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逐漸改善,退耕還林、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良好態勢已形成,而退耕還林補助資金發放本是一件惠及廣大農民的好事,但卻在發放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以保障退耕還林工作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林業發展;退耕還林;補償
中圖分類號:F307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1.058
1巴南區退耕還林直補資金監管工作的基本情況
退耕還林是中國投資最大、惠及面最廣的生態建設工程。工程啟動十年來,有效改善了中西部的生態環境。
1.1按時兌現退耕補助資金
巴南區自2002年退耕還林以來,嚴格按市級和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有關要求組織落實和發放。截至2014年底,已累計向退耕農戶補助政策資金34464.9萬元。其中,第一輪補助期26324.1萬元,第二輪補助期8140.8萬元。目前,我區已全面完成2014年退耕直補兌現任務。
1.2規范補助資金發放程序
為保證退耕還林直補資金安全運行,我區建立了完善的資金運行制度,嚴格按《重慶市財政資金直接補貼農民發放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由區財政局和林業局等部門確定退耕還林直補資金管理使用及監管流程,并嚴格按流程進行操作,同時下發通知,明確退耕還林直補申報要求。由鎮、街負責組織審核公示,明確補貼對象的姓名、補貼面積和補貼金額,規定公示最短時限,并將公示情況報區退耕還林主管部門備案,區林業局對各鎮、街公示情況進行檢查。
1.3強化惠民政策宣傳和監督
為充分發揮廣大群眾的監督作用,我區各級部門及政府利用惠農政策趕集、廣播電視村村通宣傳、公示、召開村民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退耕還林相關政策,公開退耕還林補助標準、補助面積、補助對象,做到退耕還林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確保退還林政策補助的公平、公正。同時區林業局多次組織人員到各鎮、街開展了直補資金申報督導工作,開展“一對一”業務指導,及時發現和糾正直補申報工作中不規范行為,確?;菝褓Y金安全、及時、準確匯到各退耕農戶直補賬號上。
2退耕還林直補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直補基礎數據收集核實困難
有的退耕農戶舉家外出務工,常年甚至多年不歸,在家年邁的老人或看管房屋的親戚朋友不知其身份證號碼或銀行賬號,提供的信息不準確等,錯誤信息不能及時核實,造成國家補貼不能及時發放。
2.2搞平均主義袁未退耕戶侵占了退耕戶補助資金
在實施退耕還林時,不按實際退耕農戶分攤面積,而是在全社范圍內按人頭平分,未退耕農戶也享受了補助。
2.3以集中管護之名袁領取直補資金
按集中管護要求,村社通過一事一議,將直補資金按一定的比例扣出,以社長或社員代表的身份領取了這部份資金,用于集中管護,但部分村社并沒有真正用于集中管護,只是作為制約農戶進行管護的一種方式,實質是分戶管理,資金安全難以保障。
2.4差額面積不分攤到戶袁侵占退耕戶利益
退耕還林計稅面積和實際享受退耕補助面積(作業面積)產生的差額面積,未分攤到戶,有的村社用社長或社員代表的身份申報領取直補資金,作為集體收入。
業主未按相關規定與退耕戶簽訂正規的退耕還林合同,約定退耕還林直補資金分配,而直接領取了直補資金。業主享受補助面積未與退耕戶見面,業主吃面積差,侵占退耕戶利益。
3強化退耕還林直補資金管理工作的對策建議
3.1由區財政堯林業部門負責袁進一步做好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兌現的督查工作
在兌現時要進一步加大公示,公開透明,統一時間、地點,周密安排、強化領導、明確責任、減少中間環節,杜絕代扣代收,確保補助資金盡快足額兌現到農戶手中。同時各鎮、街要公布直補申報時間,直補數據工作應與外出務工人員回家過年過節相結合,提高直補數據的準確率,同時增設惠民補貼查詢點和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3.2加強集中管護資金的管理袁堅決杜絕以集中管護之名克扣直補資金
對推行了集中管護的村,可聘2~3名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村干部或人大代表作為惠民資金義務監督員,重點對集中管護資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同時各鎮、街要將集中管護情況報區林業局備案。
3.3進一步加強惠民政策宣傳
探索創新宣傳方式和手段,讓農民看得懂、記得住、真明白。采取發放宣傳手冊、宣傳掛畫、宣傳圖卡,制作路邊廣告、標語、板報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重點宣傳惠民政策補貼目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標準,確保各項政策的導向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將已經郁閉成林的退耕還喬木型生態林納入天保二期工程公益林建設補助范疇,增加退耕農戶收益。
作者簡介:胡陳媛,本科學歷,巴南區退耕還林管理中心,林業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