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關鍵詞】 班主任;班級管理;學習;關
愛;協調關系;轉化工作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7—0035—01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一個充滿朝氣、蓬勃向上的班集體離不開班主任的科學管理。小學生天性好玩、調皮搗蛋,因此,要做好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就必須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治班技巧,這樣才能在保護小學生的天性的前提下,讓他們在和諧的班級、校園環境中學習、成長。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要善于學習
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須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一是要學習新的教育思想、現代化教育理論、科學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藝術,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以免在實踐中迷惘。二是學習教育法律法規知識,特別是班主任的義務和權利,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管理權限等。三是向同行學習,要經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優秀班主任學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四是在反思中學習,班主任在處理眾多的事務中要多反思,做中學,學中做,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地改善和落實,以適應工作的需要。
二、班主任要關愛學生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首先必須擁有一顆關愛學生的心,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都應一視同仁。班主任要用嚴父慈母之愛,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要有博大寬容的胸懷,認真處理好班級的日常事務,不能有私心、偏心,要以心換心,平等而真誠地對待學生。這樣,班級日常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師生之間不只是嚴格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實際生活中,師生之間更應該是一種互相尊重、互為朋友的關系。因此,班主任不但不能歧視任何一個學生,而且要善于去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要切切實實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得到學生的情感認同。班主任還應是學生傾訴和交談的朋友,應常常傾聽學生需求的呼聲,用心與學生交流。
三、班主任要協調好各種關系
1. 與學生的關系。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主要組織者和管理者,其主要工作對象是學生,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首先,班主任應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在和學生交流時,應平易近人,多體諒學生的難處,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讓學生能從內心深處切實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誠和善意,想方設法拉近學生與自己的心理距離,使其“親其師”進而“信其道”。其次是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只有如此,學生才會向老師敞開自己的心扉,才會向老師訴說自己的喜怒哀樂,班主任也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在教育時才能有的放矢。
2. 與任課教師的關系。團結協作的同事關系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必要條件,班主任要積極主動地和各任課教師相互配合,共同協作教育好學生,為此,班主任對任課教師要以誠相待,努力在本班的學生中樹立任課教師的威信,積極幫助他們處理課堂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有問題時當面說清,決不背后向領導打“小報告”,要大度謙讓,使其和自己齊心協力共同做好班級工作。
3. 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若沒有家長的密切配合,要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是不可能的,班主任應積極主動地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以平等的姿態尊重學生家長,以誠懇的態度對待學生家長,當學生因犯錯誤需采取措施時,班主任應先和家長做好溝通,說明自己的方法和意圖,取得學生家長的諒解和支持,使其積極配合好班主任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四、班主任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1. 激勵法。激勵是教育管理中一種常用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鼓勵,是對他人的思想、言行進行認可、肯定性的評價。激勵能夠強化人們的行為習慣或行為傾向,增強其發生行為的動力,激發起自信心。后進生的心理過程中,最缺乏的是自信心,覺得自己這樣不行,那樣很笨,因而無論做什么事都很被動,生怕被人嘲笑、看不起,老師掌握了后進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要有意激勵這些學生,大膽地去學習、思考、勞動。無論他們做得多么不完美,哪怕只完成了任務的五分之一,老師也一定要不失時機地肯定其所完成的部分,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來完成得更好。
2. 表揚法。表揚是人們的一種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別人的贊揚(包括成年人),后進生更是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贊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時刻捕捉后進生的閃光點,及時肯定表揚,滿足后進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以創造轉化契機。
3. 反復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師不斷地做好反復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復教育工作,必須要有“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與后進生交談,耐心地幫助,使后進生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學到老師那種“持之以恒”的精神。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