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珈
摘 要 田徑運動是運動項目之母,對促進中小學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提高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對現階段中小學田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出個人的見解和建議。
關鍵詞 田徑教學 中小學 重點 難點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128-01
一、中小學開展田徑教學的意義
田徑是體育運動中最古老和基礎的項目, 能促進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各器官、系統機能的發展,能全面發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它的形成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素有“運動之母”的美稱。在中小學中開展田徑運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運動水平,使學生獲得基礎的運動能力和技巧,并且能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而且田徑運動中的大部分項目都是個人項目,參加者不受人數的限制,強度與量可以因人而異,對場地設施要求較低且易于在中小學學校開展。
田徑運動多而全面,只要合理組合就能有效的增強體質和全面地發展身體素質,而身體素質全面發展水平的提高,就為提高專項運動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于各項競技運動的技術發展和成績的提高從根本上起推進作用。因此,很多競技運動項目都選擇田徑的有關項目作為身體訓練的重要手段使其成為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所以,在中小學中開展田徑運動,能為其他項目的學習打下良好身體素質基礎。
二、注重田徑技術的教學原則
在中小學的田徑技術教學中,要注意技術教學的原則,注重運動技能形成的不同階段的特點,根據不同的項目,對應相應的教法和教學步驟。每項田徑運動技術都由若干個技術部分組成,這些技術部分中都存在技術的重點(或關鍵)部分和技術的難點,技術本身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技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技術教學都應緊抓這些技術重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突破技術教學難點。
三、選取實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各項田徑運動技術都有許多的教學方法,在中小學的實際教學中應根據教學任務與對象的水平和教學時數的許可,選取幾個實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既要防止以完整為名不分層次的單一練習,也反對選用教學方法的多、爛、雜,使學生不得技術要領。
四、在教學中抓住田徑技術本身的共性
1.注意技術動作的加速節奏。田徑運動是為了獲得最大加速度的運動,其最終目的是使人或器械獲最大離地或出手初速度。田徑運動技術在關鍵部分都表現出加速節奏。如走跑的后蹬離地動作,跳躍的起跳離地、投擲器械出手過程都顯示加速節奏。短跑和跨欄起跑后的加速跑、跳躍和投擲的最后助跑都應盡量保持加速節奏,認識和掌握加速節奏對于田徑運動技術教學訓練都有積極的意義。
2.高度重視技術動作的用力順序。在中小學田徑技術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田徑技術中的用力順序,例如短跑途中跑支撐腿蹬伸跳躍起跳,投擲最后用力的用力順序其共同點都是從髖部開始發力;跑跳技術教學中除要求依次充分蹬伸髖、膝、踝三關節外,同時還須用上腳趾關節的末節用力,使人體最后能加速蹬離地面;投擲最后用力的用力順序從髖部開始發力,向下依次蹬伸髖、膝、踝、腳趾關節,向上至腰、胸、肩、臂、手腕及掌指和手指關節的末節用力,使器械獲最快的出手速度等等。
3.教學中注意運用田徑技術的一些共同規律。在田徑技術教學中充分運用田徑技術的一些共同規律,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走、跑、跳、投中著地腿支撐蹬伸動作的教學中要運用支撐——退讓——蹬伸的共同規律;在空中技術的教學中要充分運用相向補償和旋轉補償原理等。
4.注意各項目的特點。在中小學田徑教學中注意了解各項目的技術組成部分、技術重點、難點以及技術的教法順序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