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丹
中圖分類號:G63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0015-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最終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和成績,是生物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筆者現結合多年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提出了幾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希望能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一、聯系日常生活,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的活力在于課堂”,而“學生學習的活力在于生活”,如果教師善于關注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學本身的魅力,就能把生物課堂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特別是網絡了解到許多生物學名詞以及接觸到許多的生物學現象。例如轉基因食品、綠色食品、非典、禽流感、克隆人、試管嬰兒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熱點潮流以及疑問困惑引入課題,激發興趣,增強學習動力。同時,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也可聯系日常生活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完善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生物學與其它學科有著廣泛的聯系,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人們在生物學領域取得的每一個進步幾乎都得益于其他學科的幫助。現代生物學的發展更加離不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哲學等學科的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若能有機地引入相關學科的知識,進行輔助教學,對活化課堂教學,培養復合型的人才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充分運用學語文的方法,進行“咬文嚼字”讀準認清每一個漢字,明晰有關概念、原理的深刻內涵,消滅以訛傳訛現象;用古代詩詞導入新課,保證生物學中的原理;運用語法規則巧妙解決生物學中的某些疑難問題,用諧音等方法對書中的難點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的過程,判斷遺傳類型的方法等部分編成口訣,以幫助消化難點,便于學生記憶。任何一門學科,只有納入數字化以后,才能顯示其科學性。例如:可以通過一系列典型習題的計算,比較說明近親結婚的危害;通過有關環境污染及生物資源滅絕的數據來說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興趣
1.突破難點。高中生物學知識有許多涉及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其概念、原理、規律有著嚴密的邏輯體系。這些知識比較抽象、高度概括。如果教師僅憑講述或掛圖分析,學生學得枯燥、乏味、難以理解,不易接受。若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與教材內容相應的動態畫面,配以簡要文字解說,動靜協調、音像同步,便可化難為易,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如“水分代謝”這一小節,學生對“滲透原理”難以理解,通過運用動態模擬畫面展示半透膜兩側水分子的運動,至滲透平衡,同時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畫面的水分子運動狀態和量的變化。學生通過形象的畫面,很容易地理解了“滲透作用”的概念和原理。
2.拓展思維。學生思維是否充分調動起來,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把握教材、大膽構思、發揮機智,巧妙設計一些新穎獨到的組合課件,進行集中,發散逆向等多種思維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在教“自由組合規律”時,可以首先用動畫說明兩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再展示其理論解釋和測交驗證,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總結規律。接著再映出“豌豆雜交”的相關圖片,讓學生分析后代基因型、表現型及各自比例。學生討論后,教師再顯示結果檢驗。學生通過多層次多側面的圖象分析,既牢固地掌握了基因自由組合規律,又訓練了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
3.縮補時空距離。多媒體技術營造的課堂氛圍,使人身臨其境,可以滿足學生心理的不同要求。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多種形式的感性材料,展示在學生面前,不僅可以再現古代的生物圖象,還可以展示未來生物學的前景;不僅可以模擬宏觀生物現象,還可以放大微觀生物現象,縮補時空距離,加大信息容量。如:在學習“遺傳與變異”時,可以將克隆技術、太空生物、雜交育種、轉基因植物等畫面,讓學生了解到生物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有利于拓展學生視野,培養熱愛生物學,獻身生物科學研究的情感。
4.增加參與意識。多媒體所展示的圖象、音像等,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對學生有強烈的吸引力,能激發興趣,活躍思維,使學生人人參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生態平衡概念與原理”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動態模擬顯示:森林生態系統中森林、昆蟲的變化動態模擬;草原生態系統中草、蟲、鳥變化動態模擬。引導學生分析生物種群在一定時空的動態平衡。學生在一幅幅鮮明生動的圖像、悅耳清脆的音樂的刺激下,情緒高漲,精力始終很旺盛,分析、答問非常活躍,避免了以往沉悶的課堂氣氛。
(責任編輯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