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病蟲害對林業生產危害極大,做好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也逐步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本文分析了林業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重點探討了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方法,希望能對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63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1.048
針對林業病蟲害問題,多數林業企業主要依靠噴灑劇毒農藥的方式來處理。但是,大量農藥的使用不但會造成害蟲抗藥性的增強,也會給周圍的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為了更好地響應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需求,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采取無公害的病蟲害防治手段勢在必行。
1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
1.1天然林比例較低
天然林比例較低是導致林業病蟲害大范圍蔓延的重要原因。與天然林相比,人工林的生態系統較為脆弱,林內的生物物種較為單一,缺少大部分病蟲害的天敵,這就為害蟲的繁衍提供了非常理想的環境。雖然許多病蟲害對天然林危害較小,但是卻能夠給人工林造成巨大破壞,導致林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1.2農藥的不規范使用
農藥是專門用于控制和消除病蟲害的重要藥劑,農藥的發明和應用給農業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農藥的不規范使用和過度使用,不但無法產生理想的病蟲害防治效果,甚至會導致病蟲害的快速蔓延。許多農業企業缺乏對病蟲害疫情的深入了解和評估,未能正確合理掌握農藥的濃度和使用度量,造成農藥使用類型的不合理,以及濃度和用量的不科學,最終難以保證病蟲害防治效果。此外,大量農藥的使用,還會給人工林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破壞,使得大量生物死亡,數量銳減,這也為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更多條件。
1.3營林方式不科學
在人工林的種植和管理過程中,很多管理者更多地看重林木的生長速度和生產效率,而對營林方式的關注度普遍不高,營林方式的不科學和不合理給病蟲害防治問題埋下了重大隱患。許多人工林栽種密度不合理,苗木方式不規范,導致林間通風不暢,光照效果不足,透氣性不好,給病蟲害提供了滋生和繁殖的溫床。
2林業病蟲害的無公害防治方法
2.1森林撫育及管理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堅持適地適樹的種植原則,根據地形和土壤特點選擇合適的苗木,并盡量挑選長勢較好、沒有病蟲害且抵抗能力較強的品種進行栽種,以充分保證苗木的存活率。其次,要盡量保證林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盡量增加生物的多樣性,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另外,為防止病蟲害的產生和蔓延,必須要加強對林木的管理和養護工作,定期進行翻土和施肥,及時開展修剪和除草工作,并嚴格日常管理,杜絕人和牲畜對林間環境的破壞。特別是要嚴格杜絕亂砍亂伐的現象發生,以充分保證企業財產,避免人為因素而對林間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2.2完善林業病蟲害監測預警機制
人工林本身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較差,因此除了必要的扶育工作外,更要建立和形成一套完善的林業病蟲害檢測預警機制,提高對病蟲害的反應能力,避免和杜絕病蟲害現象的蔓延。林業管理人員必須要根據崗位制度定期開展林間巡邏工作,及時了解林區的空氣情況、土壤情況及天氣情況,并做好必要的統計工作。同時,林業企業必須要加強與天氣監測站的合作,及時獲取天氣和氣候變化信息,以做好必要的病蟲害的預防工作,針對病蟲害的具體特征及時進行防范。此外,在檢查和發現病蟲害隱患或早期病蟲害疫情后,要及時采取治理或者隔離手段,以避免危險性病蟲害的擴散和蔓延。
2.3提高林業病蟲害防治的科技含量
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還應該降低對農藥等化學藥劑的依賴,盡量提升病蟲害防治手段的多樣性,并強化林業生態系統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也可以采取生物處理方式即引入昆蟲的微生物天敵,及時殺滅有害昆蟲。目前,針對不同病蟲害,市面上已經出現多種生物農藥,林業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其次,可以采取引進益鳥的方式來遏制病蟲害問題,如啄木鳥、麻雀、喜鵲和山雀等鳥類,都是大量昆蟲的克星。林業企業可以建造大量鳥巢,吸引鳥類進入林業生態系統當中,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
2.4對林木苗進行檢疫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也需要從林木自身入手,加強對木苗的培育工作,保證木苗的存活率和抵御能力,以更好地抵御病蟲害對苗木的危害。林業企業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加強林木苗的培育和檢疫工作,積極培養抵抗能力強、適應能力強和抗逆性強的木苗,消除病蟲害的繁殖場所,增強木苗的抵抗能力。此外,在木苗的栽種過程中,可以適當采取穿插種植的方式,將兩種或者多種木苗進行混合栽種,這樣不但能夠有效地提升人工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同時還能夠降低某一類病蟲害所造成的影響,促進林木的健康、快速成長。
3結語
林業病蟲害防治必須要堅持無公害的防治思想,降低林業病蟲害防治對農藥的依賴,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治理路線,采取低污染、低成本、高質量的防治方法,以降低病蟲害對林業生產的影響,為林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更為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袁梅梅.棗樹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探討[J].福建農業,2014,(09).
[2]余盛明,吳俊.黃山風景區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及效益分析[J].安徽林業,2009,(10).
作者簡介:周本庚,本科學歷,湖北省國有竹溪縣雙竹林場,場長,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國有林場管理及用材林營造林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