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海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張本海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
隨著高中數學教材的改革,新課標要求“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教育,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都將它作為教育的根本出發點,作為數學基礎教育。本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標準進行了認真的教學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現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教育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1)把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識,使其能從問題中歸納出所學內容。或者是借助問題讓學生任意去想去說,教師及時引導、啟發。(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氛圍,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到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寬松和諧的環境。學生在輕松環境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生敢于發表獨立的見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將幾個想法組合為一個更佳的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集體創新能力。(3)教師應當充分地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疑,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教師運用有深度的語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質疑。批判性質疑是創新思維的集中體現,科學的發明與創造正是通過批判性質疑開始的。并且勇于實踐、驗證,尋求解決的途徑,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必備的素質。培養學生對復雜問題的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隨時體現。設計一些復雜多變的問題,讓學生自己的判斷來加以解決。
興趣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1)利用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興趣產生于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問題,這樣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并提出新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2)滿足學生好勝心,培養學生創新興趣。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幾何圖形設計大賽、數學笑話晚會、邏輯推理故事演說等等,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培養創新的興趣。(3)鑒賞數學中圖形美,培養學生創新興趣。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體會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在教學中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4)趣談數學中的典故,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學生一般喜歡聽趣人趣事,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跡,數學家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既可以了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其中的創新精神。
對周圍事物敏銳的觀察,通過學生自身對生活的體驗感受,促使學生開發自身無窮的想像力、創造力,形成良好的品質。為以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發展性思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育呼喚創新,初中數學教學必須注意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愛護和培養學生標新立異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異想天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創新之花”在學生的心中熠熠綻放。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高中數學教師責無旁貸的神圣職責。教師都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