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彥萍
摘 要: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日本也稱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有人說:“繪本的閱讀是高雅的閱讀。精彩的圖畫、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設計……就像在富麗的音樂廳欣賞美妙的演奏;繪本的閱讀是高尚的閱讀,就像春天的雨露滲入孩子的心田;繪本的閱讀是高貴的閱讀,與大師對話,盡享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時空跨越文化直抵心靈的溫暖與感動。”而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這種圖畫的形式更能和幼兒的思維產生碰撞和共鳴,這是他們喜歡的。用孩子喜歡的繪本來閱讀是符合孩子的心理和愿望的。3~8歲期間正是人的基本閱讀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中,也正好是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期,作為幼兒園老師,在此期間非常必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定的自主閱讀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繪本;閱讀;默契配合
2001年9月試行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方面新呈現出重視學前兒童早期閱讀的發展方向,第一次明確地把幼兒早期閱讀方面的要求納入了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中,“培養幼兒對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形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日本也稱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有人說:“繪本的閱讀是高雅的閱讀。精彩的圖畫、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設計……就像在富麗的音樂廳欣賞美妙的演奏;繪本的閱讀是高尚的閱讀,就像春天的雨露滲入孩子的心田;繪本的閱讀是高貴的閱讀,與大師對話,盡享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時空跨越文化直抵心靈的溫暖與感動。”而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這種圖畫的形式更能和幼兒的思維產生碰撞和共鳴,這是他們喜歡的。用孩子喜歡的繪本來閱讀是符合孩子的心理和愿望的。3~8歲期間正是人的基本閱讀能力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中,也正好是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期,作為我們幼兒園老師,在此期間非常必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定的自主閱讀意識和能力。
一、自由閱讀→集體教學→自由閱讀
我以自由閱讀到集體教學再到自由閱讀為模式,培養幼兒自主閱讀的策略。在班級的區域里,我們的繪本閱讀區是開放式的,幼兒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圖書進行閱讀。但這不是放羊式的放任,老師會在一旁仔細觀察幼兒對哪些繪本有興趣,在閱讀時有什么問題,再根據觀察到的結果尋找適合和孩子一起共同閱讀的繪本和設計這本繪本教學的主要問題。
經過觀察選定繪本后,我以課堂教學的形式集體閱讀這其中一本孩子感興趣,聊得最多的一本繪本。在教學中,我經常會問,“你在這本繪本里看到了些什么?”“你對哪一頁很感興趣?”“對于這本繪本你有什么問題嗎?”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由閱讀,孩子們對這本書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而同時有趣的是:常常老師還沒有做出對他們問題的解答,有的孩子就已經進行回答和質疑了。如《兩道彩虹》中有孩子問:“為什么是兩道啊?”馬上就會有孩子回答:“一道是花的彩虹,一道是真的彩虹。”又有孩子問:“什么時候會有彩虹?”孩子回答:“我媽媽說夏天雷雨過后會有彩虹。”就這樣關鍵的問題差不多解決了,以孩子之間的互問互答難道不正是我們追求的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也是孩子自主閱讀能力的開始形成。
集體教學之后,繪本再次回歸圖書區,讓孩子在班級區域活動的時候再次鞏固和認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繪本已經有了很好的了解,再次翻閱時自言自語,享受其中,偶爾還進入美術區將這些繪本中的自我理解畫出來,非常的開心,閱讀成了他們的享受。
二、不同的閱讀方式
在我們的集體閱讀活動中,我也經常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在集體閱讀中體驗閱讀分享的快樂。除了人手一本繪本和一本大書大家共同閱讀外,我還嘗試了每組一種繪本,讓大家在閱讀后與另外的組交換,要求三本書全部看完后與我交流,很快孩子們都閱讀完了,還爭著告訴我都與誰交換了,并大致能說出這些書畫出的內容,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讓我欣喜孩子自主的同時,也深刻地感受到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帶來的這份驚喜。
三、多樣形式的繪本閱讀
以仿編、繪畫等形式,給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在閱讀過程中我會根據繪本本身的故事內容設置繪畫區、仿編區等,如《玩具火車轟隆轟隆》,這是一本關于色彩對應的書,根據這樣的特點,我在美術區投放了很多已經畫好的小火車,讓幼兒自己添畫,最好再將這些畫好的作品一一展示,讓幼兒自己講述自己的作品,這讓孩子的興趣更濃厚。又如《小綿羊生氣了》,這是有關情緒控制的書,我在主題區投放了很多生氣時可以做與不可以做的圖片,讓幼兒進行辨別,又在語言區投放了一些故事的圖片,讓幼兒能夠根據圖片進行講述或表演,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孩子們加深了對這些優秀作品的再次認知,從而提升和幫助孩子們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
四、日常生活中的默契配合
在一日生活中,滲透著閱讀的氛圍。孩子們的書架是他們放書的好伙伴,在空余時間隨時可以拿到自己喜歡的書進行閱讀,老師也經常選擇他們感興趣的繪本朗讀給孩子們聽,增進了他們對書的興趣,在老師閱讀這些故事后,孩子們就特別關注已經講述過的繪本,也不斷地增強閱讀興趣,隨著老師繪本閱讀的越來越多,前來閱讀的孩子也越來越多,講述的孩子也隨之增加,從而營造了一個不斷交流、不斷講述的良好閱讀氛圍。
另外,從小班下學期開始,我和家長溝通,將我們每次閱讀后的繪本都請孩子回去復述下來,家長執筆,不管孩子說什么家長都如實記錄,這樣既增進了親子之間的交流,又加深了孩子對書面表達的印象,為孩子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良好對應打下基礎,提高他們對文字的敏感性。
總之,通過自身的實踐經驗,在幼兒園開展早期閱讀的教育對孩子來說有很大的益處,孩子自主閱讀能力的養成對于孩子的一生發展來說,它的意義已經得到專家們的肯定和推廣,在這里我也只是將自己的實踐感受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越來越多的老師能關注孩子發展,重視孩子的教育。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