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瓊英 等
摘 要:形成性考核教學是新建本科院校應當重視的一種教育教學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實施形成性考核教學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教育政策的必要措施,也是保障學生學習真正有所得,真正實現基本受教育權利的必要手段。強化形成性考核可以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促進其學校既有教育的發展。目前來說,新建本科院校的形成性考核教學存在一系列問題。該文認為,要想推進新建形成性考核的水平和層次,就必須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同時不斷提高教育投入,不斷強化各級對于形成性考核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新建 形成性考核 必要性 參考模式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8(a)-0184-02
1 新建本科院校實施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新建本科院校實施形成性考核教學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教育政策的必要措施,也是保障學生學習真正有所得,真正實現基本受教育權利的必要手段。同時,強化形成性考核可以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促進其學校既有教育的發展。
一方面,形成性考核對于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所謂形成性考核,指的是用階段性評價的方法來進行對于學生學習目的、學習結果評價的教育教學活動。這兩種評價方法包括終極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兩種。對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既包括用形成性考核的教學,也包括用終極性考核的教學。這兩種教學評價的模式可以有效監控整個學生的教學過程,更好地為學習者提供開放的學習環境、強調學習者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知識和能力的積累和提高,更好地在過程中實現對于教學過程的有效監控。與此同時,形成性考核可以有效改善教師教學過程中時空分離的現狀。對于教學活動而言,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的更新都離不開教師教學活動的組織,然而在具體的教學評價過程中,卻往往出現二者之間的分離。基于這種現狀,形成性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難題。在形成性考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合理設計考核內容,實現了教與學的有效溝通,教學信息得到全面的反饋,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達到了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的目的。
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實施形成性考核具有必要性。第一,新建本科院校相對而言教育歷史、評價水平等相對落后,要適應當下的社會發展和教育教學的突飛猛進,必然要進行形成性考核來進行過程控制。新建本科院校通過終結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來增強了解學生成績的媒介和手段,通過終極性考核學習其他教育的傳統,學習先進知識,不斷提高教育知識和科學文化水平。第二,形成性考核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水平的重要舉措。對于新建本科院校學校教育來說,要讓學生明白教育的基本語言和思維現實,又要通曉其他教育的重要文化內容。這樣可以在相互借鑒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文化知識和科研水平。第三,形成性考核對于基層學校有重要意義。例如,筆者所在的學校就是形成性考核學校,執行教育廳的評價方針,開展形成性考核教育模式教學實驗。這樣對于新建學校而言,從數據實證角度來說,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2 新建本科院校形成性考核面臨的困境
根據筆者對包括長沙醫學院在內的多所形成性考核學校的調查,發現一個共性:很多學生及家長不支持形成性考核教學,排斥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的主體廣大教師缺乏質量意識和評價能力,專業發展缺少平臺;教育主管部門對形成性考核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等。具體表現及原因如下。
2.1 客觀教材、教參、教具缺乏
第一,教師數量不斷減少。之前曾有較多的培養形成性考核教學的教師,隨著大專、大學本科改革的不斷推進,許多學校逐漸整合重視終極性考核,師資力量培養的渠道就顯得較為困難。第二,教學點數量萎縮。目前隨著新建本科院校政策推進,新建本科院校形成性考核教學點的生源數量不斷萎縮,這樣就不利于教學點的整合,也就無法產生相應的聚集和規模效益。第三,教學資料單一。當前教材大多是終極性考核的教材,缺乏更多的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學生急需的較少,無法滿足新建本科院校學生的需求,造成了學生興趣的缺失。
2.2 社會因素中上級重視不夠,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家長不理解支持
