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凱
(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石家莊 050091)
淺談中職模式創新
邢曉凱
(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石家莊 050091)
當前中職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醫學類專科學校也不例外。學生基本沒什么升學壓力,認為語文課程學好與否沒有關系,所以更多地注重專業課的學習;教師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模式因循守舊,使得語文教學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上課“軟綿綿”,學生上課“懶洋洋”,這是當前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
中職語文教學方法 課堂創新模式
然而,面對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實,中職學生找工作已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多數學生選擇繼續升學,提高學歷和專業水平。語文是百科之首,只有學好了語文,才能為學習其他學科奠定良好的基礎。雖然我們的母語就是漢語,從小說,天天說,但實際學習起來、運用起來并不是簡單的事情,一句話要想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光靠平時的說話經驗也是做不到的。因此,中職學生要切實把語文學習重視起來,不能把它看得簡單了,也不能把它看成可有可無的。作為中職語文教師也應該把語文教學擺在重要位置,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以生動、鮮活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課程。
那么,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創新教學模式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唱、念、做、打”,學生在臺下看、聽。教師在講臺上講得眉飛色舞,學生在講臺下聽得眉頭緊鎖。這種各自為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深深詬病,雖然有時教學效果還不錯,但總起來說,束縛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欲望、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語文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把語文課堂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己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他們自主學習。
中職學生的自學能力還不是很強,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不能大撒把,任由學生憑著自己的喜好進行學習。教師要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聽、說、讀、寫的素養綜合發展。教師可以從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自主完成課后練習開始,然后慢慢地發展到要求學生自主解讀課文、自主分組討論,進而逐漸發展到要求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探究解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做出評價,指出不足,幫助改進、完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成型。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實際中運用語言。因此,語文教學只停留在教材上不行,必須與實際相聯系,使學生在習得語言的同時,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當前語文課的一大弊端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課文內容的深挖細究,對課文的篇章結構,文中的人物、事件,文章的思想內容、感情基調過分強調,卻往往忽視向生活實際延展,使得理論脫離了實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只是課本中的基本知識,對于更深層面的知識無法觸及,在實際運用中往往鬧一些小笑話。如雙關語,如果學生只停留在對字面意思的理解上,就不會體會其中蘊含的另一層或者另基層意思,容易鬧出誤會。還有,詞語的排列順序不同,意思就不同,有是甚至會產生多重意思,這就是歧義句。如果學生的語文知識不扎實,寫出的句子很可能會產生歧義,而他自己卻認識不到這一點,卻給讀的人造成很大的困擾,等等。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對學生的語文基本功進行強化,多舉些報紙、雜志中的例子,要求學生慢慢品味、仔細揣摩,使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打牢語言運用的基本功。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葉圣陶先生說,“學是為了終身受用,教是為了不教”,意思都是說,教師教學不能只傳授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每科有每科的學習方法和規律,語文也是一樣。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傳授學生語文的規律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自我探究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和結果。
首先,教師要教給學生解決生字詞的方法,培養他們養成查字詞典的習慣。然后,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教給他們快速閱讀掌握文章大意、精讀細讀學習語文知識。之后,教師要教給學生在解讀課文時怎樣分段、分層,怎樣提煉中心句、中心段怎樣概括段意、文意,如何解讀作者在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師要教給學生朗讀課文、背誦重點部分、作文的技巧規律,教給學生分析單復句、修改病句的方法等。
語文教師要打破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開展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師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討、學習,一起發展、進步。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多以聽寫字詞句開始,然后復習上節課內容,開始新課的講解,課程結束,布置課后作業。一節課少了學生的參與,可謂進行得“順順當當”。然而,這樣順利的課堂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學生或昏昏欲睡,或神思飛揚,或沉浸在課外書的曲折情節中,或深陷在其他科目的作業里;就是聽講的學生,也只是勾勾畫畫,寫寫記記。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語文學生上來。
第一,語文教師要創新導入方法,摒棄枯燥的聽寫字詞句,以講作者故事、講寫作背景等開始。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吸引學生把注意力語文課堂上,教師順勢開展語文教學,學生就會對課文充滿興味。
第二,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巧設疑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穿插相關知識和相關故事典故,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和思維能力;創設相關情境,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情感內涵;分組討論、探究,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客觀、分層次進行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第三,科學布置課后練習,可以是閱讀課外文章,要求學生復述故事;可以是編演課本劇,要求學生深刻把握人物特點;可以是聽新聞聯播,寫出簡短的新聞稿件,等等。通過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練習,不僅能夠鞏固學生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還能夠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實際生活中獲得語言運用的能力。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后作業訓練,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發展。這樣學生學起語文來就更輕松、更有發展的余地,從而他們不再被動地學習,而具有了主動的成分,樂于主動探究,由此學到的知識才能內化為自身的力量,形成更高的能力。
總之,中職語文教師要堅決打破刻板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切實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語文課堂中來,用知識武裝學生,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