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瑜,雷良蓉,余紅梅,沈曉琴,肖 英
(1.隨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隨州 441300;2.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21;3.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 200433)
運用課堂與床邊相結合教學法提高護生實踐技能
孔令瑜1,雷良蓉1,余紅梅2,沈曉琴1,肖 英3
(1.隨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隨州 441300;2.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21;3.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 200433)
目的 探討提高護生實踐技能的教學方法。方法 以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取課堂與床邊相結合教學法,即以案例導入法為基礎的課堂CAI課件加板書與即時床邊護理教學查房相結合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校內理論教學方法,即以案例導入法為基礎的課堂CAI課件加板書教學。統計實驗組和對照組各個成績等次的人數,用卡方檢驗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經檢驗,實驗組和對照組期末實踐考試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課堂與床邊相結合教學法可有效提高護生實踐技能水平。
課堂與床邊相結合教學法;護生;實踐技能
近幾年,我國護理界對于高等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護理教育體系不斷完善。但是,理論教學與實踐仍存在一定差距,護生接觸臨床時間較短,不能有效地將理論聯系實際[1]。課堂所學知識沒有得到及時鞏固和強化,護生實踐技能不強,畢業后不能馬上頂崗工作[2]。我們在積極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前提下,就如何提高護生實踐技能進行專題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將襄陽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研究基地,根據研究結果,選擇性地進行應用,在應用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持續改進。將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高職護理2012級1班、2班共157名學生作為實驗組,高職護理2011級1班、2班共88名學生作為對照組。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選擇內科護理作為研究內容。《內科護理》教材中共56個單病種[3],教學授課總學時為120學時,由兩位教授承擔教學任務。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即以案例導入法為基礎的課堂CAI課件加板書教學。實驗組采用課堂與床邊相結合教學法,即以案例導入法為基礎的課堂CAI課件加板書與即時床邊護理教學查房相結合教學。實驗組具體做法:每個病種課堂理論教學后,到學院附屬醫院、市中心醫院的相關病區,針對該病種在病人床邊進行護理教學查房,接觸臨床實際。同法繼續下個病種的教學。課堂教學與床邊教學學時比例為1∶1(特殊病種如心律失常、冠心病和腦血管病的課堂教學與床邊教學學時比例為2∶1)。
語言情境案例即導入案例的選擇:將五年制護理專業本科教材《內科護理學》課后思考題中的案例[4]作為教學導入案例。
實際情境案例即病人的選擇:由隨州職業技術學院和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隨州市及襄陽市中心醫院,隨時為護理教學查房提供所需病人。
床邊護理教學查房流程:(1)病區責任護士報告病情;(2)護生對病人進行護理體檢,收集資料,評估病情,發現護理問題,提出護理措施;(3)任課教師結合課堂所授理論知識及護生掌握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對課堂知識進行強化,必要時進一步講解和補充。
1.2.2 評價方法 對兩組護生的內科護理期末考試成績進行比較。
期末實踐考試:全部為案例分析題,題目以《內科護理》教材中每章的案例分析[3]為基礎進行設計。
期末理論考試:為綜合性題目(不含案例分析)。
成績等次標準:實踐與理論考試試卷滿分均為100分;<60分為“不及格”;60~69分為“及格”;70~90分為“良”;>90分為“優”。
統計實驗組和對照組各成績等次人數,用卡方檢驗進行對比分析。
實驗組和對照組期末考試成績見表1、表2。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期末實踐考試成績比較[n(%)]
兩組期末實踐考試成績經檢驗,P<0.05,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在實踐技能方面,實驗組優于對照組。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期末理論考試成績比較[n(%)]
比較兩組期末理論考試成績,雖然實驗組及格率高于對照組,但P>0.05,說明差異無顯著性。
護生畢業后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護理病人,所以實踐考試內容全部為案例分析,故實踐考試成績可以體現護生在護理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課堂與床邊相結合教學法,可顯著提高護生實踐技能水平。
3.1 理論與實踐即時無縫對接,促使知識轉化為技能
高職護理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護生學習理論知識的最終目的是運用。也就是說,知識不等于能力,知識應該轉化為能力。
我們在每個病種課堂理論教學后,到醫院相關病區針對該病種,在病人床邊進行護理教學查房,直接接觸臨床實際,縮小課堂與工作現場的差距,實現理論與實踐即時無縫對接[5]。醫院里的床邊護理教學查房,為護生提供了一個真實、典型的工作情境,護生通過護理體檢、詢問等方法收集資料,對病人病情進行評估,發現護理問題,提出護理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實現從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課堂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查房時運用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對病人病情進行分析,能加深護生理解,解決了以往護生不能有效地將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使課堂所學知識得到及時鞏固和強化,為護生在以后的見習、實習階段進一步提高實踐技能打下堅實基礎。
3.2 體驗護士角色,提高教學效果
實施床邊教學時,護生在任課教師的引導下,獨立自主地深入分析案例,充分體驗護士角色。每名護生都要把病人作為自己護理的對象,通過評估,對其存在的護理問題和應該采取的護理措施發表見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使得枯燥乏味的理論學習變得生動活潑,內容更加有趣,激發了護生學習興趣,提高了護生參與積極性。同時,查房時護生的發言還可以體現其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也激發了護生不甘落后、奮發向上、超越他人的內在動力,促使其更加認真、刻苦地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3 培養綜合素質,提高社會實踐能力
查房時,以病人為中心、與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病史與心理狀況,有利于培養護生的溝通能力,培養護生對病人的情感關懷和同情之心,增強護生責任心,融職業素質教育于理論教學之中[6]。實施床邊教學,使護生從學校和教室這個比較狹小的圈子里,走進醫院、走進社會,親身體驗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在社會中的應用過程,從而提高了護生的動手能力、自主解決問題能力、與人交往能力等社會能力,以及認知水平、人文修養和表達能力,使其畢業后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盡快適應醫院文化、進入護士角色。
總之,課堂與床邊相結合教學法,使護生及時鞏固課堂理論知識,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了職業能力,進一步提高護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值得在同類學校中推廣應用,以提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但是,目前還沒有床邊教學查房配套教材供師生使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1]劉敏,岳金鳳.我國高等護理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價值工程,2011,7(3):211-212.
[2]丁艷萍,曹寶寶.我國高職護理教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及對策[J].護理研究,2009,23(3):831.
[3]龔家炳,彭林峰.內科護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4]馬秀芬,張展.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5]何旭輝,吳艷,張玉蘭.高職高專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9,29(6):27-29.
[6]任志英,邵越英.我國高等護理教育中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改革的發展[J].護理管理雜志,2006,6(12):16-18.
G424.4
A
1671-1246(2015)09-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