學校作為形成性考核的基本形式,是教育教學成果推廣工作的重要內容。然而,目前的地方政府和學校層面對于教學評價的工作上重視不夠,工作推進顯得較為冷淡。尤其是,在一些學校中,教師對于形成性考核本身就缺乏必要的了解,認為形成性考核教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是一種負擔,由此,工作上負擔意識較大,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不夠,教學質量也就自然跟不上了。與此同時,目前的形成性考核進學校的布局上較不合理。表現在人口的比例和教師資料不足,在一些人口較多的地區,形成性考核教學點設置上較少,或者規律較小、教學點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凸顯出來。
2.3 人為因素:形成性考核教學與終極性考核教學(應試教育)的矛盾沖突
當前的教育盡管推崇素質教育,但是,對于新建本科院校地區的學生而言,要提高學習成績仍然是不容置疑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的教學中出現了為了成績而教學的基本現狀,這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教育地區形成性考核教學的推進力度。具體表現在教師對于形成性考核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必要的除了應試意外的科研精神和能力,造成了矛盾沖突的進一步加劇。
3 新建本科院校形成性考核的探索形式
對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階段性學習測試、基本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專題的討論、小組學習、學習記錄等基本的形式和樣態。第一,階段性學習測試。要求學校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階段性測試,具體的形式可以包括小論文、報告、分析、調研、總結等方面。也可以采用較為常見的測試卷的任務。基本上每門課程要安排3次左右,然后,指導老師根據學生的測試的次數和質量來進行成績的評定。第二,教育教學實踐。要求學生進行參與、感受、操作的活動,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來理論上驗證、創新并加以實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實現對于總體成績的評定。具體的教育實踐活動既可以包括根據課程大綱設計的必須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參加后應當考察其通過率,另一種也包括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形成性的考核內容。第三,專題討論。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針對指定的主題,進行重點、難點和拓展性內容的討論,討論既包括課堂討論也包括小組討論、網上討論。教師根據學生參與發言的水平和層次,觀點的高度和深度等諸多路向來給予評價給出成績。第四,小組學習。要求若干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協作學習活動。小組學習要有學習時間、地點、方式、內容、參加者、學習效果、存在問題等記錄。指導教師根據小組學習記錄進行成績評定。
與此同時,根據形成性考核任務的要求,可以選擇不同的考核方法。考核手段可以采取紙筆考核、計算機(單機)或網絡考核等,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開放式、半開放式考核或者封閉式考核。開放式考核指學生不受時間(或者時間是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只有截至日期)和地點的限制,按照考核要求,自主完成考核內容;半開放式考核指學生受時間(或者時間是一個較短的時間段,有起止時間要求)和地點的限制、可參閱資料,集中完成考核內容;封閉式考核指學生不得攜帶任何資料,要在規定的地點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考核任務,與閉卷考試相同。需要指出的是,形成性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不超過20%,特殊課程(如實驗或技能要求強的課程)可以適當放寬比例。
舉例而言,長沙醫學院的形成性考核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得益于其較為明確的考核標準和完善的測評手段。校領導每學期聽課評課不少于5次,院(系、部)負責人與學校中層干部每學期聽課評課不少于8次,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長沙醫學院不斷加大教學督導力度。成立由教學或教學管理經驗豐富、工作認真負責的高級職稱教師和處級干部39人組成校教學督導委員會。教學督導通過聽課評課、巡教巡考、專項檢查、調研指導等方式,開展評教評學和指導教學建設工作。教學督導、院(系、部)負責人、教研室主任不定期抽查評價學生作業、實驗報告、考試試卷與臨床實踐教學情況,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教學質量監控中心組織學生,每學期及時收集信息進行分析與反饋,追蹤改進結果。
首先,開展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我們設計了理論課形成性評價表、課前預習、課堂提問、課堂測試、課內病案分析、課后病案分析、PBL、CBL教學討論中形成性評價。在實踐測評領域,在每次實驗報告、見習報告、外科實驗課結束前:每組每次抽出4位學生進行考核,進行形成性評價。另外,對于學生進行實習檢查的評價,學生床旁考核并進行評價,必要時給學生再次操作示范、完整病歷等。所謂終結性評價就是在課程結束考試、畢業OSCE+綜合理論考試。這主要體現在日常的教學方法改革,PBL、CBL教學,采取點面相結合。PBL教學《診斷學》《內科學》消化道出血、《外科學》急腹癥,診斷學嘔血、呼吸困難,梗阻。神經病學腦出血,精神病學精神分裂癥,傳染病學傷寒等都采取了較為創新的教學方法,學生反映效果好,優良率達90%以上。
