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的全套工作流程。
關鍵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全影像解析法;實測法;權屬調查
中圖分類號:F301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1.027
為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中央六部委于2011年2月5日提出了《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的意見》(農經發〔2011〕2號),農業部辦公廳于2014年3月1日發布了三項行業標準,為如何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工作規范。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該項工作的重要性,明確了該項工作將在2013、2014兩年擴大試點的基礎上,于后三年全面推開完成,為確權登記工作在全國范圍推廣實施確定了基調。
1外業調查方法
1.1全影像解析法
通過國土二調影像確定集中連片的大塊耕地范圍邊界;以影像為底圖,根據農民指界,直接在確定的大地塊內進行地塊的圖上解析,同時,通過指界農民和農經工作人員采集權屬信息,進行錄入。采用全影像解析方法節省時間、節約成本(利用現有影像),但精度不滿足要求。
1.2實測法
1.2.1調查實測同步進行農經管理部門和村組負責人組織農民到現場進行指界,作業單位利用GPS-RTK進行實地測量,確定承包地塊范圍的同時,進行權屬調查。由于農民前期準備不足,現場指界時猶豫不決,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進度緩慢,成本較高。但是采用調查實測同步進行的方法精度滿足要求的同時,能確保實測承包方與權屬調查承包方一致,且能在前期將地塊編碼確定下來,利于后期屬性掛接。
1.2.2先調查再實測先進行入戶調查,后到現場指界。由于現場測量非常順利,測量速度提高10倍以上,成本合理。但對農經管理部門和村組負責人的組織協調能力要求較高。
1.3組合法
由外業去實地測量大地塊邊界,依據工作底圖或承包地塊劃分示意圖分割細部。該方法適用于地勢平坦地區。
2工作流程
2.1宣傳培訓
通過前期宣傳、培訓,使登記確權工作得到政府,特別是廣大農民的支持和配合,這也是項目成功的基礎。
2.2資料準備
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成果資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資料、基礎測繪資料和身份、戶籍、婚姻登記或證明資料,以及其他相關資料。
2.3權屬調查
明確以組發包還是以村發包,明確發包方、承包方的基本信息,確保承包方代表與現場測量時指認的承包方代表一致,確認共有人情況。
調查實測同步進行時,需要將地塊信息填寫到調查表中,并且保證地塊編碼與實測時地塊編碼一致。先調查后實測時,地塊調查表可以不填寫。
調查表填寫時,要求字跡工整,紙質調查表需要掃描后錄入成電子表格。
2.4地塊測量
外業隊伍在實地進行測量,形成CAD數據。調查實測同步進行時,CAD數據中只保留地塊編碼與圖形即可,其他信息均在地塊調查表中。先調查后實測時,CAD數據中包含承包方代表、地力等級、組別等調查到的所有信息,且分層存放。
2.5數據建庫
實測數據與調查信息提交至內業后,通過建庫軟件搭建數據庫。分別將承包地塊、電子調查表導入,利用軟件功能將圖形與權屬信息掛接,再將掛接不上的數據提取出來形成人名對照表;完善地塊屬性,檢查、修改錯誤,生成地塊信息明細表。
2.6公示勘誤修改
首先利用人名對照表、地塊信息明細表,去當地進行修改,將實測與權屬調查信息不一致的問題全部解決掉,將基礎信息完善,然后完成圖形與權屬的掛接、編制公示階段成果、公示。公示過程中的異議,應及時進行核實、修正,并再次進行公示,公示期限一般不應少于7天。
2.7質量檢查
質檢需要貫穿在整個信息化建設工作中,每次工作結束后,均需通過軟件中的檢查,才能將階段成果提交。在公示后、輸出最終成果之前,需要按照匯交組織數據,在專用質檢軟件中質檢,避免簽字后再修改數據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2.8簽字確認
公示無異議且通過質檢的由發包方、承包方進行簽章確認。同時形成其最終成果(表格成果、登記檔案、圖件成果),包括經營權證的頒發。
2.9成果整理
最終成果提交后,及時進行成果整理、歸檔工作,形成標準的調查成果,供農村土地承包日常管理使用。成果匯交由村(組)向鄉鎮人民政府匯交,鄉鎮人民政府向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部門匯交。
2.10檢查驗收
檢查驗收工作可采取縣級自查、市級核查、省級驗收的方式進行,由各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在工作中,采用內業查看、內業檢測、外業抽樣檢測等方法,檢查確權登記成果的真實性、完整性、規范性。
3結論與建議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是一項政府、農經管理部門、農民群眾和作業單位之間交叉性非常強的項目,需要各司其職、通力配合,才能把項目做好,而宣傳、培訓等前期工作是各方面能否通力配合的基礎,決定項目成敗,因此,必須做好、做實。
外業工作方案有多種,在保證精度前提下選擇最適合當地的外業工作方案,有利于工作順利開展。
積極與農經管理部門人員接觸、交流,我們會從與用戶的接觸中體會到最真實的需求和想法,了解到最專業的政策分析,學習到最有效的工作流程,積累到最實際的項目管理經驗。
作者簡介:金娜娜,本科學歷,沈陽國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數據部部長,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