法,它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相互關系和差別。不管是自覺不是不自覺,只要處于思考狀態,都會與比較有緣。概括起來說,“比較”有兩層意思:一是“比”,即要將兩種事物或材料放在一起;二是“較”,它有“相競”“比照”之意。通過比較,求同存異,鑒別選擇。80年代中期,西方比較文化對國內學術界影響甚大,這種研究學術的新的思維方法也逐漸在語文教學中被采用,形成了“比較教學熱。”二十年來,比較教學法一直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所謂比較閱讀教學法,就是把兩篇或兩篇以上的相應的文章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找出其中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鑒別,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語文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概括地說,比較閱讀教學法有以下一些功能:
1.比較閱讀教學法可以擴大學生閱讀面。
由于課程多,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少了,閱讀面也相對縮小了,但學生的需求卻不斷提高與擴大了。因為他們要更好地了解社會、認識社會,以便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及時補充營養。而閱讀面縮小,就制約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因此,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及時進行調控,合理安排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的閱讀,做到既要讓學生不誤各科學習,又要進行適量的課外閱讀。比較閱讀教學法就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比如,我們在學習老舍的《貓》一課時,介紹了老舍是一個十分喜歡小動物的作家。看,他的小貓在院子里跑來跑去,還把老舍親手栽種的花玩的是枝折花落,可是老舍先生卻一點也不生氣。在教學到這個環節時,我適時的插入資料。讓學生默讀老舍先生《養花》這篇文章,體會老舍對花草的喜愛之情。這時對比兩篇文章,體會老舍先生對貓,對花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對老舍先生的興趣愛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比較閱讀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們古代教育家孔子強調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于學習某種學科,就是對這一學科的強烈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對他所感興趣的事總是不知不覺地心向神往,表現出注意的趨向。語文這門學科所包含的內容本來就有綜合性與趣味性,社會知識與自然知識無所不有,從古到今,從宏觀到微觀,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廣闊豐富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而且表現手法表達方式不一,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感染力。相反,如果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的話,那么,語文教師就要及時注入些催化劑,催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與興趣,這催化劑就是新穎有趣的課文內容、豐富多變的教學方式和生動的授課形式。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如果說語文課內知識要受到考試的制約和檢測而削減了本學科的趣味性的話,那么,比較閱讀教學法就摒棄了這種壓力與無味而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如我們在學習《少年行》這首古詩時,通過學習學生體會出少年報國從軍的壯懷,勇猛殺敵的氣概。同時對王維的寫作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時想學生介紹一組李白的《少年行》,通過對比,學生比較出兩位詩人不同的寫作風格。王維借這首詩寫出自己向往建功立業的英雄主義理想。而李白的《少年行》完全展現了他的浪漫主義風格。
3.比較閱讀教學法能開發學生的智力。
俗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善教的教師會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目前,教育界提得最多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智力的提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是表現在知識的機械重復上,而是表現在掌握知識的廣度、深度、速度、靈活性、邏輯性上。比較閱讀教學法是遷移與活用課文中的知識,所選文章從體裁到內容都密切相關。教師要引導學生快速找出所比較的文章的相同點、不同點,從思想內容到結構層次、再到藝術手法進行比較。這對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是否能把所學知識化為技能,是否反應靈敏等方面是一個很好的全面檢測。而且比較閱讀教學法的方式靈活多變,教師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學生思考、表達的積極性。
體裁相同的幾篇課文思想內容和手法異同的比較。《金色的魚鉤》、《草地夜行》、《豐碑》三篇文章的結尾、塑造人物的方法進行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加深對三篇文章的理解,梳理寫作方法,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
實踐證明,比較閱讀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擴大他們的知識領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還能加深記憶,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總之,比較閱讀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