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艷
摘 要:隨著課堂改革的發展和深入,課堂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傳統的講授課堂模式到自主合作學習;學生從被動變到主動;由“規矩”到“自由”;教師由細講到精講;課堂氛圍由“安靜”到熱鬧……這使教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在不斷探索,積極尋找適合初中數學教學的模式,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要力求創新,在不同的課堂學習階段,采用不同方法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讓教學工作在愉悅中進行,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升興趣、提高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課堂氛圍;教學模式;調節
一、教師的教態促成良好課堂氣氛
教態是教師講課時情緒的外在表現,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動作、神態等,教態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而“觀其色”。教師的教態在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教學氣氛,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氣氛。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課堂氛圍。
教師的教態有先入為主的作用。當教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教師教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去面對學生,及時調整好心態和精神面貌。
二、借助教師的語言魅力,調節課堂的學習氣氛
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主要體現在教學語言的運用上。在運用語言手段調節課堂氣氛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科學地利用評價手段
初中生非常注重教師的評價,如果教師能經常鼓勵和表揚學生,就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反之,如果教師經常批評或否定學生,就會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下降,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積極為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鼓勵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2.靈活地運用趣味性的教學語言
數學知識很抽象,邏輯性又強,如果教師使用平淡無奇的教學語言,更會使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除了講究科學、嚴謹和精準外,加點“調料”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
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要密切聯系現實生活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大好處就是教學內容貼近了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數學不是空穴來風,在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聯系生活實際來學習數學知識,學生往往都興趣很濃厚,例如,給學生講解身份證號碼中的學問和樓房的門牌號如何編輯,在這些問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興致很高并提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了討論交流最終全班歸納出了最佳方案,這節課的學習因為密切聯系生活他們覺得很有意義,對他們今后生活、工作也會有很大的啟發和益處。這樣的學習,學生很容易產生濃厚興趣,課堂氣氛非?;钴S,幾乎所有學生都能參與研究討論,有時相互爭論很激烈。因此,研究我們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使數學知識生活化,是調節課堂氣氛的一種有效方法。
總之,營造初中數學課堂氣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上文探討的也只是我在教學實踐中提出的“一家之言”。現實教學中,教師要緊密結合教學實際,創新創優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各項教學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讓數學課堂“活起來”,讓孩子的思維“活起來”,師生一起適應當今的課堂改革,有效地助推課堂改革的深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蔣亦華.教學活動主體概念及其構成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2(04).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