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0071-02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呼喚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人才的培養,呼喚創新的教育。中央教科所所長閻立教授曾說過:“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他的論述包括兩個要義:首先,創新教育培養的是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其次,創新教育是基礎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擔負著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礎的重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努力煥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設計開放性問題
教學中的開放性問題,是針對傳統數學中封建問題提出的。開放性問題的開放性主要表現為問題的開放、問題答案的開放和解題策略的開放。精心設計開放性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
1.問題的開放。給出不確定問題的題目,讓學生補充好問題再練習。老師給出條件:一個圓形花壇外面圍著一圈1米寬的水泥路,水泥外圈的周長是18.84米。學生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可能會補上跟花壇有關的問題,如求花壇的半徑、周長、面積,也可能會補上跟水泥路有關的問題,如水泥路的面積、內圈周長,也可能補上求水泥路與花壇的面積差。讓學生根據條件多面考慮問題,培養了多角度探索研究的思維習慣。
2.問題答案的開放。主要是指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例如,學完比的基本性質后,可以設計這樣的填空題:4:6=( ):( )。這個題目的答案不唯一,各個答案之間存在著潛在的規律,比較靈活,具有開放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解題策略的開放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同的個體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體驗,形成不同的思路。例如,、、、,這四個數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解決問題可以采用以下不同的策略:①化成分母相同,再比較大小;②化成分子相同,再比較大小;③化成小數,再比較大小;④根據分數的意義比較大小,因為大于而大于,所以這四個數從大到小排列是:、、、。對于這些比較方法,教師不能在學生面前肯定哪一種最好,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想法,不要強求一律,應讓學生能依靠自己的思維方式,盡可能地發揮其潛能。因為有些解題方法看似簡單,但他的思維難度往往比較大,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解法及學生的知識能力作出有彈性的評價。
二、加強思維訓練
不少教師認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這是一種誤解。知識雖然是思維的材料,但它代替不了思維,學習知識雖然要運用思路,也要思考一些問題,但這不是在學習思考。思維是有規律的,思維能力可以通過訓練得以提高。例如:3+3+3+2+2+2=3€?+2€?=15,有的學生也可能認為是下面這樣的算法3+3+3+2+2+2=3+2+3+2+3+2=5€?=15。結果相同,思維方式不同,思維水平有高有低,教師就應善于捕捉時機訓練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設計開拓式課堂教學
1.講授引動。主題激活,全體發展,教師講授以創造思維來激活學生,并引發為創新能力。
2.學法發動。堅持寓學法于教學過程中,為了保持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及時捕捉有用信息,對學生表現進行適度的鼓勵性評價,以此激勵每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3.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在運用中深化理解,在理解中掌握運用。
四、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環境與學生學習有著必然的聯系。這里的教學環境主要指心理環境和教學情境。只有在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下,學生的學習才會熱情高漲,對課堂教育參與積極性也會高。
1.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放膽交流,敢于創新。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說、敢問,樂于發表意見,勇于大膽創新;能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教師是課堂氣氛的調節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發表欲、表現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2.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機會創新。如教學10.9€?.2(保留兩位小數)時,教師不做任何暗示,先讓學生嘗試著做,一般學生按照常規的計算方法思考,要保留兩位小數,必須除到小數點后第三位小數;部分思維活躍的學生卻打破“保二除三”的思維定勢,除到小數點后第二位后,通過比較余數是否達到除數的一半來判斷是“四舍”還是“五入”,而直接確定商約是1.76。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受教師“先入為主”的觀念制約,占有足夠的思考時間,享有廣闊的思維空間,能不時迸發創新的火花。
3.發揮表揚的激勵功能,使學生樂于創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巧妙運用激勵性言語,撩撥學生創新的愿望。如當某位同學提出創造性的解法時,就以他的姓氏命名為“x氏解法”;當某位同學的創造性解法不夠成熟完善時,教師下課后和他一起探討;當學生的創造性解法明顯不對時,教師首先肯定他的創新意識,通過激勵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維系創新的熱情。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人才不只是一種機械的利用數學知識,來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更是一種嶄新教育觀念的形成,乃至趨向成熟。只有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大膽改革,勇于實踐,才能實現教育的創新,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創新人才。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