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莉 趙娟文
“體藝2+1項目”是通過課內外體育和藝術教育活動,要求每位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必須掌握2項強身健體的體育技能和1項藝術技能,使每位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對于學生自覺養成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與良好的習慣,提升審美素質,陶冶情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小學普及實施“體藝2+1項目”轟轟烈烈的背景下,也出現一些不和諧的現象。
一、小學“體藝2+1項目”實施現狀
(一)重文化輕體藝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小學的體育和藝術類課程并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在學校教學時間難以保證。很多學校的體育、藝術課程沒有開足開夠,如課標規定一周4節體育課,不少學校為了滿足文化課的需要,一周只安排了2節體育課,另外2節體育課則變成“綜合實踐活動”等所謂的素質提升課程,或者由文化課的老師上文化課。到了期末,體育和音樂、美術課更被以“復習考試”為借口被文化課老師占用。體育、藝術在家庭教育中也不受重視。很多家長在幼兒園的時候培養了孩子很好的體育和藝術細胞,但是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因為學習緊張,就終止了培養,學生再也沒有深入學習。久而久之,原本掌握的體育和藝術特長也生疏了。究其原因,首要的就是部分教師和家長只重視文化課,“成績第一” 的應試教育傳統思維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社會的教育輿論。
(二)全校學生共吃“大鍋飯”,忽視學生個性發展
因受上述因素的影響,有的學校開展的“體藝2+1項目”流于形式,項目沒有根據地域、學校校本特色開設。如有的學校圖方便,每堂美術課都讓學生畫同一幅畫,枯燥無味;有的學校選擇的項目千篇一律,因為跳繩好練就全校練跳繩,唱歌好練就全校練唱歌;還有的學校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一上課就組織學生練技能,應傳授給學生的理論知識或操作要領完全沒有傳授。長此以往,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是很不利的。
(三)低年級段項目開展出現“真空”
“體藝2+1項目”的技能標準是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三年級設定的,即“水平二(3~4年級)、水平三(5~6年級)、水平四(7~9年級)”;而且每一水平中又可以根據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實際掌握情況分出“優秀、良好、及格”三個不同的等級。不少學校在理解標準上存在誤區,以為小學一二年級沒有標準衡量,所以不用開展“體藝2+1項目”,于是出現項目開展的“真空”。學生到了三年級,面對突如其來的“體藝2+1項目”,他們由“真空”學習狀態進入“有氧”學習狀態,一下子難以適應,很難有成績。
二、開展“體藝2+1項目”的措施
鑒于以上現狀,如何推進項目的實施與開展呢?筆者進行反思,認為應該從如下五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
教育部制定和實施“體藝2+1項目”的目的在于促進青少年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推進“體藝2+1項目”的突破口就是通過各種體育和藝術活動,引導課程設置和評價體系的改革。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校可以依托校運會、藝術節等活動平臺,定期邀請家長參與學校體育與藝術活動,讓其參與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分析,感受實施“體藝2+1項目”與文化課的學習沒有沖突,相反還有促進作用。家長只有切實感受到了這些變化,才能轉變教育觀念,才能自覺地引導孩子參與各種體育技能和藝術技能的學習。同時,作為項目參與者之一的教師也要轉變觀念:學生要成績,但要的是學生健康、快樂、全面發展的成績。
(二)從監督管理上落實
“體藝2+1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參與,需要完善的相關體制,明確權責,強化監督管理。學校應確定目標、做好分工、如實記載、嚴格獎懲;教學部門和政教部門組成督查組,做到一周一檢查、一月一匯總。只有各部門各司其職、嚴格把關,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的張揚,才能真實地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三)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體藝2+1項目”的開展對象是面向全校小學生,因此,要確保“體藝2+1項目”真實有效。應該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實施自選與鼓勵相結合的活動機制。對于“首推項目” 應該制定帶有強制性的規定,要求其必須按規定的時間、地點參加;對于“任選項目”和 “開放性項目”,則可將權力還給學生,讓其自由選擇。另外,各個學校可以根據區域位置、師資等條件開展具有本區域特色或民族特色的項目。“體藝2+1項目”的開展應遵循“個體—群體—整體”的發展思路,確保每一個學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藝2+1”項目;設置課程、開興趣班,指導整體學生開展活動;打造特色項目、重點項目,形成學校特色教育。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體藝2+1項目”的實施者是一線教師。提高體育、藝術教育師資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是實施“體藝2+1項目”的先導條件。學校應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業務培訓,不斷提高體育、藝術教師的教學能力,以滿足此項活動對教師教學技能的要求,確保高質量地開展活動。但是,在現在的體制下,“體藝2+1項目”的實施光靠專職教師肯定不行。學校可以實行“內部開發”,讓一些年輕又具有一技之長的教師不斷充實到體藝教師的隊伍中來,對這些教師可以采取“兼職制度”,從而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師資隊伍,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成效。
總之,“體藝2+1項目”在素質教育中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可以讓每位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能較好地掌握2項健身鍛煉的體育技能和1項藝術特長,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我們可以結合學校的地域特征、器材、師資力量等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