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麗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44-02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科學教學必須重視實驗。實驗教學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越來越多地成為教師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之一。“大山擋不住信息,網絡連接著未來”,這是國家花巨資為我國所有中小學投入遠程教育工程時的佳話。隨著這項工程的落實,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已不再是城里人的專利,我們鄉村學校也可以享用各地好的教育資源,也可以把圖片、音頻、文字材料及板書以動畫的形式展現給每個學生。但隨著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多媒體教學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解決這些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對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索創新實踐能力,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多媒體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能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實驗的興趣
多媒體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人機交互、立即反饋是計算機的顯著特點,是任何其他媒體所沒有的。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探究實踐欲望,從而形成實驗動機。例如教學《認識巖石》一節,利用媒體手段把多姿多彩、形形色色的巖石和其不同的作用展示出來。這些畫面不但生動有趣,而且蘊含著有關的巖石分類問題——同是石頭,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這種差異是它們分類的依據嗎?這樣學生在認真觀察畫面時,便會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使他們在興奮愉快的心情中學習認識巖石,獲得知識,大大增加他們學習科學探究實驗的興趣。
2.多媒體教學能突破時空限制,化微觀為宏觀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常有一些宏觀的自然現象,瞬息萬變,稍縱即逝;瞬間或長時間感知的實驗,因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學生無法親眼看見。多媒體的運用,為學生提供了直觀具體、形象生動、內容豐富、感染力強的材料,使學生看到了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從而方便快速地總結出實驗結論。比如,在學習《青蛙》一課時,除了科學地利用投影片、錄像片段、文字資料外,還可以由教師事先在小河溝里捕撈活的受精卵、小蝌蚪、帶尾巴的小青蛙、不帶尾巴的小青蛙、成年青蛙各一個,分別裝入五個容積為500毫升的透明玻璃杯中,并加入適量的水,為防止成年蛙跳出在后兩個玻璃杯口上罩上適當的網子。然后教學中分別按順序放在投影儀上并放大到影幕上,這樣學生能直觀的看到在水中游動的卵、小蝌蚪、帶尾巴的小青蛙、不帶尾巴的小青蛙、成年青蛙。使學生對青蛙的生長過程、條件以及形態都有一個形象的了解,學生化抽象為具體,變虛為實,將學生引進身臨其境的動物世界,這將收到較好的效果。然后派專人將青蛙放歸大自然。并對學生進行生動的愛護有益動物的思想教育。所以實際教學科學課時,力爭每一個實驗都做到由多媒體與活生生的新鮮事物及學生親身經歷相結合的原則,來進行巧妙的構思教學。
3.多媒體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
多媒體教學能全面優化課堂實驗教學,在教學方法上能不拘一格,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直觀教學、啟發式教學、愉快教學和視聽強化教學,從而達到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目的;在教學形式上,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由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改變了過去每節科學課時間緊張的問題,教師在精講與啟發的基礎上,增多了與學生的溝通反饋時間,讓學生質疑、問難和討論。
二、正確認識多媒體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負面影響
1.過分依賴多媒體影響教學效果
多媒體在教學中是輔助性的作用,不能取代教師的主導地位,也不能取代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上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實驗空間,讓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課堂內容,而不是頻繁播放多媒體課件,擴充課外知識,形成新的滿堂灌。學生學習是有一個認識、思考、探索的過程的,過分依賴多媒體影響了教學效果。
2.追求形式,缺乏對教法的研究
頻繁地使用多媒體,質量低下的多媒體會造成學生疲勞,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很多,但真正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是不多的,一旦離開多媒體,部分教師感覺無從下手,這就需要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并且在課下精心備課、準備課件。
3.學生教師實驗用多媒體課件來代替
在教學中應該學生動手或者教師演示的實驗,用多媒體虛擬技術來代替,失去對學生科學性、實踐性、創新性的培養。
三、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正確運用多媒體的對策
1.科學設計多媒體教學,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它提供給我們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媒體,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要對實驗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合理選擇教學多媒體。開發和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立足于科學課教學,編制符合科學實驗課堂教學的課件。這對本學科的重點難點和課標要求,以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方式合理呈現出來,盡量做到文字醒目,畫面清晰簡潔,色彩對比,突出實驗課堂主題,深入淺出,易于學生理解。
2.分段式多媒體課件,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
使用分段式多媒體課件,在觀看一段課件后,恰當提出實踐探究問題。例如在講解《認識光》中的光的直線傳播實驗時,讓學生觀看大量的光的直線傳播圖片,提出探究性問題:光是如何傳播的?進而設計實驗探究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這樣可以使師生之間及時溝通和互動,體現出多媒體教學的魅力。
3.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
提倡多媒體教學,決不是否定傳統的教學手段。各種手段都有優點和缺點,在教學中,我們應將它們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將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將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要充分理解多媒體技術及它在教學中的作用,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使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要充分展現其優勢,避開其不足,使其更好地為農村學校的科學教學實驗服務。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