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村旅游播放背景音樂能夠營造出一種高雅而且溫馨的氛圍,讓游客在鄉村旅游的同時獲得精神上的享受。鄉村旅游景區所播放的背景音樂在營造優雅環境的同時,必須遵循相應的原則。本文通過對鄉村旅游景區所播放背景音樂的研究,提出應根據鄉村旅游景區分類進行背景音樂播放以及根據季節的變化進行背景音樂播放的兩種播放技巧。
關鍵詞:鄉村旅游景區;背景音樂;播放技巧
中圖分類號:F592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1.075
背景音樂(Background music,簡稱BGM),也稱配樂,通常是指在電視劇、電影、動畫、電子游戲、網站中用于調節氣氛的一種音樂,插入于對話之中,能夠增強情感的表達,達到一種讓觀眾身歷其境的感受。另外,在一些公共場合(如酒吧、咖啡廳、商場)播放的音樂也稱背景音樂。在鄉村旅游如火如荼發展的今天,鄉村旅游景區背景音樂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兩者也結合的越來越緊密。歌曲作為一種音樂的表現形式,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整個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歌曲比音樂更能表達人的內心感受,配合漂亮的景色更能吸引人。
1鄉村旅游景區背景音樂播放原則
鄉村旅游播放背景音樂要營造出一種高雅而且溫馨的氛圍,要讓游客在鄉村旅游的同時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實踐證明,背景音樂在旅游景區的環境營造中能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營造適宜的鄉村旅游背景音樂成為涉農旅游景區當前的一大難題。鄉村旅游景區所播放的背景音樂在營造優雅環境的同時,必須遵循相應的原則與技巧。在播放中要明確并非所有的音樂都可以用作鄉村旅游背景音樂,也并非一味的刺激、一味的優雅、一味的激情再一味的婉轉。要在鄉村旅游、農業旅游、農家樂旅游等涉農旅游景區內營造出適合本景區特色的音樂環境,首先必須要根據景區自身的企業文化選好環境音樂,對此我們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則:
1.1音樂作品要與涉農旅游景區內植物相融合
涉農旅游景區背景音樂的播放在引入音樂的同時,應該讓游客在景區內形成“聲音的記憶”。此時不僅要突破傳統意義上人們對音樂的認識,更應突破審美和人文因素對旅游者所造成的感知與體驗。在背景音樂營造時,既可以是人為的音樂,也可以是自然的聲音,甚至可以是二者的混合播放。以此來烘托鄉村旅游景區的意境,并借助有形的農作物來襯托景區環境。引起游客的共鳴并激發聯想,獲得視聽上的美感,使旅游者通過聲樂的刺激,激發觸景生情的感悟。
1.2音色堯音調堯響度與鄉村旅游景區和諧共存
聲音是由音色、音調、響度這三要素組成的。音色主要由聲波的頻譜結構及其模擬波形決定;音調與聲波的頻率有關,兩者成對數關系;響度主要與聲音的振動幅度有關。鄉村旅游景區內播放的背景音樂,應該是積極的、人們愿意傾聽的種類,此種音樂要求音調、音色、響度與鄉村旅游景區內風景的構成要素和諧共存。只有游客愿意聽的音樂才能與人體的一些振動系統產生有益的共振,進而促進人體分泌出有利于健康的荷爾蒙,達到鄉村旅游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目的。
1.3音樂內容健康
鄉村旅游景區所播放的背景音樂必須保證選用健康的樂曲,防止頹廢、萎靡、黃色、暴力、怪異音樂在鄉村旅游景區內出現。那些充斥著不健康內容的音樂都不適合作為鄉村旅游景區內的環境音樂。而音樂內容高雅,具有人文氣息的音樂比較適合鄉村旅游景區的背景音樂。
“灰色歌謠”的泛濫,會在景區里形成一種教育隱患。某些歌謠則帶有強烈墮落色彩,會給游客某種心理暗示,也容易讓游客對自身和社會的認識產生偏差。以《東風破》為例,在這首唐朝早期的古散曲般優美的歌詞后面,表達的是一種頹廢的情調,使人聽罷不由得心生一絲無奈與惆悵的悲情。適景適情的背景音樂,能夠幫助鄉村旅游景區文化更好地表達,進而喚起游客生活中那份熟悉和親切的情境之美。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烙印,不能用一種觀念衡量不同時代游客的興趣取向。但是,唱什么歌往往會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上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進步黑人歌手羅伯特曾說過:“無論是詩還是歌,都是旗幟和炸彈,歌手的聲音可以喚起階級。”鄉村旅游經營者應負起時代責任,為社會正能量的弘揚多播放符合當代審美情趣的健康向上的樂曲。
1.4音樂播放安排合理
