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高校進入一個爆發式的發展時期,其中青年教師的成長決定了高校未來的發展方向。針對高校的教學特點,文章從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入手,對青年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議,旨在促進應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師隊伍教學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等院校 青年教師 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192-01
一、教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
教師的教學活動主要由課前準備、課堂講授和課后總結反思三個階段構成,我們根據教學的這三個階段,將高校青年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能力可以分為教學認知能力、教學組織操作能力、教學監控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四方面[1]。具體來說,①教學認知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大綱的能力;掌握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能力;了解判斷學生情況的能力、教學創新能力。②教學組織操作能力:主要包括多媒體操作能力;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科研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的能力;與學生互動的能力。③教學監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學反思能力和課堂的控制與調節能力。④教學研究能力:主要由從事教學研究、撰寫教學論文等方面來體現這一能力。
二、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的不足之處
1.教學認知能力問題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科研成為大學實際的“中心”,而教學“中心”與“根本”地位受到嚴重沖擊[2]。在許多高校青年教師的心中,科研成果的多少才能體現青年教師的實力與價值的標志,他們十分重視科研,認為做課題、寫論文才是個人成就的體現,而教學僅僅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對教學的態度僅僅表現在不出教學事故的水準上,不能適應高質人才培養對教學的要求。
2.教學組織操作能力不足
最近幾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除了師范類院校之外,其他專業似乎并不重視對在崗教師的技能培訓與再教育工作。大多數校管理者的觀點是只要教師經過了某個專業的系統性考核拿到了該專業的任課資格證書那么他就能完全勝任該門學科的所有教學活動,而不再需要教育教學技能方面的培訓以及再教育。在這一觀念的長期影響之下,一些高校的青年任課老師越來越非本專業化,他們不但缺少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也不具備熟練的任課技能,最重要的是他們缺少專業的任課經驗。
3.教學監控能力問題
第一,青年教師教學監控敏感性弱,突出表現在他們應對課堂突發情況時不懂得如何迅速處理。當課堂發生預料之外的情況時,如學生走神,惡作劇等情況,有的青年教師會停下課來教訓學生,有的青年教師則會驚慌失措,有的青年教師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講課,影響了教學效果。第二,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的遷移性差,當面對新的教學情境時,往往都不能有效地借鑒和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問題[4]。
4.教學研究能力不足
在高校中教學是一項嚴肅重要的研究活動,與科學研究同樣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是一項神圣的學術活動,教學研究能力將成為現代高校教師極具開發潛能的核心能力之一[5]。在教研活動方面,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高校青年教師的教研活動不定期開展的占到13.3%,偶爾的占到48.1%,教研活動的開展不是很理想,沒有形成定期合理的教研活動。當前高校普遍重視科研成果的產出,而教學研究不易出成果,且各方對其重視程度和教師考核評價體制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小,所以很多教師不愿意將精力投入到教學研究方面。
三、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策略
1.改變對教學的認識
青年教師缺乏實踐操作經驗,高校應制定相應的制度措施,引導廣大青年教師“堅持實事求是,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多參加社會調查活動[6]。可以讓青年教師去參加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掛職實習來體驗現實生活,將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到一起,防止因為在校學習時間太長而導致的與社會實際生活脫離。
2.改進教學組織操作能力
青年教師應擯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理論——考試”的授課方式,將授課活動的思想路線轉變成為“原理——方法——應用——總結分析”的教學模式。“講原理”的主要內容是:對于復雜難懂的理論點,可以通過將道理和相關故事相結合的方式,將所有抽象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具體的案例當中,通過以上策略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此來幫助老師提高教學效率;“釋方法”主要內容是:通過原理體系的梳理來導出學習的方法措施;“重應用”的主要內容是:要根據課堂內容選擇切合、新穎實用而又充滿了趣味的實例;“談體會”就是老師應該跟學生構建一種教學相長的和平關系共同探討這一階段上的學習效果,通過所學過的一些哲學思維方式來對學習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進行分析。
3.增強教學監控能力
第一,通過觀摩教學,向優秀教師學習,對提高自身的教學策略知識和教學技能有極大的幫助。第二,積極進行說課訓練。說課訓練主要通過課前說課培養非師范畢業教師教學監控的課前計劃與準備能力;通過課后說課培養青年教師教學監控的課后反省能力。第三,與優秀課例學習相結合的微課訓練。以指導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點評為主,側重外顯行為和短期效果,這種評價方式忽視了不可量化的教學監控能力的培養。第四,抓住入職教育的機會,在職前教育階段要充分利用難得的實習機會教會非師范畢業的青年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養成教學監控的習慣。建議實習指導教師要承擔這些工作任務:指導青年教師運用科學手段進行監控能力自測和反饋信息收集;接受關于教學監控知識和教學策略知識及自我監控技術、自我指導技術、自我強化技術和行動研究策劃技術的信息咨詢;幫助師范生策劃改進教學監控能力狀況的行動方案,督查行動方案按計劃認真執行;評價行動方案的實施效果等。
4.努力提高教學研究能力
青年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教學研究,認真學習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從而在課堂教育時能做到游刃有余。同時,在授課過程中,積極結合自身專業和研究方向進行教改探索。青年教師應努力將科研成果引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探究高深知識,推進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不僅靠聽課進修,還需要靠教學研究工作,邊研究邊學習邊授課,這是提升教學研究能力積極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2.
[2]王靜.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劃探索[J].經營管理者,2014,34:308.
[3]李輝.淺析新形勢下民辦高校青年思政教師的角色定位[J].大學教育,2015,01:48-50.
[4]智安然.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
[5]宋朝麗.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13,07:135-138+146.
[6]楊志廣.試論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考試周刊,2014,30:162-163.
作者簡介:
陳亮(1979-),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學院思政教育部教師,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