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泉州市馬鈴薯種植面積較大,是閩南馬鈴薯主要種植區之一。將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推廣是提高泉州市馬鈴薯栽培整體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本文從泉州市馬鈴薯栽培現狀出發,論述了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并提出其技術推廣模式。
關鍵詞:泉州;馬鈴薯;商產栽培;栽培技術;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S532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1.014
泉州市位于閩南靠海,氣候濕潤,冬季氣溫相對較高,非常適合馬鈴薯的越冬栽培。其馬鈴薯種植面積較大,是福建南部主要產區之一。如何提高泉州市馬鈴薯的產量是泉州整體栽培技術人員研究的關鍵。
1泉州市馬鈴薯種植現狀
泉州市馬鈴薯種植面積較廣,是本地區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泉州市冬季氣溫較暖,比較適合馬鈴薯栽培,是本地區越冬栽培的主要作物。但是,由于土地放權后,個體種植戶成為泉州馬鈴薯主要的栽培模式,這種分散的個體栽培,水平低、管理難、品種五花八門,來源渠道無法控制等,這些問題使得馬鈴薯栽培技術水平和產量都有待提高,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勢在必行。
2泉州市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1品種選擇要點
欲獲得高產目標,品種選擇是前提條件。農戶必須去正規的良種廠或代銷點去購種。一定要選擇經過真正脫毒技術培養的品種,而且要選擇外觀整齊、無破損、無蟲洞、無開裂、無變質和芽眼非常明顯且形態均勻一致的品種。在栽培時要統一規格,按體態和重量進行分級。最佳的薯塊為50克左右。
2.2催芽與切塊消毒
將種薯進行催芽,再進行切塊,保證每塊一個芽苗。打破馬鈴薯休眠期的最好方法就是低溫處理。經低溫處理后,置于通風、陰涼處,7天后生長旺盛的種薯就會發出芽苗。然后進行切塊消毒。
2.3播種覆地膜
耕深最好在30~40厘米,深松是提高產量的又一重要措施。無論是壟作還是畦作,都要提前做好除草和施加充足的底肥,底肥要施足農家肥,化肥要配方施肥,科學合理的補充肥力。播種用量以5000穴/畝為宜。播種后澆透水,將毀草和尖銳雜物去除,保證土細松與碎平。然后進行覆地膜。
2.4水肥管理與培土
馬鈴薯地要保持濕潤,做到無覆水、無開裂的水分要求。對于生長較差的可以噴施一次葉面肥,苗齊后進行揭膜與培土,為地下塊根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2.5病蟲害防治
進行病蟲害防治時,要先病檢再治理,做好藥物選擇,控制藥量和用藥時間,不可亂用藥和私自加大藥量,以防農藥殘留超標,對于馬鈴薯晚疫病,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來進行防治,每畝用量175~225克,對水后進行葉面噴灑。對于瘡痂病,發病初期可用72%農用鏈霉素2000倍,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噴施2~3次。
2.6低溫防控措施
泉州市低溫多于1月份出現,在種植馬鈴薯時,要提前做好低溫的防控措施,避免馬鈴薯受到凍害的威脅。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小拱棚覆蓋法,提前將拱棚架支好,膜壓于溝間,關注天氣變化,一旦低溫出現,立即進行覆膜并加蓋草簾,低溫過后即可撤去以提高地溫。
3泉州市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模式
3.1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模式
為了更好地進行示范推廣,需要將馬鈴薯栽培技術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集約化。因此,需要將個體戶進行聯合,盡量形成生產合作社形式,通過統一規范種植來實現技術推廣。生產合作社已經成為各地農村生產的主要形式,將做到技術先進、種源可靠、生產規范、銷售無憂等優點。因此,泉州市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走產業化之路離不開合作社的帶頭作用。
3.2無公害示范基地帶動模式
在馬鈴薯種植技術推廣時,可以采用基地加農戶模式進行技術推廣。早報無公害基地建設項目,通過基地示范帶動,將附近農戶引入無公害高產栽培模式,不但種源得到保證,栽培技術還得到迅速推廣。示范基礎要深入農村,以個體農戶為目標,以提高泉州馬鈴薯栽培技術水平為導向,通過科學管理、規范栽培,將無公害、無重金屬污染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大面積推廣。
3.3技術培訓指導模式
高產栽培技術是農戶渴望的,可以組織良種生產廠家舉辦“科技進村”、“技術下鄉”等活動,并適時的免費舉行栽培技術培訓班,將高產技術傳播到農戶手中,這種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良種廠的銷售范圍和市場份額,是一舉兩得的實事,對于提高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4結語
泉州馬鈴薯栽培面積廣,技術水平較低,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切實提高全市馬鈴薯栽培技術水平,提高農戶的栽培積極性和經濟收入,能促進泉州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志玲,林永忠,張欽明.中薯3號馬鈴薯稻草覆蓋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0,(6):46-47.
[2]葉貽勛,沈清景.閩南山區脫毒馬鈴薯秋繁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馬鈴薯,2000,(6):79-80.
[3]凌永勝.泉州市冬種馬鈴薯2008年冷害淺析[J].福建農業科技,2009,(3):112-113.
作者簡介:洪韓聰,本科學歷,南安市溪美街道農業服務中心,農藝師,研究方向: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