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杰+付永濤+狄榮杰
摘要:農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關鍵,近年來我國對農業尤為重視,而農機監理工作對農業安全生產又有著重大影響,目前我國的農機監管工作仍然面臨著諸多的問題。本文總結了農機監理工作中的困境,提出了農機監理工作的對策與思路。
關鍵詞:農機監理作;困境;發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F322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1.015
我國的經濟隨著時代的進步日益昌盛,各領域不斷發展,作為農業大國,農業在新時代形式下的轉型與進步同樣也需要科技的支持。農業在各個領域的不斷創新,特別是在現代化的農業工作中,農機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視,因此農機監理的工作也越來越重要。農機的安全涉及到農業發展能否順利進行,更是對農民生命財產的保障。
1農機監理工作面臨的困境
1.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
雖然目前有《行政處罰法》等法律作為保障,但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更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生活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民,他們的生活習慣與民族風俗有著各種差異。所以在法律的認知程度上有著差異也就不足為奇,這就造成了這些法律法規在應用過程中的實際效率不是很鮮明。使農業生產效率也難以按照預期要求得到相應提高,這樣一來,就使農業在未來的發展路上受到了不少阻礙。另外,更為嚴重的是缺乏對相關行為的規定,特別是對農用機械的使用期限的規定,許多地方的農用機械作業使用期過長,年限超長,使得農機狀態差、效率低下,而且極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1.2法律常識薄弱,增加實行難度
農機監理工作面臨的困境不僅在于相應法律法規的不完善,農業從事者和農機監督管理人員的法律觀念淡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農機監督管理工作建立之初,對農機監督管理人員的從業素質要求較低,導致部分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對群眾的服務意識非常薄弱,使得農業生產者在勞動過程中生產積極性下降,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因農機監督管理工作多數是在農村,部分農業生產人員對法律的認識存在一定局限,沒有一定的法律常識。再加上法律執行效率不高,使得農業生產人員經常出現如違規操作、無證駕駛、超速等行為,個別農業生產人員無視國家法律,甚至以圍攻等行為威脅監督管理人員。這樣一來,在監理工作中,使得工作人員只能依靠說服教育等方法來解決,使監督管理工作完全處于被動局面。
2農機監理工作的發展思路
根據2011年農業部發出的通知,要求農業機械化發展和安全生產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做到“以人為本”,提高農業工作者的持證上崗率,使農業生產者的安全生產有了保障的同時,農機監督管理工作也可以順利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也使得農業生產者生活富足、安定,國家經濟逐年增長。
2.1進一步建立健全國家法律法規
建立健全國家的法律制度是我國建立法治國家的重要工作。完善農機監理工作的法律法規也就成了我國法制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就需要有關工作人員深入農機監督管理工作,了解農機監理中實際的困難,關心農業生產者的實際需求,解決農機監管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詳細、細致的相關法律法規,從而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農機監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2.2加大法律宣傳,增強法律意識
提高農機監理者的道德素養,加強農業工作者的法律意識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讓這兩者各自有了良好服務意識和法律意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機監管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對農機監管者深入貫徹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加強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學習,使農機監理者按照法律法規文明執法,切實為人民群眾所想,為人民群眾服務。對于農業生產者來說,要讓其做到守法、用法,普及他們的法律意識。不僅要讓農機監理者做到有法可依,更要讓農業生產者做到有法必依,讓兩者嚴格依法辦事。所以,我們要做到“以人為本,關愛生命”,走進鄉村,走進農業生產者的生活,宣傳法律法規知識,通過舉辦專家教育安全講座,教會農業生產者安全使用農機,放映違規使用農機所帶來危害的紀錄片,教育群眾,使其真正了解到正確使用農機的重要性,增強農業生產者的安全意識。
3結語
因此,我們要以農機的安全生產為中心目標,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使農機監理工作做到真正為人民服務,更要讓農業生產者與農機監理工作相互配合,解決農機監管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普及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增強農業生產者在農機操作中的實用技能,以宣傳貫徹《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為契機,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穩步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利軍.分析當前農機監理工作的困境與發展思路[J].中國農業信息,2013,9(8):236.
[2]梁莉.新形勢下農機監理工作的困境與發展思路分析[J].湖南農機,2014,7(28):9.
[3]吳紅花.當前農機監理工作的困境與發展思路[J].學術交流,2012,12(25):71.
[4]張印玲.新時期農機監理工作的困境與發展思路[J].河北農機,2011,8(20):60-61.
作者簡介:董春杰,大專學歷,吉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雙陽分校,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