其次,學生自主學習。線下自主學習PBL、CBL教學為代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驗室開放,學生自主訓練;課前預習,課后病案分析;教師引導學習:6門課程,29個內容 臨床技能操作觀摩和課外操作;早期臨床見習;寒暑假早期接觸臨床。線上自主學習臨床學院網站,開設48個臨床技能操作項目,其中基本臨床技能12個、專科臨床技能33個、綜合臨床技能3個;網上自主學習考題,自動評分;精品課程課件、習題、專著、論文等。
再此,考核方式改革。由于課堂上采用多種教學法并用的形式,2013年開始考核方式也趨于多元化。考核主要包括2個部分,即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則包括出勤、課堂提問、課堂測試、課堂作業,生理學教研室還將案例討論等納入形成性評價體系。與之前相比更加注重平時考查學生學習,并及時反饋。每章知識點講解結束后布置課后作業,由教師編寫自測題,供學生課后復習與自我測試,根據學生完成作業情況,及時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輔導和答疑,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鞏固基本知識。結合專業特點和醫學研究熱點,由教師設計一些小論文題目,學生自由選擇,要求完成1篇小論文,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大量醫學生物學文獻,其中包括一部分英文文獻,拓寬視野,培養學生文獻檢索和文獻閱讀的能力,從而掌握科研論文撰寫規范。要讓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發揮作用,通過教學反饋逐步優化教學效果。
4 新建形成性考核教師培訓的基本路徑
4.1 統一認識,提高形成性考核的積極性
一方面,地方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宣傳,特別要強調教育部門在政策制定階段的工作推進,切實解決形成性考核進校過程中的阻力。充分發揮學校、社會的宣傳推廣力度,提高各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知,尤其重視對于形成性考核進校過程中教育政策的宣傳和推行、落實。加大政策層面進行的形成性考核推廣的建設,強化地方性本科院校具體實施意見的制定和落實。完善學校的激勵機制建設,對于學習形成性考核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激勵機制,比如在具體的學習考核、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一定的照顧,保證形成性考核教學的連貫性。
4.2 調整布局,轉變形成性考核的觀念
要加大新建本科院校形成性考核的積極性和宣傳力度,轉變學生的學習與考核觀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要及時根據人口、教育、承受能力,盡快調整新建本科院校形成性考核學校的比例和布局,盡快在相對缺乏的地區增設形成性考核教學的校點,對現有的教學點進行整合,頂層設計、集中辦學,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對于人數較大的學校可以考慮采用寄宿制等方式,提高學校的規模和聚集效益。
4.3 加大投入,提高形成性考核的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形成性考核要不斷加大教學的經費投入,保障教學的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師資水平,對于重點的人力、物力、財力要集中進行補充,重點扶持,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按要求布置形成性考核任務,并收回學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務的相關材料。組織階段性學習測驗、教學實踐活動、專題討論,指導小組學習,指導學生做好學習記錄。按時評閱學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務的相關材料,要有批語、批注和成績評定,并及時反饋學生。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答疑、討論。按有關規定對學生的違紀行為進行處理。填寫《形成性考核學生成績記錄表》,簽字認定后,交成績管理部門。對階段性考核情況進行總結,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及時反饋有關的管理部門。
參考文獻
[1]吳小建.基于網絡課程考核改革:流程分析與完善路徑——以《政府經濟學》課程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71-74.
[2]韓曉東.基于網絡的課程考核在遠程教育中的實踐與探索[J].成人教育,2011(2):82-83.
[3]韓曉東,高明輝,楊玉敏.遠程開放教育教學中形成性考核設置實效分析[J].成人教育,2011(11):51-52.
[4]董連,鄭廣成.高職“產學、學研、競賽、考證”課程的形成性考核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2):83.
[5]李雪竹,陳賽.形成性考核在應用型本科教學中的實施分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2(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