鄉村旅游景區背景音樂在景區內環境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考慮鄉村旅游景區的布局時,應根據音樂的誘導、暗示、定向等特征來進行播放設計。音樂是人們寄托思想感情的藝術品,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調劑品,更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現代研究證明,人體對音樂是有感知的,特定的旋律與節奏能降低血壓,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能影響腦部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血量,達到舒筋活血的功效。
在鄉村旅游景區背景音樂播放安排上,應做到“哪里有游客的足跡,哪里就有音樂。”并且在不同的功能區域所播放的背景音樂應該是不同的,要將不同區域的功能和音樂元素綜合起來考慮。景區通過背景音樂的播放,以人類共同的感情語言———音樂,來進行溝通交流,來滿足不同年齡階層、文化水平、興趣愛好的游客的需求,并以此傳達景區的思想情感與景區的企業文化。
2鄉村旅游景區背景音樂的播放形式
2.1采用電聲設備播放
采用電聲設備播放背景音樂的形式有兩種:一是,由具有自動控制功能的電聲設備發出來而完成的。自動控制功能的電聲設備可以根據需要靈活的布置鄉村旅游景區內需要的地方,它的好處在于吵雜聲不會隨意的出現在景區環境中,同時也不會出現音樂的互相干擾。這就能更好的表達鄉村旅游景區的特色,使游客在鄉村旅游景區內的空間轉換感更加的有活力。利用自動控制功能的電聲設備在景區內的合理布局,讓游客通過聽覺的轉換,來強調視覺的移步異景;二是,通過現代電聲設備與遙感自控設備配臺而完成。此播放形式的優點是讓鄉村旅游景區中大面積存在音樂,弊端就是它過分追求音樂在這個范圍內的均衡,不隨環境的改變而變化,使得景區內處處樂曲相同。同時也造成了某些環境中的背景音樂不能與環境協調。
2.2在景點內融入現場演唱與現場器樂演奏
在鄉村旅游景區內融入現場演唱與現場器樂演奏,將大大增進鄉村旅游景區的文化氛圍。在選擇演奏曲目方面可選擇一些民族樂器來演奏與鄉村旅游環境相符合的民樂,在演奏與演唱的同時還可以邀請游客參與其中。鄉村旅游景區現場演唱與演奏過程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去過分的追求高雅音樂,這樣將把大批游客拒之于藝術大門外。
在一些大型節事旅游活動中采用現場演唱與現場器樂演奏的方式,是鄉村旅游游覽的有效補充,能使游客在鄉村旅游景區的游覽活動中又多了一個休閑的地方,并且能將節日旅游活動推向另一個高潮。
3鄉村旅游背景音樂播放技巧
3.1根據鄉村旅游景區分類進行背景音樂播放
鄉村旅游景區可以根據構成要素的不同分為建筑環境景區、農耕文化生存景區和非物質文化景區三種類型。在選擇背景音樂播放的時候,鄉村旅游景區一定要根據景區類型的不同來進行背景音樂的選擇,切忌不加思考,不加選擇的隨意播放差異性極大的音樂,這樣既不能體現鄉村旅游景區的特點,還將會引起游客的反感情緒。
3.2根據季節的變化進行背景音樂播放
3.2.1春季背景音樂播放春季是播種農作物的季節,此時的農村是五彩繽紛的世界,充滿無限的希望與祝福,有著無限的愉快和歡樂。游客為了感受春天的到來,大多會紛紛來到鄉村旅游景區踏青。此時為了體現春天到來是欣欣向榮的景象,景區可選擇節奏明快,有跳動樂章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3.2.2夏季背景音樂播放城市異常炎熱的夏季,在鄉村卻是令人心醉的。路旁茂密的柳枝,在頭頂交織成一把巨傘,沉住了驕陽,陣陣微風吹來,有說不出的涼爽。游客夏季來到鄉村旅游景區可觀察和體驗到河邊的垂柳,挺拔的白楊,能看見路旁的小花和草叢中的露珠,能聽見蟬兒貼在樹枝上不知疲倦地唱著“知———了”,更能踏足于小溪中,打打水仗。這時的背景音樂宜選擇播放優美婉轉的樂曲,以此緩解烈日照射給游客帶來的煩躁心情,讓樂曲陪伴游客納涼。
3.2.3秋季背景音樂播放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到處果實累累。田野成了一望無際的金色海洋,空氣里彌漫著一股果實的清香。秋風襲過,田野中,一望無垠的稻田,像翻滾的波濤。秋風襲來“沙沙”的響聲寫滿了農民豐收的喜悅,金黃的稻子鋪滿了一地,如同給大地穿上一件金黃的衣裳。此時鄉村旅游景區內為了營造金秋的氛圍,背景音樂播放可以選擇略帶熱烈氣氛的樂曲,同時亦可穿插播放悠揚的樂曲,營造落葉秋分吹來,落葉飄飄的情景。
3.2.4冬季背景音樂播放冬天,雖是一個讓人瑟瑟發抖的季節,卻有著大自然含蓄的美。而游客來到鄉村,雖然聽不到春天的鳥語花香,看不見夏天的色彩斑斕,也品不到秋天的豐碩果實,但能欣賞到冬天的無比美麗之處。這時,為了營造出農村田園那賞心悅目的銀裝素裹,可以播放有節奏感的樂曲和帶大自然純音樂作為背景音樂。
參考文獻
[1]彭亞娜,王俊.音樂藝術欣賞教程[M].長沙: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2]周世斌.音樂欣賞[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蔣振環.音樂簡明教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4]丁琳.談旅游與音樂文化[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9,(3).
作者簡介:張進偉,本科學歷,阿壩師范學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