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瑞超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學
藝術生文化課學習策略
商瑞超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學
對于藝術生來說,專業和文化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藝術生花在術科的時間較多,學習文化的時間相對較少,而且藝術生的文化底子普遍較差,基礎知識不扎實,理解能力不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本人擔任一個美術班和一個音樂班,美術生學習文化科時沉得下心,而音樂生心理浮躁,把學習文化科時也當作學習術科一樣,自制能力不強。原來高一期末市統考成績平均分A5為49.3分,A6為45.3分,經過高二學期的學習,期末市統考成績平均分A5為57.2分,A6為55.6分。如何提高藝術生的文化課成績成為一個必須探究的話題,本人從如下幾個方面去把握:
要求學生明確認識藝術生的特殊性,學會二條腿走路,一要抓好術科訓練,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二要抓好文化科學習,克服浮躁心理,提高文化科成績,處理好自己的專業和文化這兩方面的學習關系。處理不好,就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因此,強調學生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自己,定位好目標,以達到最佳的綜合效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高考錄取率,以求雙贏。
要求學生正確對待成績,保持自己良好的心境。由于術科訓練,肯定拉下了不少功課,但應該想到,其他的藝術生也和你相似,他們也是這樣,不做無謂的擔憂。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用“陽光”的思維去面對,有了清醒地認識,心態平和了,才能學習得進去,才能記憶得牢固。
藝術科訓練的時間較多,學習文化的時間相對較少,做政治午測、晚測、周測時,學生一拿到試題時一片空白,有的同學亂做一通,得分率很低,有的午測十二道選擇題都得零分,找他談心就說隨便做的。自己對學習都沒有信心,這樣首先就敗給了自己。在學習中誰都會經常遇到困難,心理難免出現波動,這時候就要求自己調整心態,需要更多的耐心,才能靜下心來學習。有的同學急攻近利的心態太強,希望成績一下子提高起來,“老師:為什么越學越差?”學的知識多了,課后又沒有時間去消化,課后時間基本上花在中英數作業上,緊靠課堂40分鐘。另外細心在文化課學習中也非常重要作用,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必須細心地多做題,多背書本內容,多默寫一些重點知識。有的同學嫌默寫麻煩,不很樂意,默寫內容不準確,粗心大意。
現在的高考試題難易的比例,,一般是容易的占30%、中等難度占50%,難的占20%。對于藝術生而言,最關鍵的就是抓80%的基礎分數!所以對于藝術生來說,夯實基礎尤為重要。抓住重點,特別重視基礎知識,多花時間,把基礎知識掌握好,不要在難題上多花時間,以便提高學習效率。難的題目即使放棄了,也能取得較好的成績,作為藝術生,已經足夠用的了。所以學習政治時,不能起點太高,從最簡單的開始,把最基本的東西好好的分析透徹、掌握熟練就可以了。我們在學習政治課過程中就要立足課本,以本為本,注重基礎。
1.學生在答政治題中存在的問題: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觀點理解不到位,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沒有理順;審題能力不強,缺乏足夠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學生審題能力缺乏;思維不活躍,對知識的宏觀把握不夠,知識重組、應用能力差。
2.單項選擇題解題思路和方法可以采用以下解題步驟:
審—憶—選—查。審——通過仔細讀題,認真審題,找出題干的關鍵詞,將單項選擇題變形為簡答題,采取直答法,即“問什么”就“答什么”;排除法,排除錯誤選項。注意,要堅持以干取肢原則;憶——根據題干關鍵詞的要求,回憶確認正確答案;選——根據回憶確認的知識,對照被選題肢,選擇正確答案;查——根據題目的要求,逐一分析、比較對照備選題肢,采用排除法,檢查前面的選擇是否正確。
要做好單項選擇題,最重要的是做到認真審題,包括審題目、審題干、審題肢。在復習中對基礎的知識、基本原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識要掌握的準確、扎實、到位。
例如,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肇慶市高二期末統考第十九題,“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整體性和實用性,這體現了:A、博大精深B、C、D、源遠流長”這題主要考查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主要從時間角度、縱向、動態描寫,博大精深從空間角度、橫向、靜態描寫。本題是橫向、靜態描寫,選A、博大精深。但相當部分同學錯選D、源遠流長。
3.非選擇題解答技巧:四步曲。
第一步:仔細審題。找出本題目是關于哪個學科?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還是《生活與哲學》關于哪個單元,如從“文化傳承和發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哪個知識點。審清是政治設問的那個層次“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第二步:列出觀點。在草稿紙上寫下此單元、此知識點所有可能與本題有聯系的觀點及原理,從中取舍。
第三步:聯系實際。結合材料實際分析,整理答案,做到觀點在前,村料在后,以觀點統率村料。
第四步:補充觀點。除上面書本理論觀點外,根據題目補充時政觀點、歸納村料中的觀點。
例如,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肇慶市高二期末統考第二十六題:
(1)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2)結合村料二,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新時期“廣東精神”?
(3)結合村料三,青少年怎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
這三個設問層次非常明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但部分學生第(1)設問回答了“為什么”中的民族精神重要性,導致第(2)設問回答了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而這兩個設問都失分。
平時多訓練,即時反饋,落實技法,舉一反三,相信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有所長進,提高答題得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