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濤+馮一丹+郭理會


[摘 要] 天津市發展品牌會展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強大的第二產業基礎、良好的政策支持以及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等優勢。同時,大型會議多以政府主導、部分場館及周邊設施相對落后、缺少高素質的會展人才等因素也制約著天津市品牌會展的發展。為進一步提升會展的質量和檔次,天津市應依托區位優勢,發掘本地特色品牌;加強政府的有效引導,塑造品牌會展企業;依托優勢產業,構建產業和會展業緊密聯動格局;有效利用會展專業人才,提升品牌展會的質量。
[關鍵詞] 天津市;品牌會展;發展優勢;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713.7 [文獻標識碼] B
近年來,天津市城市面貌變化明顯,城市形象進一步改觀,對會展業發展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大幅提升。表現之一即會展場館的基礎設施建設,隨著梅江會展中心的投入使用和天津國家會展中心的動工興建,基本有了良好的改善。天津市“十二五”規劃發展要求曾指出,大力加強會展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同時,還要穩定本市有影響力的品牌會展,如北方國際自行車展、天津國際汽車貿易展覽會、天津國際機床展等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展會,這些品牌會展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的同時,也促進了商家的交流,實現會展品牌間的強強聯合;也有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津洽會、融洽會等政府主導的國際國內大型會議,已成為宣傳濱海新區、展示天津形象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天津市發展品牌會展的優勢分析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天津地處我國北方黃金海岸的中部,是北方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的軸心,作為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環渤海商貿中心城市。天津是北京的門戶,可以利用處于環渤海經濟中心和與北京毗鄰的區位優勢,通過整合會展資源將天津培育成我國二級會展中心城市,推動品牌會展的發展。
(二)強大的第二產業基礎
展覽會是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強大的工業基礎是會展業發展的“穩定劑”。天津是中國近代工業展露萌芽的地方,工業基礎雄厚;2013年天津工業總產值達到2.7萬億元,“十二五”前三年累計凈增1萬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6678.6億元,增長1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依托鮮明的工業門類,來打造品牌展會。
(三)良好的政策支持
近些年,會展經濟的發展動向逐漸引起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和措施,扶持鼓勵會展業的發展與壯大。如,商務部于2011年9月聯合中共宣傳部、發改委、教育、科技、工信等33個部門制定的《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確定的中國服務貿易重點發展的30個領域,其中就包括“會展服務”,指出會展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打造一批大型辦展主體,使之形成效益、形成規模、形成品牌,形成與國際水平接軌、服務體系完備、服務質量優良、專業化程度高的發展格局,實現展覽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四)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
一級京津城際高鐵、濱海國際機場、輕軌、快速路、良好的物流港口等優勢日益凸顯,特別是梅江會展中心二期的建成啟用,促使天津的會展經濟快速發展的軟硬件設施更加完善,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性、國家級專業品牌會展落戶津門。
二、天津市發展品牌會展存在的問題
(一)多以政府主導的大型會議為主,品牌會展企業發展緩慢
天津2014年政府主導型展會總數占全年總展覽數的37.6%。天津市品牌會展發展過程中,我們欣喜的看到以政府主導的達沃斯論壇、津洽會、融洽會、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等為代表的國際國內大型會議推動了天津會展業的發展,拉動了地區經濟的增長。以津洽會為例:2013年實現協議外資額36.3億美元,協議內資額152億元;津洽會期間簽訂投資合作項目總額達806億,直接帶動展館周邊交通、餐飲、旅游、住宿增長20%以上。我們同時了解2014年深圳政府主導型展會總數占全年總展覽數19.8%,廣州是15.2%,北京、上海分別為13.7%和12.6%;這些數字對比直接體現出天津市市場化展會相對較少,市場化程度低。市場化程度低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品牌會展企業發展機會減少,不利于品牌會展企業效益增長,從而導致品牌會展企業發展緩慢且數量較少。
(二)部分場館及周邊設施相對落后,對名牌展會的吸引力不足
天津市會展場館近幾年來有較快發展,但我們從下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天津會展展出面積是上海的1/4,北京的1/2;會展場館數量和可供展覽面積都與北京、上海國內一線城市有較大差距。同時天津會展場館周邊交通便捷程度不高,梅江會展中心、天津國際展覽中心附近均沒有地鐵通達,直接影響了參展商和觀眾的參展觀展積極性,一些大型品牌展會可能因此放棄辦展。同時天津臨近北京,受到北京會展業“虹吸效應”影響,名牌展會和品牌會展企業更傾向于選擇北京而放棄天津。
2012年會展業展館數據對比表
數據來源:商務部會展業典型企業調查統計
(三)缺少高素質的會展人才
品牌會展的發展離不開專業化的會展人才,專業化人才的缺乏直接帶來的影響是會展策劃、設計理念、廣告營銷等方面相對比較落后。天津只有3所開辦會展專業的本科院校,且目前的會展從業人員主要專科出身,綜合素質不高。國內其他的會展城市中,上海有9所本科院校開設會展專業,廣州有6所,北京有5所。天津與一線會展城市之間的人才素質產生較大差距,同時大量會展人才更傾向于去臨近天津、會展業發展更好的北京發展,導致高素質的會展人才流失。
