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有玲
【摘 要】多媒體教學是通過屏幕為學生展示形象直觀的內容,尤其是展示學生沒有感知過的感性事物,較傳統的掛圖更為清晰、生動、形象,是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歸納演繹等思維活動的支撐點,對教學有極大的積極效應。但是,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只是在教學中起輔助和促進的作用,我們決不能片面夸大它的功能。本文針對當前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誤區進行剖析。
【關鍵詞】多媒體 ? ? 初中化學教學 ? ? 優勢 ? ? 誤區
多媒體教學以其聲形并茂、圖文兼顧、動靜結合等多樣表現形式,以及容量大、直觀性強和易接受的特點,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青睞。新課改在各級學校如火如荼地實施,多媒體教學手段對課堂教學產生諸多影響。在許多教師看來,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緊跟時代步伐,給教學工作帶來了新希望,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即實現了新課改的教學目標。殊不知多媒體教學如果應用不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下面談談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和誤區。
一、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課堂上使用的優勢
1. 對教師而言,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加大了課堂的信息容量,即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增加了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大了課堂的知識密度。其次,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加快了課堂教學節奏,將與課堂知識有關的內容最大限度地融入課堂中。
2. 對學生而言,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且易于激發學生的聯想力和創造力,不僅如此,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思考。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誤區分析
(一)多媒體教學展示取代了傳統的師生互動,呈現霸權主義
新課標注重對學生認知方法的培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的主導性。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生成的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變數,教師要根據課堂不斷出現的新情況調整教學行為,即要體現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使用多媒體教學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認識社會、接受新信息并最終完成進行意義建構的手段,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更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墒窃诮虒W實踐中,教師常常把多媒體看成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靈丹妙藥,過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體的功能,過分地依靠多媒體教學形式,教師為追求課件設計的系統性、程序性,致使這種課件設計的機械化強,不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很難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時多媒體教學更多主導整個教學過程,“統治”課堂,教師不能因材施教,師生難以實現情感交流,教師和學生幾乎都“退居二線”成了被動地教和學。更有甚者,課堂過分突出教師的“表演”,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唱獨角戲,加以精彩解說和絢麗演示;學生成了“看戲者”,缺少思考與討論的時間、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和應有的思維與語感訓練,剝奪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一堂課下來,學生感覺到老師眼花繚亂地演示,而所獲甚少,學習能力難以提高。
(二)多媒體展示代替了板書,出現了依賴現象
板書是縮微型教案,是教師對課堂知識歸納和對教學過程展示的表現形式,也是學生對本課學習后的消化依據。而今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課件內容,忽略板書,甚至舍棄了板書,是不科學的。多媒體課件的播放,使信息的出現和消失都很快,不能夠較長時間地保留下來,電腦的節奏和人腦的節奏畢竟不一樣,使得學生很難記好課堂筆記,對于某些難理解的內容,缺少必要的思考時間,導致一堂課下來,學生難以將信息消化吸收,腦海中一片空白。此外,課件的廣泛使用,使不少教師在課堂上無一字板書,不斷助長教師的惰性,傳統教學手段的基本功正在弱化。例如,板書能力的下降,通過語言交流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也在不斷弱化,一旦教室中的多媒體教學平臺出現了故障或停電,他們就會愁眉苦臉,抱怨不知道該如何上課了。
(三)多媒體教學出現圖知脫節,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多媒體教學手段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一些教師一味追求新奇和刺激,迎合學生好新鮮的口味,將插圖弄得過分夸張;有的老師卻是純粹為了點綴畫面而在不該插圖的地方插圖,或者插上與授課內容毫不相干的圖片,求得美化效果;課堂上播的動畫、聲音、特效等不經過嚴格地挑選,有的動畫和聲音跟自己的教學內容沒有絲毫的關系,學生看得眼花繚亂,聽得心里厭煩。這樣不但沒有起到呈現知識點的作用,反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無關的聲音和動畫上去。對學生而言,這樣精彩的畫面、好聽的聲音的確吸引了他們的興趣,可是,課堂在學生們的驚呼和感嘆之后,又給學生留下了多少有用的東西呢?這樣重形式而輕內容、用電腦玩花樣的課堂,多媒體效果有時用得不當和過度,使多媒體課件成為一塊塊美觀漂亮卻內容貧乏的黑板報,反而會成為教學的干擾源,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給課堂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四)多媒體教學視頻代替了化學演示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師一定要重視化學實驗,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整個實驗過程,從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激發靈感、培養能力。如果以視頻等材料過多地代替了化學操作實驗,即使材料再逼真也是虛擬的,化學操作實驗本身的可參與性和成就感是學生無從體驗的,更何況理論與實驗往往有一定的差異。課件制作太理想化,不利于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
總之,多媒體教學以其直接性、新穎性和多樣性特點,成為現代教學重要的輔助手段。為了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性,教師應適時恰當地運用多媒體,使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便能更好地滿足新課改中素質教育的要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