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來
數學跟人們平時的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尤其是小學數學,該課程屬于基礎教育的一門關鍵性課程,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意識,而且還有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在進一步實施新課改的影響之下,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注重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建構。
一、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不但應當培養學生的數學技能,而且還應當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其中,閱讀是指導學生把握數學知識,建構高效教學課堂的關鍵方式,其不但廣泛地應用于語文教學,而且也普遍地應用于數學課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對數學知識認真地閱讀,逐步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習和理解數學內容,把握難點以及重點,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識數的時候,對于個位數與十位數的學習,學生常常可以得心應手,而對于認識百位數,教師能夠要求學生以認識的個位數與十位數作為前提,帶著自身的問題閱讀教材上關于百位數的講解,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和學習欲望。在學生對百位數的知識掌握后,不但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這有利于高效教學課堂的建構。在如此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他們首先自我探究和概括,在感悟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而在最后的環節,教師需要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果,從而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印象變得更加深刻,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二、通過小學合作學習推動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
以小學生的發展規律作為視角,小學生是借助周圍環境以及心理結構間的互相影響實現知識建構的。可以說,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小學生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關鍵。并且,小學數學新課標提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并非死記硬背和模仿,而是通過自主探究與動手操作,借助互相溝通和合作學習的途徑。
目前形勢下,教學課堂引入了越來越多的小學合作探討的學習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是合作意識的體現,在跟同伴進行溝通的時候,不僅僅是民主教學的有效體現,也是互補優勢的一個過程,是學生體現自己的個性與長處的有利時機。當然,盡管學生在教學課堂上十分積極和活躍,可是課后的作業卻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效。為此,僅僅具備學生間的小組合作是不行的,還要求教師的有效啟發與引導。只有如此,小學合作學習方式才具備實效性,而并非形式化,才可以使小學合作學習的目的實現。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來講,應當清楚自身的提問有無合作的必要,不可以一味地進行合作學習。教師應當提出一些學生不可以獨立完成以及需要學生取長補短與體現長處才可以解決的問題。并且應當分工清晰,對操作步驟要求好,以使學生在小學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明確自身充當的角色,變成學習的主體,以及讓學生之間互相尊重和傾聽他人的觀點,進而實現高效的小學合作學習。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可能性”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在分工十分清晰的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交流、溝通、爭辯,從而探究問題的答案,最終把握問題的本質。事實證實,這樣的教學課堂是高效的。
總而言之,高效性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是所有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們一致關注的。高效的教學課堂不但是一種價值追求和信念,而且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教師應當重視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小學合作學習推動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和成功的滿足感,最終切實建構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麗華.淺談小學數學課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王彬.淺析小學數學課程評價的多元化處理[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