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發展不僅在國民經濟中占比很大,其發展也對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具有基礎性的支持作用。而農村經濟的增長,尤其是現代農業及鄉(鎮)企業的發展速度依賴于農村金融服務的支撐力度。因此,在新常態下如何大力發展農村金融,使之不斷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逐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村金融服務;農村經濟增長;支撐;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1.025
農村金融服務的有效支持是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的杠桿之一。沒有堅實的農村金融服務,鄉鎮企業和新農村建設就難以統籌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從農村金融發展現狀、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及發展農村金融服務的對策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1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現狀
農村金融服務是指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以及非正式金融機構向農村經濟發展主體及金融活動參與者提供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金融服務活動。在我國,正式的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主要包括農行、農發行、農信聯社、郵政儲蓄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以及各類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等。這些正式的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在多年發展中,形成了以農行、農發行、農信聯社、農村商業銀行等為主體,其他金融服務機構為補充的金融服務體系。
多年以來,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關注三農工作,致力于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金融服務體系對農村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和支撐作用。尤其是在現代農業及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在推進適度規模經濟、培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充分發揮了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積極作用。
但是,不能忽視的是,當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正式的農村金融服務機構業務重心不斷向城市及非農產業傾斜,農村資金外流嚴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減弱,針對農村經濟的授信額度較小、辦理手續繁雜等。可以說,現有的農村金融服務無法完全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
2農村金融服務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
農村經濟具有投入高、回報慢、風險大、對資金的需求量比較大的特點,所以,農村經濟增長離不開農村金融服務的支持。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金融服務為農村經濟增長提供必不可少的資金保障。雖然農村經濟增長及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政府通過多種方式提供了部分發展資金,但仍然需要農村金融機構進行資金融通。農村金融服務機構通過儲蓄資金轉化為涉農信貸,有效保證了農村發展資金的合理分配,從而滿足農村經濟金融服務需求。
二是農村金融服務促進了鄉鎮企業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鄉鎮企業發展起步晚、規模小,在廠房建設或租賃、生產設備以及原料購置等方面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但只依靠鄉鎮企業自身積累遠遠不夠。而農村金融服務則通過向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等方式,為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同時,農村金融服務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進程中,通過貸款支持的方式激發了農業產業化的內在活力,滿足了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需求,促進了農業發展新模式的建立,以產業政策和資源優勢為導向,不斷調整農產品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的檔次與附加值。
三是農村金融服務對新農村建設及小城鎮建設提供了助力。在新農村建設和小城鎮建設中,政府部門采取專項資金拉動、社會資金支持、農民自身資金補充的籌資形式,帶動了全社會資本向農村建設聚集。其中,農村金融服務在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服務、文化發展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更為可貴的是,農村金融服務順應了對農村經濟“多予少取”的方針,逐步縮小了城鄉發展的差距。
3發展農村金融服務的對策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下,農村金融服務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服務三農、支持三農的能力,為農村經濟增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一是改善農村金融環境。政府有關部門應創新農村信用環境、市場環境,提高農村金融電子化水平,不斷深化農村信用工程建設,為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的發展提供堅強后盾,從而組織農村經濟資源,支持農村經濟發展。
二是要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構建多層次、全覆蓋、多元化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就需要多種性質的金融機構配合,共同承擔支持三農的重要責任。如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加大對鄉鎮企業、新農村建設等的支持;農信聯社、農村商業銀行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大力向農村種養大戶、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傾斜;農村資金互助組織和信用擔保公司要針對農戶做好服務,這樣才能有效滿足農村各個市場主體的資金需求,促進農村經濟不斷增長。
三是要大力發展合作金融。合作金融是生于農村、長于農村、服務農村的金融服務,與農村、農民緊密聯系。有關部門應通過政策規范其發展、支持其壯大,使其建立起良好的運行機制和監督機制,發揮合作金融服務優勢、支持農村建設的作用。同時,發展合作金融也是彌補大型金融服務機構支農力度弱的重要手段。
四是積極探索農村金融服務創新。當前,農村金融服務機構支農手段相對單一,有關部門應協調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嘗試農業企業、農戶土地承包權、林權、貨物等作為抵押擔保品,解決企業和農戶發展資金不足問題。同時,要借鑒先進地區的信用模式,如湖北陽新的“龍頭企業+種植基地+行社聯合+財政貼息”模式、湖北仙桃的“行業協會+聯保基金+銀行信貸”等,不斷加大金融服務支撐力度。
參考文獻
[1]果歌,辛立秋.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14,(06).
[2]郭郛.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碩士論,2004.
作者簡介:李哲,長春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生在讀,研究方向: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