三、天津市發展品牌會展的對策
(一)依托區位優勢,發掘本地特色品牌
京津地區是世界上6個絕無僅有的在直徑不足100公里的地域內集中了兩個超大型城市的區域,是全國知識最密集、科技實力最強的區域。在“京津冀”一體化大背景下,抓住與北京,河北的會展業相互互補的機會,共同發展,打造更多具有天津特色的品牌會展。endprint
品牌的開發是打造高質量會展的著力點,一個品牌就是一個獨特的名稱和標志,既可以用來識別某一銷售商或某一群銷售商銷售的產品或服務,也可以用來區別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傳統文化具有極高的特色與號召力,在國家大力發展品牌文化產業的大背景下,要抓住天津市豐富的民族文化,如天津十八街麻花及其傳統制作工藝,楊柳青年畫,傳統相聲等都獨具特色,將這些特色品牌通過展覽會的形式加以推廣,不僅其品牌知名度會大大提升,更有利于天津市品牌會展的發展突破。
(二)加強政府的有效引導,塑造品牌會展企業
會展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顯著,要想更好的發展天津品牌會展,政府要制定完善的天津品牌會展發展規劃,加強對品牌會展宏觀調控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明確天津市品牌會展發展的目標和原則,為品牌會展發展指明正確的道路;成立品牌會展發展管理協調機構,優先發展品牌會展。在品牌會展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品牌會展企業的塑造,一個優秀的品牌會展企業不僅可以使固有品牌展會長久發展下去,還會擴展更多的品牌會展項目。
(三)依托優勢產業,構建產業和會展業緊密聯動格局
在天津工業增加值不斷增長的背景下,緊密依托天津優勢產業,結合產業特點和發展定位舉辦系列化專業會展,實現城市產業與會展業緊密聯動格局。國內外許多城市積極運用產業和會展相結合的發展方式,打造品牌會展。例如,漢諾威作為德國的汽車、機械、電子等產業中心,在促進會展業發展的過程中緊密結合產業特色,積極舉辦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目前已打造成為世界最大規模的工業博覽會,2012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吸引了6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0家參展商,為漢諾威當地帶來了5000多項創新工業產品和技術,超過23萬專業觀眾前來參觀洽談,極大推動了旅游業發展。上海則以六大支柱產業為依托,陸續舉辦了國際信息化博覽會、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和世界制藥原料中國展等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會展,并推動了電子信息產品、汽車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精品鋼材、成套設備和家電制造、生物醫藥等支柱產業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深圳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2011年深圳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11875.61億元,增長16.7%,自主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由此可見,依托優勢產業,構建產業和會展業緊密聯動格局推動品牌會展業的創新與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天津利用其作為世界最大的自行車產業基地,依托自行車、電動車產量和自行車出口量國內第一的工業優勢,已成功舉辦14屆“北方國際自行車展覽會”,并把它成功打造為有影響力的天津市品牌會展。所以我們要牢牢把握好優勢產業給品牌會展發展帶來的動力。
(四)會展專業人才的有效利用,提升品牌展會的質量
在會展業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高校會展專業招生規模已經實現連續12年持續增長。根據最新統計,2014年我國會展教育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全國招收會展新生14293人,較上年增加10.2%。新生入學后,全國會展專業在校生規模達41822人,創歷史最高水平。2015-2017會展專業畢業生人數如下圖:
京津地區擁有各類科研院所近千所,高等院校近百所,科技人員150余萬人。天津也有3所本科院校已經開設了會展專業,這些高校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要多注意實踐的學習。多進行模擬會展項目,積極組織學生到大型展會學習,使學生在其中得到鍛煉;企業也應多提建議,讓學校更好地培養符合要求的會展專業人才,同時企業應該積極歡迎會展同學前來學習。天津品牌會展在發展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些人力資源,提升品牌展會的質量。
[參 考 文 獻]
[1]過聚榮.會展經濟藍皮書: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張敏.會展經濟藍皮書:中外會展業動態評估年度報告(2012)[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3]戴維·阿克/吳進操,常小虹.品牌三部曲[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4]趙濱元,諸葛再旺,時悅.天津會展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12):153-154
[5]耿超鋒.天津地區會展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3,1:76-77
[6]趙賢鈺.“《天津市會展業發展狀況調研報告》出爐”[EB/OL].2014-05-14[2015-03-12],http: // tj. ce. cn/ gd/ 2014 05/ 14/ t20140514_1513016.shtml
[7]徐晶慧.“《中國會展教育發展報告》發布”[EB/OL].2014-09-18[2015-03-12], http: // expo. ce. cn/ sy/ gd/ 2014 09 / 18 / t20140918_3559397.shtml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