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摘 要:雙鋼琴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表演形式,從18世紀起,西方的作曲家就探索出了這種藝術的形式。寫下了專門的作品。該文主要分析了雙鋼琴的發展,對其發展歷史進行深入地探索,以發現雙鋼琴的發展規律,介紹這種藝術方式在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情況和雙鋼琴教學的主要內容。作為鋼琴演奏的一種方式,雙鋼琴的發展很早,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過一些問題,雙鋼琴的演奏形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現已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表演形式。雙鋼琴在我國的教育界也逐步地發展起來,目前的教學工作已經正朝著世界領先水平看齊。
關鍵詞:雙鋼琴 發展歷程 我國雙鋼琴教育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b)-0240-01
雙鋼琴是一種藝術演奏方式,起源是18世紀的西方國家利用兩架鋼琴進行合奏,通過兩者的共同努力,對音樂作品進行完美的詮釋。并且通過這種獨特的演奏方式給音樂以新的生命,激發鋼琴的獨特表現力。在音樂教育方面,我們在發展音樂教學活動中,應該著重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特別是在雙鋼琴的演奏活動中,合作尤為重要,因此,對于演奏者的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學習雙鋼琴需要有敏銳的和聲的聽辨能力,聲音的協調能力和較好的聲音控制能力。而雙鋼琴特別注重對以上能力的培養。
1 雙鋼琴的發展歷史
雙鋼琴,這種藝術形式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就開始形成了。最早的雙鋼琴的作品是法國作曲家的《不可比擬的美麗》和英國作曲家的兩架維吉爾鋼琴所作的作品。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雙鋼琴在莫扎特的時代非常流行,在莫扎特之前,雙鋼琴還不普及,演奏多采用非鍵盤樂器,鍵盤樂器只在教學活動中應用。但是在上流社會,比如:宗教儀式和貴族家庭聚會也會用到鍵盤樂器。因為莫扎特的英國公開演出,雙鋼琴得以面向世人,并且在那之后,開始流行,擁有越來越多的聽眾。音樂家也經常使用雙鋼琴演奏。直到莫扎特時期,雙鋼琴的作品才問世。
在20世紀,開始出現了更多的雙鋼琴作品,比如:大音樂家,舒曼、格雷還有拉威爾等都采用雙鋼琴來譜曲,進行音樂創作,并且都取得了輝煌成就,給世人留下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勃拉姆茲的《海頓主題變奏曲》,舒曼的《行板與變奏》。美國的喬治.克拉姆用兩架鋼琴和打擊樂創造出了《小宇宙(二)》,許多有名的音樂家都寫過雙鋼琴的協奏曲。雙鋼琴的發展直到19世紀至今,其二重演奏的模式才確定下來,成為一種成熟的音樂演奏形式,在各大音樂廳進行演奏。雙鋼琴和鋼琴獨奏、協奏作為鋼琴演奏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分秋色。
2 現階段我國的雙鋼琴教育
雙鋼琴是在上個世紀末出現在我國的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在我國的舞臺演奏活動中,雙鋼琴的應用比較廣泛,以其獨特的演奏模式吸引了眾多音樂欣賞者,自此后便出現了專門的雙鋼琴演奏的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在1996年我國深圳第一次舉辦了“97國青少年雙鋼琴比賽”,這次活動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從此雙鋼琴開始在我國的音樂界風行,并且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開展雙鋼琴教學活動和雙鋼琴演奏活動。我國的音樂教學界開始關注這種獨特的教學方式。
在我國的音樂界來看,我國已經有一些音樂家開始研究雙鋼琴的教學,并且寫出了雙鋼琴的作品,有的優秀作品還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我國還出版了第一本專門的雙鋼琴作品選《中國雙鋼琴作品選》,它結合了中西方的音樂風格,具備了中國風格的雙鋼琴曲譜。共含有260首作品。有些作品加入了中國傳統的戲曲元素,有些作品加入了氣勢非凡的交響曲的元素,還有的作品綜合運用了現代的音樂創作手法,對中國傳統的民歌、名曲進行改造,創作了中西結合的雙鋼琴作品。還有中國著名音樂家洗星海的作品《黃河大合唱》,也加入了雙鋼琴的演奏元素,成為了優秀的雙鋼琴作品。總之,我國音樂家非常重視雙鋼琴的作品和雙鋼琴的教學活動。
在我國的鋼琴教育活動里,也進行了相關的雙鋼琴教學,目前,有很多有條件的院校開設了雙鋼琴的教學課程,建立了專門的雙鋼琴教師崗位,雇傭專業的雙鋼琴教師,為我國的雙鋼琴教學提供了基礎。我國傳統的鋼琴教學采用的是一架鋼琴,進行兩人的合彈,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效果也不好。使用雙鋼琴教學可以克服這些缺點。但是使用雙鋼琴的曲目比較難以演奏,學生學習的過程很緩慢,一般要進行三四個月的學習才能熟練掌握技巧,進行演奏。因此,需要由專門的教師開設專門的雙鋼琴教學課程,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雙鋼琴合奏的曲目僅僅限制于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時期的音樂作品。應該注重訓練學生的合奏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
雙鋼琴教學內容的多樣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現場演奏。應該選用難度適中、程度合適的曲目進行練習,在進行日常的演奏訓練時,應注意對學生的發音方式和發音問題進行糾正,但是需要等到學生演奏完之后再糾正,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應變能力。
課堂討論。在課堂上應該鼓勵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風格,讓學生了解這個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故事。要播放原版的鋼琴演奏,在兩人的雙鋼琴演奏中,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合作中的感受。學生可能會感覺到兩架鋼琴在演奏時,演奏層次分明。此外,對于鋼琴曲譜上的表情符號,也要留意,討論這些表情記號在音樂中傳達的感情和意義。讓學生在彈奏中培養兩人之間的模切,同時掌握合作時的感覺,把握好度。
研究雙鋼琴作品聲部結構的類型。一共有六種研究方式,對話式結構-卡農式結構·齊奏式結構;旋律加伴奏式結構-復調式結構、6多線條式結調式結構。在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中使用不同的結構,比如在古典風格的音樂作品中,多采用前面四種結構。到了近現代,雙鋼琴多采用擬人化的表現方式。
3 結語
雙鋼琴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逐漸出現在音樂演奏的視野中,并且被廣泛應用于演奏活動中,出現了專門的雙鋼琴欣賞者和作曲家,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表演方式。在我國音樂教學活動中,關于雙鋼琴的教學也在逐步發展,并致力于培養出大量這方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珺.以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為例對雙鋼琴演奏與教學的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1.
[2] 劉瀟.雙鋼琴的教學構想[D].吉林大學,2011.
[3] 趙婷.雙鋼琴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5):125-126.
[4] 趙婷.如何更好的進行雙鋼琴教學[J].黃河之聲,201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